2014-10-15 00:47:00
每經編輯 每經實習記者 吳澤鵬 發自廣州
每經實習記者 吳澤鵬 發自廣州
繼將旗下的河南子公司升級為獨立運營的地方航空公司后,南方航空繼續北上擴張。
10月13日,南方航空發布公告稱,其旗下控股子公司廈門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廈門航空)于10月13日與河北航空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北航投)簽訂協議,以6.8億元收購河北航投持有的河北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北航空)95.4%的股權,以促進華北市場整合。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與連續多年盈利的廈門航空相比,河北航空自2010年6月掛牌以來,連年虧損。業內人士認為,完成此次收購以后,廈門航空或以河北航空為平臺,嘗試低成本模式運營。
促進廈航華北市場整合
10月13日,廈門航空與河北航投簽訂 《關于河北航空有限公司之股權轉讓協議》。根據協議,廈門航空以6.8億元收購河北航投持有的河北航空95.4%的股權。
收購以后,河北航空剩余股份由原股東四川航空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航空)以及沈陽中瑞投資有限公司持有,持股比例分別為3.83%、0.77%。
公告還宣布,經公司董事會批準,廈門航空將與四川航空簽訂股權轉讓協議,以0.69億元收購四川航空持有的河北航空3.83%的股權。
公告表示,上述兩項交易尚待政府相關部門審批,待上述交易完成后,廈門航空將合計持有河北航空99.23%的股權。此次交易有利于進一步開發河北航空市場,促進廈門航空華北市場整合,完善國內航線網絡。
公開資料顯示,河北航空2010年6月掛牌,由河北省國資企業冀中能源重組原東北航空成立。冀中能源通過全資控股的河北航投,實現對河北航空的控股。
10月14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廈門航空一邱姓新聞宣傳負責人獲悉,股權轉讓協議早已簽訂,“在今年7月份,我們就已經和河北航空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但是還沒有完成股權交割。”
記者了解到,在此之前,河北航空已與廈門航空已有過“牽手”經歷。
2010年12月,河北航投曾以14.6億元收購廈門航空有限公司15%的股權,后以19.19億元轉手給母公司冀中能源。
此外,河北航空也曾從廈門航空“濕租”3架B737型飛機。此舉使河北航空擁有了6架飛機,在短期內實現了跨越發展。
河北航空將獨立運作
對于上述收購事項,民航專家綦琦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廈門航空與河北航空的關系一直不錯,此次收購,也有可能是河北航空“有難”,廈門航空“出手相助”。“所以這次交易也比較容易理解,河北航空在剛開始的時候,也租過廈門航空的飛機、飛行員等。這次估計是冀中能源急于出手。”
記者了解到,河北航空自2010年6月掛牌以來,雖獲得河北省政府和石家莊機場的大力支持,但仍連年虧損。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2011年河北航空虧損2億元左右,2012年虧損近5億元,2013年再度虧損超過3億元。
與此同時,河北航空的大股東冀中能源也因煤炭市場的急轉直下,業績受到影響。根據冀中能源發布的2014年半年度報告,受煤炭市場產能過剩、需求下降影響,公司上半年凈利潤大幅下降93.34%。
而廈門航空可以算是中國航企中的 “另類”——其已連續27年保持盈利。對此,綦琦表示,“廈門航空能保持一直盈利,這是很好的經驗。河北一直是東航的天下,這次有新的競爭對手進入,也是一件好事。”
綦琦分析,此次收購后,廈門航空或將以河北航空為平臺,嘗試發展低成本模式運營,“每一個航空公司,都希望有一個低成本的品牌。現在,廈門航空是走高端的路線。所以,可能的話,走低成本路線,是一個比較現實的選擇。但這還是要看品牌定位。”
上述邱姓新聞宣傳負責人則表示,收購以后還是保持河北航空的獨立運作,“由于河北航空本身并不定位于低成本,我們也沒有計劃要改變它的品牌定位。”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