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23 00:53:05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張斯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張斯 發自北京
近期,大眾點評宣布與專注餐飲ERP的上海石川科技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投資后,大眾點評在石川科技的持股比例將超過10%。此前,大眾點評還曾戰略投資過餐飲外賣系統和呼叫中心軟件商 “智龍”。大眾點評內部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近期將對國內最大的餐飲ERP廠商“天財商龍”進行B輪投資。
顯然,大眾點評試圖通過投資多家餐飲ERP公司將團購、外賣、在線訂座、點菜等方面打通,完成O2O產業鏈閉環的重要一環。
連續投資餐飲ERP公司
此次大眾點評投資的石川科技,主業為餐飲企業提供完整的信息化管理解決方案,包括餐飲管理系統、點菜系統、美食城廣場解決方案等。根據石川科技團隊透露,這是該公司自成立以來獲得的第二輪融資。
據悉,根據協議,雙方將共同實現包括菜單在內的信息數據的打通,實現大眾點評的核銷、訂座、點菜、預訂、外賣、驗券、CRM等O2O閉環服務和石川科技相關軟件產品和管理系統的連接。
也就是說,如果合作順利,能夠幫助大眾點評更好地連接線上用戶與線下商家。大眾點評相關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此次合作可以同時解決兩個問題,一是用戶在線下的消費體驗會更好,二是商家的管理效率會更高。
上述人士進一步表示,具體來說,大眾點評用戶在團購消費結賬時,商家可以直接在餐飲ERP廠商的系統里輸入大眾點評的團購券驗證碼,后臺將自動驗證并同步到系統的各項運營統計報表中;再如,用戶在使用大眾點評APP訂座時,可以實時查詢餐廳的座位是否可以預訂,實時完成預訂,不必再等待短信確認。另一方面,訂座數據和商家POS數據打通后,也利于商家提升運營效率。
在大眾點評看來,目前餐飲業迎來“黃金時代”,但互聯網的普及和消費人群的變化也讓傳統餐飲商戶面臨挑戰,這樣的合作將幫助大眾點評上的餐飲商戶提高管理效率、降低運營成本、提升傳統商戶互聯網能力。對于餐飲ERP廠商和本地生活O2O平臺而言,都意味著巨大的機遇。
互聯網分析人士王利陽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的大眾點評更像是流量供應商,只能將產品吸引來的流量導給各商家,從這一種模式來看,大眾點評已經算是做到極致,很難再有更大的發揮空間。所以從產業鏈上來講,大眾點評要想更加深入市場就得積極求變。
2013年,大眾點評戰略投資了兩家公司,一是餐飲外賣系統和呼叫中心軟件商“智龍”,另一個是電影訂票系統“網票網”。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大眾點評相關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近期大眾點評還將宣布投資名為“天財商龍”的餐飲軟件公司。
顯然,通過戰略投資的方式,大眾點評向本地生活O2O全平臺的目標更進了一步,并最終逐步完善其O2O生態圈。
欲打通用戶商戶兩大環節
2014年,中國餐飲行業面臨轉型升級,餐飲企業紛紛觸網。此前,中國烹飪協會在 《2014中國餐飲產業發展報告》中透露,移動端將成為餐飲O2O的戰略性發展方向,發展也將由線上驅動轉變為線下驅動。
另外一方面,傳統餐飲ERP廠商與商戶的交集只在完成銷售產品的一剎那,不能獲得可持續的商業價值,也無法為商戶提供可持續的跟蹤服務。這種模式在如今以及未來的互聯網時代將被淘汰。
正是基于上述兩個背景,大眾點評正在牽手多家能夠協助傳統企業轉型的公司,共同構建新的生態圈。
大眾點評CEO張濤曾坦承,大眾點評正在經歷痛苦的重生,“就像一棟房子,我們把以前做的東西全部敲掉重來,現在還在建地基的階段。2014年將是大眾點評生死存亡的門檻,到2015年點評的很多業務才能逐漸發展起來,走向穩定。”
在張濤看來,從O2O的角度來說,幾個明顯的商業閉環已經形成,一個是付費優惠券,即團購;第二是餐廳預定;第三是外賣。
同時,他認為,現在O2O模式還缺少兩個關鍵節點:一是支付,比如用戶通過大眾點評預定餐廳后,還無法直接支付;二是由于商戶的收銀系統各異,大眾點評無法拿到商戶收銀信息或者點菜信息。
對此,王利陽表示,大眾點評需要深入到商家服務體系當中,這樣才能完成流量消費閉環。顯然,先后投資“智龍”、“網票網”、石川科技以及“天財商龍”,都是大眾點評在圍繞上述幾個商業在布局。
上述大眾點評相關人士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餐飲ERP廠商掌握著商戶很多實時的運營數據,從進料到供應;從供應鏈、后廚到前廳;從廚師排班到服務員排班。點評與餐飲ERP廠商在進行系統打通后,將便于根據這些實時的數據為用戶提供更好的功能和服務。這也是點評布局B端,服務用戶,完成O2O產業鏈閉環的重要一環。
目前,大眾點評O2O主要集中在餐飲領域,不僅投資多家餐飲軟件開發商,還巨資投資了餐飲外賣平臺“餓了么”。王利陽認為,大眾點評是想將餐飲O2O做到最深入,在此領域拉開與美團的差距,形成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