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4-09-16 09:04:03
最差結局:以美國為首、歐洲部分國家參與的北約與俄羅斯直接交戰的概率為5%。這種結局建立在已經發生代理人戰爭的基礎上,且發生類似北約飛機被俄軍擊落的重大事件才有可能發生。
2013年末以來,烏克蘭國內的政治動蕩日趨激烈,且負面效應逐漸外溢,烏克蘭與俄羅斯、俄羅斯與西方國家的緊張關系持續升級。特別是克里米亞并入俄羅斯、馬航MH17客機被“高能物體”擊落更使地緣政治形勢急劇惡化。
以美國、歐盟為首的西方國家持續動用外交、經濟、軍事手段對俄進行制裁。俄羅斯人也毫不退讓,對美歐實施反制裁。美歐與俄羅斯針鋒相對展開“制裁戰”,會對彼此的經濟、金融形勢產生怎樣的影響?對全球經濟金融產生什么樣的影響?這是市場人士不得不關心的問題。
美歐持續強化制裁俄羅斯
隨著烏克蘭局勢持續膠著,美歐對俄羅斯的制裁愈演愈烈,迄今為止,美歐等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制裁進行了多輪。而俄羅斯也出臺了針對美歐的制裁措施。
1.美歐對俄制裁與俄反制
第一輪(3月17日),由于克里米亞宣布獨立,正式申請加入俄羅斯,美國當日宣布對7名俄羅斯官員、4名烏克蘭官員實施簽證禁令和資產凍結等制裁措施。歐盟也決定自21人實施限制旅游、凍結在歐盟資產等制裁措施。
第二輪(4月28日),由于烏克蘭東部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宣布獨立,美國對7名俄羅斯官員實行資產凍結和簽證限制,并對17家俄羅斯公司實施資產凍結。歐盟新增15位俄羅斯人實施資產凍結以及賬戶交易禁令。
第三輪(7月12-16日),由于烏政府軍與東部親俄反政府軍沖突不斷,美國政府決定禁止兩家俄羅斯金融機構、兩家能源公司、8家軍工企業借助美國資源獲得中期和長期融資。凍結4名俄羅斯政府官員在美國資產,并禁止其與美國企業和個人有業務往來。歐盟決定在制裁名單中新增11人,同時不允許歐洲投資銀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給俄羅斯新項目提供融資幫助。
第四輪(7月30日),由于馬航MH17客機被“高能物體”擊落,美國宣布制裁三家俄羅斯銀行和一家國有造船公司在美國發行股票或者中長期債券。美國將暫停鼓勵對俄出口,禁止向俄能源部門出口某些商品。歐盟阻止俄五家銀行進入歐盟金融市場﹑禁止簽訂軍售合同﹑提供高新能源開采和軍民兩用技術,凍結8位俄羅斯人和3家俄羅斯公司的資產。
作為回應與反擊,俄羅斯對西方國家的反制裁措施也已經出爐,主要包括:禁止進口美國、歐盟、澳大利亞、加拿大和挪威的水果、蔬菜、肉類、魚類、牛奶和乳制品,自8月7日起生效持續一年。此外,俄羅斯政府正在考慮禁止歐盟和美國的飛機經俄羅斯中轉到亞太地區。
2.美歐對俄制裁的特點
美歐俄制裁的歷程呈現出三大特點:
一是制裁范圍有別。美歐對俄的制裁由最初凍結個別人物的資產和簽證逐漸擴大到外交領域的中止俄羅斯G8成員資格、經濟領域的制裁俄金融、國防及能源企業乃至軍事領域的美國中止與俄軍事合作等。而俄羅斯對美歐的制裁僅限于進口食品的限制。
二是制裁力度不一。截至7月30日,美歐對俄制裁人數分別已達50人和91人,制裁的企業不斷累積已多達數十家。而俄羅斯對美歐的制裁尚未針對具體的人以及企業。
三是制裁時間相同。歐盟7月30日出臺的對俄新一輪制裁方案制裁期限暫定1年。而俄羅斯對美歐等西方國家的制裁措施也將持續一年。
美歐制裁對俄羅斯經濟的影響
歐美對俄羅斯的制裁將對俄羅斯實體經濟、金融、產業形成不同程度的沖擊。
1.經濟形勢惡化,通脹壓力陡升
近年來,受國內經濟結構單一、全球經濟整體低迷的影響,俄羅斯經濟增速大幅放緩,由2011年4.3%降至2013年的1.3%。2014年俄羅斯經濟形勢更加嚴峻,前兩季度經濟同比增速僅為0.9%和0.8%。隨著烏克蘭局勢日趨緊張,俄羅斯各項經濟指標持續惡化。“三駕馬車”中的固定資本投資與社會零售商品總額表現差強人意。
在俄羅斯經濟下行的同時,通脹壓力急劇上升。4至7月,CPI連續四個月維持在7%以上,年內降至俄羅斯央行通脹率6.0%—6.5%的目標區間幾無可能。為緩解物價上漲的壓力,俄羅斯央行今年以來4度加息,基準利率由年初的5.5%提升250個基點至目前的8%。
在美歐制裁壓力越來越大的情況下,俄出口必然減少,企業盈利能力減弱,企業投資與私人消費也將受到影響,未來俄羅斯經濟將會更加舉步維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今年7月24日的最新預測將俄羅斯2014年經濟增速由4月份預測的1.3%大幅下調至0.2%。
2.金融市場動蕩加劇,資本持續大幅外流
馬航MH17墜毀及美歐加大對俄羅斯制裁力度后,全球金融市場恐慌情緒急劇升溫,有“恐慌指數”之稱的CBOE波動性指數(VIX)于8月1日沖高至17.03點,較7月3日剛剛創下自7年多來(2007年2月以來)最低水平10.32點暴漲了65.02%。7月16日至8月15日一月間,俄羅斯RTSI指數下跌8.86%,美國道瓊斯指數、德國DAX30指數、法國CAC40指數與英國FTSE100指數分別下跌2.33%、6.45%、3.04%和0.32%。
盧布對美元以及對歐元的匯率也震蕩走低。截至8月11日,盧布對美元匯率從去年末的1: 32.87貶值至1:35.94,而盧布對歐元由去年末的1:45.22貶值至1:48.08。隨著美歐對俄的制裁加劇,盧布對美元以及歐元匯率年內有可能繼續貶值至1:38與1:50點位。
由于烏克蘭局勢持續動蕩,美歐越來越明朗化、實質化的制裁使投資者紛紛將資本從俄國內抽離。俄羅斯中央銀行7月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俄羅斯資本凈流出額達746億美元,而去年同期為凈流出337億美元。此外,外國對俄直接投資銳減。2014年上半年俄非銀行部門吸引外國直接投資額為172億美元,比2013年上半年的422億美元大幅減少250億美元。
金融機構的估算,如果保持目前的資本外流速度,俄羅斯外匯儲備也許最多可以支撐兩年。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美歐的制裁愈加嚴厲將會加劇投資者恐慌情緒,資本外逃還有可能繼續加速。
3.俄國債收益率不斷上行,企業融資環境惡化
烏克蘭危機以及美歐與俄對峙形勢的明朗,令俄羅斯國債收益率大幅上升,俄政府融資成本居高不下。截至8月7日,俄羅斯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為5.40%,較年初的4.57%上漲83個基點。與俄羅斯相比,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經降至了1%以內,即使一些歐元區重債國的借貸成本目前也正處在歷史低點,例如西班牙和意大利的目前的1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均在2.5%以下。
此外,美歐最新制裁措施將俄羅斯銀行業最大限度排除在西方國家資本市場之外,至少推高其融資成本,減弱他們獲取利潤以及放貸的能力。俄羅斯多家銀行因此面臨融資困難,由此帶來的結果不僅僅是自身正常經營受到影響,近期需要償還的外債本息也成為巨大負擔。同時俄羅斯在歐美資本市場上的證券發行陷入停頓。俄羅斯企業不得不轉向亞洲市場尋求融資機會。
4.能源行業沖擊甚大,軍工產業影響略小
美歐最新制裁措施除了掐住俄金融命脈外,還瞄準俄羅斯政府的主要財源——能源和軍工行業。目前俄羅斯每天的石油產量接近1050萬桶,是全球最重要的石油生產國之一。美歐的制裁措施不僅限制俄羅斯當前的石油產量,更旨在削弱俄羅斯對于石油資源的長遠期開發能力。新制裁措施特別強調禁止俄羅斯獲得西方油氣勘探技術,給俄羅斯能源行業的未來前景蒙上陰影。
軍工行業方面,目前有8家俄羅斯軍工企業被美歐列入制裁名單,盡管俄羅斯的軍工產業主要向發展中國家出口,暫時對俄羅斯的經濟影響不大。但在美歐強大的壓力下,以及美元在國際貨幣結算體系中仍占據主導地位,進口俄羅斯軍火的國家也許會不得不選擇放棄,因此美歐的制裁對俄羅斯軍工產業的影響可能會有一定滯后性。
5.制裁或推動俄羅斯進行經濟結構調整
盡管此次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制裁十分嚴厲,但也可能促使俄羅斯政府進行經濟增長戰略與經濟結構調整。俄羅斯受美歐制裁后,能源、冶金、軍工等產業的增長前景比較暗淡,因此俄可能會順勢調整以自然資源出口為主導的經濟模式,有針對性的推進進口替代戰略,爭取擺脫充當西方原料輸出國的角色,大力發展內需與外需相對均衡發展的經濟增長模式。
6.制裁令俄羅斯減少對西方的金融依賴
在美歐逐漸加大對俄羅斯金融制裁后,俄羅斯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減少對西方的依賴。一是研發本國支付系統以及引入中國的支付系統。俄羅斯準備引入中國的銀聯系統以應對歐美的制裁。二是大力開拓亞洲特別是香港融資渠道。由于歐美融資市場對俄羅斯幾家大銀行基本關閉,俄企開始尋求在亞洲市場特別是香港融資的機會。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