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01 00:45:38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董來孝康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董來孝康 發自北京
上周六 (8月30日),伊利股份(600887,SH)發布的2014半年報顯示,1~6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74.71億元,同比增長14.36%。之前蒙牛乳業(02319,HK)公布的2014年中期業績顯示,上半年,公司收入近258.36億元,同比增長25%。兩家乳業巨頭的收入達533億元,其中液態乳依然是蒙牛和伊利銷售的主力軍。
至于業績增長的原因,伊利在半年報中表示,營業收入增長,是產品結構調整及單價提高所致。蒙牛則認為,深化內部結構調整、精簡產品組合,聚焦主打品牌,輔以創新市場營銷,成效顯著,同時產品自去年初不同時段進行了提價。
上述兩家液態乳巨頭的經營費用也出現了較大增長,不含雅士利,蒙牛的經營費用同比增長了20億元左右;伊利的三項費用同比增長在7億元左右,管理費用增幅近三成。對此,伊利解釋稱,廣告宣傳費用和職工薪酬增長所致。蒙牛方面稱,因應市場需要積極調整費用投入策略,使得經營費用上升,這主要是針對市場競爭,加大銷售渠道投入、繼續增加數碼媒體及線下市場活動投入的結果。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簡愛華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乳制品行業產品同質化程度高,內部競爭非常激烈,尤其是新品推廣更需要巨額營銷做支撐。
上半年凈利均增三成以上
伊利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公司凈利潤為23.06億元,同比增長32.09%。蒙牛上半年錄得純利10.49億元,同比增長39.9%。
伊利在半年報中解釋稱,“一是產品結構持續升級、去年下半年產品售價調整使得本期毛利率較上年同期提高;二是嚴控費用支出,在收入取得增長的情況下,銷售費用率較上年同期下降;三是本期銀行存款平均余額增加使得利息收入增加、財務費用減少;四是本期理財產品到期取得收益,使投資收益較上年同期增加?!?/p>
蒙牛則在中期報告中指出,原奶成本下降,加上蒙牛產品自去年初起不同時段的提價,進一步提升了毛利,同時調整產品結構,著力發展高利潤產品。
乳業高級研究員宋亮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上半年國內乳制品消費量增長較大,特別是三、四線城市增幅在15%~20%。另外,各大乳企都加大對有競爭力產品的推廣力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銷量的增長?!?/p>
宋亮還表示,未來幾年僅嬰幼兒配方乳粉市場就會達到千億級別,年復合增長率可達14%左右。隨著3~12歲兒童以及中老年人群奶粉市場的快速發展,奶粉市場空間將會更大。
乳業專家陳瑜表示,隨著乳制品行業集中度的提高,中小乳企逐步被淘汰,商超、母嬰店和電商觸及更多三線及以下城市,在奶源上占據優勢且具有品牌知名度的乳企巨頭銷售收入會保持較快增長。
行業競爭激烈 營銷費用較大
半年報顯示,伊利的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分別約為52億元和15億元,銷售費用增幅不到一成。伊利自稱,由于加大費用管控,銷售費用率同比下降,然而,管理費用卻出現近三成的同比增幅。銷售費用增長主要是廣告宣傳費用和職工薪酬增長所致;管理費用主要是職工薪酬增長所致。
宋亮認為,伊利職工薪酬之所以增長,部分是員工數量增長的結果,比如新建工廠需要招聘新員工,但更多的還是員工工資上漲所致。
中商情報網產業研究院食品行業研究員周明軍稱,“一、二線城市乳制品消費增長已經放緩,大概在3%~5%,當下我國乳制品消費的主力軍是三線及以下地區,而這些地區的消費者還較為依賴電視,這也是為何各大乳企還要保持高額的電視廣告的原因所在,比如伊利斥資3億元冠名某親子類電視節目。”
蒙牛指出,因應市場需要積極調整費用投入策略,不含雅士利,經營費用達67億元,同比增長20億元,約占收入的28.7%,而去年該數據為23%。
“乳制品行業產品同質化程度高,內部競爭非常激烈,尤其是新品推廣更需要巨額營銷做支撐。2014上半年不僅蒙牛銷售及營銷費用增加,已經披露半年報的光明乳業銷售費用也呈增加態勢。”簡愛華表示。
另外,加大銷售渠道投入,也使得蒙牛的銷售及經銷費用出現較大增長。
宋亮表示,蒙牛銷售及其經銷費用增長較大,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為了強化渠道下沉,比如拓展餐飲及特殊渠道,大力增加網點,進駐各大商超及母嬰店。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