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投資策略

每經網首頁 > 投資策略 > 正文

別把國資改革作為 股市熊轉牛的催熟劑

證券時報 2014-08-21 14:17:41

在資本市場上,這場涉及高達6.7萬億元的地方國資改革實踐,正成為股市由熊轉牛的原動力。

迄今為止,已經有超過20個省市陸續公布了地方國有企業的改革方案。在這些改革方案中,提高國企資產證券化率成為各地的主要目標。在資本市場上,這場涉及高達6.7萬億元的地方國資改革實踐,正成為股市由熊轉牛的原動力。

可以肯定,此輪國資改革對股市的影響是巨大的。如果能夠有效把握好節奏和力度,處理好企業改革與投資者的關系,將對股市是一個重大的機會。問題在于,再好的材料,再優質的資產,如果沒有投資環境作保障,也很難形成良好的效果。國資改革要想成為股市熊轉牛的原動力,其定位應該是催化劑,而不能是催熟劑。

催熟劑與催化劑一字之差,卻有天壤之別。如農副產品的生產,如果用的是催熟劑,不僅口味會發生很大的變化,而且會對人體產生很多傷害。相反,催化劑則是充分利用作物自身的條件,通過非化學材料等促進其內部產生化學反應,最終達到提高成熟速度、增加營養等目的。

股市也是如此。股市不僅需要不斷地補充新鮮血液,更需要改善自身造血功能,與補充的新鮮血液發生化學反應,產生共同作用,以增加股市健康因子。A股自6124點跌落下來,已經有五六年時間,行情低迷的一個主要原因是上市公司質量嚴重參差不齊。經過上一輪改革留下的國有企業,大多都是質量較好、經濟效益較高的企業,在新一輪改革中,一些優質資產進入股市可以給股市補充新鮮血液。但是這不一定能夠帶來股市的繁榮。目前的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大多體量很大,一旦進入市場,對資金的需求也很大。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節奏、掌握進度,也會對股市產生反作用。更重要的,一些地方的國有企業,尤其是與政府平臺公司等密切相關的國有企業,其優質的背后,也是存在很多風險隱患的,是值得關注與警惕的。

從近一段時間以來、特別是國資委推出“四項改革”試點以來,市場熱衷于炒作國企改革概念股,一些并沒有多少改革概念的國企股,也受到了投資者的熱炒,從而使股價與實際價值嚴重背離。在這樣的情況下,普通投資者面臨的投資風險就會相當大,而一些人則可能通過虛假信息。

國企改革肯定是股市能否由熊轉牛的重要推動力之一。但是,如果過度夸大國企改革對股市提振的作用,人為地催熟股市,對股市健康有序發展也是相當不利的。股市要真正實現由熊轉牛,國企改革只能作為一種催化劑,一種激活股市內在動力和活力的催化劑。對投資者來說,要關注國企改革、關注國企整體上市,但是,不能過度炒作。過度炒作,否則極容易產生大起大落的現象。

對監管層來說,面對投資者狂炒國企改革概念股的現象,也要采取積極參與預防措施,防止國企改革被投資者盲目炒作,有計劃、有節奏地審批和安排國企上市,特別是國企整體上市。

而對地方政府和企業來說,資產證券化是必須邁出的重要步伐,但也不能為了加強資產證券化而資產證券化,而必須結合實際,積極穩妥地上市,避免加大市場資金壓力。

責編 鄔曉丹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日韩美女少妇免费观看 |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中文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另类 | 日本免费一级一区二区三区 | 五月天天堂久久 | 免费在线观看网站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