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19 00:42:19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唐強
每經記者 唐強
如今,飼料企業進軍下游養殖業似乎正在成為趨勢,唐人神(002567,收盤價8.27元)、正邦科技(002157,收盤價10.48元)等上市公司早已介入生豬養殖領域,而天邦股份(002124,收盤價11.96元)也正在向其靠攏。
續2013年底收購艾格菲國際中國區業務后,天邦股份又宣布將戰略入股法國生豬育種企業。實際上,天邦股份原有養殖業務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僅為3%,上述計劃無疑將提升其養殖規模,并由此打通生豬養殖產業鏈。但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兩大標的公司業績均不理想,上半年凈利潤均為虧損。
1500萬美元入股法國CG
昨日,天邦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通過全資子公司已與多方簽訂投資協議,擬認購ChoiceGeneticsSAS(以下簡稱法國CG)發行的新股,天邦股份將與其現有股東合資運營該公司。
根據認購方案,天邦股份與標的公司控股股東克里莫分別認購1500萬美元和200萬美元。待此次新股認購完成后,雙方分別持有法國CG股權比例分別為40.69%和54.20%。
資料顯示,法國CG是一家全球性豬遺傳公司,隸屬克里莫集團
(世界第二大多物種動物遺傳公司)。2008年,克里莫集團收購NewshamChoiceGenetics(以下簡稱美國CG)和2011年收購PenArLan(法國),繼而由上述兩家公司組建法國CG。
目前,法國CG主要業務為生豬育種,并擁有獨特的選育平臺包括CT技術、全基因組選育/選育提高母豬生產壽命。其中一項創新是計算機斷層掃描(CT)掃描儀的運用,對生豬胴體成分可以進行準確評估,能用于最大限度地提升胴體成分的遺傳改良和飼料轉化率。目前,法國CG在法國、德國、美國等7個國家設有子公司,一線產品中有CG32、EBX、P88成品公豬等。
對于此次交易,《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天邦股份,其董事會秘書王韋表示,公司現在已經確定了“一體兩翼”的發展模式,未來將重點發展飼料、動保、育種等三大業務領域。
他進一步指出,2014年公司需要打通動物疫苗、飼料及種豬等產品之間的聯系渠道,探索協同經營能力的建設。另外,天邦股份可以借機與克里莫在豬遺傳領域結成戰略合作關系,分享法國CG在生豬育種領域的積累。
早在2013年10月,天邦股份就已公布定增方案,擬向其10名公司高管發行約7800萬股股份,共計募資4.5億元,其中3.26億元用于收購艾格菲國際全資子公司艾格菲實業。
資料顯示,天邦股份擬收購的艾格菲實業所有業務均在中國境內,目前擁有飼料生產、傳統養豬、西式養豬三大業務板塊,包括5家飼料公司、10余座傳統生豬養殖場,同時在廣西和江西有兩個現代化的大型生豬養殖系統。
兩次收購標的凈利潤均虧損
可以看出,天邦股份已經開始向生豬養殖產業傾斜,有券商分析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如今生豬養殖、育種業務已經成為天邦股份重點發展領域,不過目前該業務占比并不高。
據2014年中報顯示,天邦股份共計完成營業收入10.4億元,同比增長30.47%;實現凈利潤2634.97萬元,同比扭虧為盈。從主營結構來看,養殖及食品加工業務實現營業收入3207萬元,僅占營收總金額的3%,同比下滑5.81%。
事實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法國CG與艾格菲實業經營狀況并不理想,兩者尚處于虧損之中。
2013年度法國CG營業收入為4.06億元,凈利潤卻是虧損1.89億元;2014年上半年完成營業收入1.87億元,而凈利潤卻依然虧損832萬元;上述兩個財報期間其凈資產分別為-7748萬元和-8555萬元。
天邦股份解釋稱,2014年2月美國CG因為涉及專利糾紛并受到不利的仲裁裁決,按破產保護法申請破產保護。此破產重組計劃于2014年6月提交,并需支付1300萬美元的裁決款及訴訟費用和550萬元買斷后期專利權費用,這就導致2013年度法國CG出現巨額虧損并造成凈資產為負值。
此外,天邦股份與艾格菲國際已于2013年底進行了艾格菲實業100%股權的交割,但尚未納入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合并范圍。截至報告期末,艾格菲實業擁有總資產3.84億元,總負債8969萬元,凈資產2.95億元。2014年上半年,艾格菲實業實現銷售收入2.61億元,實現凈利潤為虧損4651萬元。
王韋表示,這主要是受到供應量增加、需求疲軟等宏觀因素的影響,今年上半年我國養豬行業經歷了長期的低迷,整個生豬養殖行業普遍處于虧損之中。隨著生豬、家禽等產品的價格回升,國內養殖業正在復蘇,艾格菲實業6、7月份已接近盈虧平衡,8月份有一定盈利,預計第三季度業績將有所改觀。7月份,證監會已經受理公司遞交的定增材料,按照時間流程推測,這個月有望獲得批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