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18 01:26:59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查道坤 發自南京
每經記者 查道坤 發自南京
2012年7月13日,《每日經濟新聞》就南京雨花臺區單價地王閑置淪為菜地一事進行過獨家報道。
最新消息顯示,在經過長達4年的沉寂之后,雨花臺地王終于入市。7月15日,南京雨花臺地王長發都市諸公項目取得銷售許可證。
公開資料顯示,在2010年1月的南京首場土地拍賣會上,南京長發都市力挫金地集團、南京紅太陽等房企,以8.65億元奪得雨花臺風景區西南側地塊,15977元/平方米的樓面價創造了南京當時最高的居住用地成交樓面價紀錄。
然而南京長發都市獲得該地塊后卻遲遲不進行開發,以至于2012年記者在現場采訪時發現,該地塊雜草叢生,周圍居民在地塊種植了西紅柿、黃瓜等菜品。
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該地塊在2010年是寶貝,現在卻是燙手山芋,因為15977元/平方米的樓面價,如果加上開發成本,該項目每平方米的成本就在2萬元以上,而如今該地塊周邊樓盤的銷售價格也才處于這一水平,包括人工、財務成本、管理成本以及占著這片優質開發資源的市場價值,如果項目賣不到3萬元/平方米就會面臨虧本的可能,開發商遲遲不進行開發的原因或在于此。
南京網上房地產顯示,長發都市諸公首次共領到B1、B2、B3、B4四棟疊墅共44套房源的銷售許可證,戶型面積為140平方米,最高價49596元/平方米,最低價則為27336元/平方米,均價37467元/平方米,最貴一套房源總價約693萬元。
該項目拿到的銷售許可證的均價為37467元/平方米,意味此前被擔心虧本的可能,也因此煙消云散。這一均價也使該項目頂破南京城南板塊的“天花板”,繼地王之后又摘得“樓王”的稱號。
讓人意外的是,長發都市諸公利用超高的贈送,又拉低了房源單價。以長發諸公首批推出以140平方米的疊墅為例,客戶實得面積可達360平方米左右,那么疊墅的實際單價會比當初拿地的樓面地價還要低。這再次引發南京長發是否面臨虧本的擔憂,但房地產行業專家張建初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有利于項目的銷售和回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