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田園牧歌深圳公司停業清算 宏航農業或接盤

2014-07-10 02:02:39

每經編輯 每經實習記者 白亞靜 發自深圳    

每經實習記者 白亞靜 發自深圳

7月10日,貴州田園牧歌現代農業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田園牧歌)的深圳分公司 (以下簡稱深圳分公司)正好停業一月。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市場傳出田園牧歌正在進行收購談判的消息,新晉股東或破局償債難題,收購方為一家叫宏航農業的公司。

田園牧歌深圳分公司副總經理張相波對此表示,目前正處在收購關鍵期,未來會引入新股東,本月內一定會出結果。

據田園牧歌的客戶張先生介紹,宏航農業表示將由其代替田園牧歌繼續配送蔬菜,并邀請他們于7月12日參加會員溝通會。

6月9日,位于深圳高新科技園的深圳分公司貼出“清算通告”,宣布從6月10日起不再配送蔬菜。毫無征兆的停業,不僅使公司員工突然失去了工作,也令眾多客戶的預付款被套。據《深圳晚報》此前報道,公司還有1500余份服務合同未終止,涉及預付款近800萬元,而深圳分公司賬目上已無現金,總部僅剩下兩三百萬元。

田園牧歌將被收購?

公開信息顯示,田園牧歌總部位于貴陽,總運營部位于深圳,成立于2011年11月,注冊資本250萬元,主要經營內容為農產品生產、配送等,2012年被評為“貴陽市‘守合同、重信用’單位”。

然而,正是這家“守合同、重信用”的公司,在6月9日因連續虧損、股東不再投資,而單方面解除與客戶的合約,停止配送蔬菜。

在其停業一月后,7月8日上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來到其位于深圳南山區科技園的運營總部,看到原屬于該公司的兩間大辦公室,一間剩下余座椅,另一間已于上月轉租出去了。

7月9日,記者聯系了尚有2.1萬元預付款在田園牧歌的客戶張先生,他稱,原來負責他們合同的銷售人員現在的確不太愛管這些事了,最近和他們聯系的是一家叫宏航農業的公司,有消息說這家公司將收購田園牧歌,而且田園牧歌的大部分銷售人員現在也都去了宏航農業工作。

張先生告訴記者,宏航農業表示將由其代替田園牧歌繼續配送蔬菜,并邀請他們于7月12日參加會員溝通會,但現在很多客戶并不滿意這個方案,不想再要菜了,而是希望能拿回自己的預付款。不過,他對這一訴求并不樂觀。

幾經波折,記者聯系到了張相波。其表示,目前正處在收購關鍵期,未來會引入新股東,但一切都還沒有落定,正在協商中,不好多講,不過本月內一定會出結果。這無疑從側面佐證了宏航農業的收購傳聞,而12日的“會員溝通會”或是此次收購成功與否的關鍵。

至于由誰來償還客戶預付款,張相波稱,收購成功后,會產生新股東,但客戶尾款還是由田園牧歌來還。

6月9日,“田園牧歌”方貼出的“清算通告”稱,公司因經營不善,長期虧損,經股東會決議并報相關政府部門備案,公司已經正式申請結算破產,進入相關法律程序,所有涉及員工、供應商、客戶及業務關聯方的事項,均由公司依法設立的清算小組負責。

不過張相波表示,他們并沒有申請破產,之前只是申請清算。

廣東國暉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彭旦平律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深圳分公司申請清算后,應該先用深圳分公司的資產來償債,不足的部分由貴州總公司償還,如果同樣資不抵債可申請破產。

9日,貴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網站顯示,田園牧歌有兩位股東,貴州新富農現代農業有限公司以企業法人身份出資210萬元,楊昌霖以自然人身份出資40萬元。

貴州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法規處處長王訓偉表示,根據《公司法》第3條規定,“公司是企業法人……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這意味著,田園牧歌作為有限責任公司,將僅用現有資產來償還公司債務。至于債務償還順序,他表示,首先要看有無欠繳稅費,若有將先補稅,其次是補發職工社保和工資,最后剩余的資產再按比例償還給消費者。

公司涉嫌虛假宣傳

另外上述張先生稱,田園牧歌一直公開介紹其產品為云南、貴州生產的有機農產品。但是,7月4日,記者在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的官網查詢到,田園牧歌只有一張有機產品“轉換認證”,且其認證的有機種植基地僅有貴州從江縣一處。

隨后,記者就“轉換認證”證書的性質向中國農業大學有機農業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有機農業產業發展聯盟主席杜相革咨詢。其表示,嚴格意義上,有機農產品的“轉換認證”證書并不算有機產品認證,轉換期一般為2~3年,轉換期內生產的農產品是不可以貼標的。

給田園牧歌頒發 “轉換認證”的第三方認證機構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的工作人員也表示,拿到“轉換認證”并不意味著拿到了有機認證,在轉換期內,每茬植物收獲時都需要檢查,如果檢測一直合格,拿到有機認證至少也要兩年,如果不合格,視超標情況而定,該地塊或者繼續轉換,或者徹底喪失申請資格。

貴陽市市場合同監督管理局處長季方表示,沒有有機產品認證書便售賣所謂的有機產品,有虛假宣傳嫌疑,要追究行政責任。

張相波解釋稱,“我們一直是說按照有機標準來種植,從來沒有說過我們的東西就是有機產品,或者說有有機產品的認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實習記者白亞靜發自深圳 7月10日,貴州田園牧歌現代農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田園牧歌)的深圳分公司(以下簡稱深圳分公司)正好停業一月。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市場傳出田園牧歌正在進行收購談判的消息,新晉股東或破局償債難題,收購方為一家叫宏航農業的公司。 田園牧歌深圳分公司副總經理張相波對此表示,目前正處在收購關鍵期,未來會引入新股東,本月內一定會出結果。 據田園牧歌的客戶張先生介紹,宏航農業表示將由其代替田園牧歌繼續配送蔬菜,并邀請他們于7月12日參加會員溝通會。 6月9日,位于深圳高新科技園的深圳分公司貼出“清算通告”,宣布從6月10日起不再配送蔬菜。毫無征兆的停業,不僅使公司員工突然失去了工作,也令眾多客戶的預付款被套。據《深圳晚報》此前報道,公司還有1500余份服務合同未終止,涉及預付款近800萬元,而深圳分公司賬目上已無現金,總部僅剩下兩三百萬元。 田園牧歌將被收購? 公開信息顯示,田園牧歌總部位于貴陽,總運營部位于深圳,成立于2011年11月,注冊資本250萬元,主要經營內容為農產品生產、配送等,2012年被評為“貴陽市‘守合同、重信用’單位”。 然而,正是這家“守合同、重信用”的公司,在6月9日因連續虧損、股東不再投資,而單方面解除與客戶的合約,停止配送蔬菜。 在其停業一月后,7月8日上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來到其位于深圳南山區科技園的運營總部,看到原屬于該公司的兩間大辦公室,一間剩下余座椅,另一間已于上月轉租出去了。 7月9日,記者聯系了尚有2.1萬元預付款在田園牧歌的客戶張先生,他稱,原來負責他們合同的銷售人員現在的確不太愛管這些事了,最近和他們聯系的是一家叫宏航農業的公司,有消息說這家公司將收購田園牧歌,而且田園牧歌的大部分銷售人員現在也都去了宏航農業工作。 張先生告訴記者,宏航農業表示將由其代替田園牧歌繼續配送蔬菜,并邀請他們于7月12日參加會員溝通會,但現在很多客戶并不滿意這個方案,不想再要菜了,而是希望能拿回自己的預付款。不過,他對這一訴求并不樂觀。 幾經波折,記者聯系到了張相波。其表示,目前正處在收購關鍵期,未來會引入新股東,但一切都還沒有落定,正在協商中,不好多講,不過本月內一定會出結果。這無疑從側面佐證了宏航農業的收購傳聞,而12日的“會員溝通會”或是此次收購成功與否的關鍵。 至于由誰來償還客戶預付款,張相波稱,收購成功后,會產生新股東,但客戶尾款還是由田園牧歌來還。 6月9日,“田園牧歌”方貼出的“清算通告”稱,公司因經營不善,長期虧損,經股東會決議并報相關政府部門備案,公司已經正式申請結算破產,進入相關法律程序,所有涉及員工、供應商、客戶及業務關聯方的事項,均由公司依法設立的清算小組負責。 不過張相波表示,他們并沒有申請破產,之前只是申請清算。 廣東國暉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彭旦平律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深圳分公司申請清算后,應該先用深圳分公司的資產來償債,不足的部分由貴州總公司償還,如果同樣資不抵債可申請破產。 9日,貴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網站顯示,田園牧歌有兩位股東,貴州新富農現代農業有限公司以企業法人身份出資210萬元,楊昌霖以自然人身份出資40萬元。 貴州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法規處處長王訓偉表示,根據《公司法》第3條規定,“公司是企業法人……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這意味著,田園牧歌作為有限責任公司,將僅用現有資產來償還公司債務。至于債務償還順序,他表示,首先要看有無欠繳稅費,若有將先補稅,其次是補發職工社保和工資,最后剩余的資產再按比例償還給消費者。 公司涉嫌虛假宣傳 另外上述張先生稱,田園牧歌一直公開介紹其產品為云南、貴州生產的有機農產品。但是,7月4日,記者在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的官網查詢到,田園牧歌只有一張有機產品“轉換認證”,且其認證的有機種植基地僅有貴州從江縣一處。 隨后,記者就“轉換認證”證書的性質向中國農業大學有機農業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有機農業產業發展聯盟主席杜相革咨詢。其表示,嚴格意義上,有機農產品的“轉換認證”證書并不算有機產品認證,轉換期一般為2~3年,轉換期內生產的農產品是不可以貼標的。 給田園牧歌頒發“轉換認證”的第三方認證機構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的工作人員也表示,拿到“轉換認證”并不意味著拿到了有機認證,在轉換期內,每茬植物收獲時都需要檢查,如果檢測一直合格,拿到有機認證至少也要兩年,如果不合格,視超標情況而定,該地塊或者繼續轉換,或者徹底喪失申請資格。 貴陽市市場合同監督管理局處長季方表示,沒有有機產品認證書便售賣所謂的有機產品,有虛假宣傳嫌疑,要追究行政責任。 張相波解釋稱,“我們一直是說按照有機標準來種植,從來沒有說過我們的東西就是有機產品,或者說有有機產品的認證。”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六月婷婷最新中文字幕网站 | 亚洲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2021 | 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综合 | 中文字幕人成在线 | 亚洲欧美日产综合在线网 | 亚洲欧美激情国产综合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