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滲透移動端 眾籌、P2P悄然開辟新戰場

2014-07-09 00:23:46

繼余額理財產品之后,眾籌和P2P平臺也正悄然向移動端滲透。《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了解到,多家P2P平臺上線APP,推廣微信訂閱號,甚至通過新浪支付和微錢寶支付交易。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朱丹丹 發自北京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朱丹丹 發自北京

繼余額理財產品之后,眾籌和P2P平臺也正悄然向移動端滲透。《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了解到,多家P2P平臺上線APP,推廣微信訂閱號,甚至通過新浪支付和微錢寶支付交易。

“移動互聯網將是大勢所趨,互聯網金融始發于PC端,移動端發展只是給投資者增加了一個投資渠道,PC和移動端的地位同樣重要。目前平臺移動端的投資占比超過一半。”積木盒子CEO董駿分析指出。

多位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向移動端滲透有利于降低征信成本、提高了信批效率,也降低了獲取優質借款人的成本;同時,對征信、信用管理是有幫助的。但它不能夠解決根本問題,比如從技術手段看,目前尤其是移動系統安全,還不如PC端完善。

移動端成新寵/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火爆,各大互聯網巨頭紛紛搶占手機APP理財入口,尤其以阿里的支付寶錢包與騰訊微信的爭奪最為明顯。進入2014年以來,P2P網貸平臺和眾籌機構也不甘示弱,相繼布局手機APP應用和微信、微博等移動社交平臺。

“今年2月中旬,平臺正式推出APP,給投資人增加了移動端投資渠道。日前,平臺在微信端接入投資渠道,WAP網站也即將上線。隨著移動互聯網發展,平臺給予投資人多個投資渠道,方便投資人碎片化投資,目前來看達到了預期效果。”董駿分析指出。

北京眾信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譚陽也透露,平臺一開始就把移動端作為主攻方向,重點打造了自己的移動端APP。首先是因為看好移動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大趨勢,未來移動端逐步取代PC端只是時間問題;其次跟公司本身的背景有關,眾信金融有兩大股東,海淀區國有資產投資經營有限公司和海科融通支付公司,其中海科融通支付公司擁有大量的移動端POS收單商戶,平臺希望能夠幫助這些移動端的中小商戶,運用自身的閑散資金進行投資理財,幫助他們借款給國家扶持的實體環保新能源產業。

譚陽還進一步透露,目前具體的運作模式是借款人通過平臺發布借款需求,投資人通過手機APP即可查看借款項目,投資相應的債權,定期獲取利息收益,定期跟蹤項目進展并查看信息披露,也可隨時轉讓所持有的債權。

共富網CEO隋阿寧也透露,在規劃產品時,平臺把PC端和移動端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進行思考。具體來說,第一步是先自主開發PC端,在通過PC端積累了一些客戶的基礎上,再向移動端進行滲透。平臺現在積累的投資人用戶約9500戶,在達到5000戶時,就開發了基于微信公眾號的移動端,通過關注平臺官方微信,可以實現注冊、投標、提現等PC端的功能,同時,微信公眾號可以推送公司的圖文消息。當用戶達到50000戶時,平臺會開發安卓和IOS的APP,真正實現PC端和移動端的雙輪驅動。

此外,網貸平臺金信網目前也在積極向移動端做延展,用戶可以通過新浪支付和微錢寶支付進行交易;純線上模式的拍拍貸也上線了APP端。

不僅是上述P2P網貸平臺,眾籌機構也在積極發力移動端。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近日眾籌網APP3.0版本發布,在手機端內置輕眾籌板塊,即在移動端發起眾籌項目,通過微信、微博等社交網絡傳播來實現眾籌目標。

“輕眾籌是一種即發即籌的眾籌模式,只支持手機客戶端發布。輕眾籌的發布流程比較簡單,點擊APP中的+號,填寫發起項目的標題,需要的籌款額,籌款的時間以及詳細的描述信息,就可以發布一個輕眾籌項目。項目添加成功后,可以通過微信群、微信朋友圈、新浪微博、騰訊微博等發送給自己的好友,通過身邊的親朋好友來完成項目的眾籌。”眾籌網人士指出。

譚陽指出,從目前來看,向移動端滲透運作的效果良好。在平臺尚未啟動大規模市場推廣的情況下,每天APP的下載量、注冊用戶數、客戶充值額都在穩步增長,平臺的客戶互動微信群、QQ群活躍度也很高。

隋阿寧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效果來看,平臺的漸進式發展是正確的。通過微信公眾號參與投資的用戶一直在上升,公司可以“集中優勢兵力”對外宣傳微信公眾號。互聯網只是實現互聯網金融的工具,改變不了互聯網金融的金融本質,對于IT方面的漸進式投入,符合公司的運營及發展。

“移動”是未來大趨勢/

根據InMobi發布的《2014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行為洞察報告》,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平均每天的有效媒體接觸時間為5.8小時。手機憑借104分鐘的使用時間成為最受歡迎的移動媒體。

該報告認為,移動互聯大勢所趨。目前,手機已在娛樂、信息獲取、溝通三個方面超越了PC互聯網,移動金融等有望成為2014年爆發性的增長點。91%的移動互聯網用戶表達了在2014年將會進行移動端支付的意愿,預計2014年移動金融將迎來井噴。

移動互聯網金融通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的各類移動設備,使得傳統金融業務具備透明度更強、參與度更高、協作性更好、中間成本更低、操作上更便捷。其一,隨時隨地溝通。移動端比PC端更具備靈活性,可以隨時隨地,和企業進行一對一的交流;移動端微信可以擁有眾多的粉絲,還可在線互動,信息及時推送;其二,最便捷的企業宣傳工具。移動端更能準確有效地展示企業產品,確實是最便捷的宣傳冊,無論何時何地,遇見何人,只要打開手機即可以瀏覽到產品和服務信息,實現精準營銷,降低交易成本;其三,龐大的智能手機用戶。

隋阿寧認為,向移動端滲透必將是大勢所趨,相較于PC時代,移動端更加看重用戶的活躍度和黏性,更加追求用戶體驗。未來誰抓住移動端入口,誰就抓住了市場先機。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互聯網經濟是入口經濟,誰壟斷了入口,誰就擁有了用戶和現金流。

譚陽也指出,互聯網金融的主戰場向移動端轉移是一個必然的趨勢,業內普遍預測2014年互聯網金融的最大創新點和增長點就在移動互聯網。根據《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行為統計報告》,截至2014年6月,中國移動互聯網網民已達6.86億,平均每個中國人花在手機上的時間則達到46分鐘之多。拿大家最常使用的余額寶來說,目前來自于移動端支付寶錢包的資金規模已超過了PC端。互聯網行業,得用戶者得天下,所以不僅越來越多的眾籌,P2P平臺開始逐漸向移動端滲透,銀行基金證券保險等傳統金融機構也會下大力氣布局移動互聯網。

金信網COO安丹方則認為,滲透至移動端意味著平臺可以為用戶提供更極致、及時、隨時隨地地用戶體驗,滿足投資需求。移動端會成為PC端的補充,但在短期內不會取代PC端。

移動端安全弱于PC端/

征信體系的缺失、優質借款人的缺乏和信息披露不透明是目前P2P行業普遍面臨的問題,那么,向移動端滲透,是否有助于解決P2P目前面臨的這些問題嗎?或是短期內,反而放大了行業風險?

“互聯網與金融的結合,提高了傳統金融的效率,降低了獲取客戶的成本,有助于解決傳統金融的信息不對稱。而移動互聯網與金融的結合,無非是更進一步;同時,互聯網金融的本質是金融,而金融的本質是風控,風控包含了貸前調查、貸中審查、貸后跟蹤,而這些是要靠制度和人去完成的。互聯網只是手段,只是一種工具,它降低了征信的成本、提高了信批的效率,也降低了獲取優質借款人的成本,但它不能夠解決根本問題。”隋阿寧分析道。

譚陽也指出,移動端對P2P平臺用戶體驗的提升是巨大的。移動端的優勢在于隨時隨地享受金融服務,不受環境的限制,無論就餐、娛樂還是在路途中,提高了平臺服務的效率。二維碼的廣泛應用和移動支付技術的發展,也使得移動互聯網金融的效率優勢進一步擴大。大家現在上微信朋友圈也極為普遍,看到好的金融產品APP,用手機直接通過朋友圈分享推薦給朋友也很方便快捷。這種來自熟人的分享和推薦,效果遠勝過傳統PC網站上鋪天蓋地的廣告,以及各種垃圾電話和郵件。

安丹方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亦指出,在一定程度上,首先對于征信、信用管理是有幫助的,平臺的信用管理如果可以做到移動管理,就相當于平臺的征信會更及時、更準確。移動端金融,則可以更好地進行大數據的信用調查。

對于是否放大行業風險?隋阿寧指出,互聯網只是一種工具,而金融始終是要回歸本質,有借有還才是王道,對金融保持一顆敬畏之心才是P2P平臺能夠發展壯大的根本。但從短期來說,P2P平臺向移動端滲透,有助于獲取更多客戶。希望投資人在選取P2P平臺時,盡量選取一些風控嚴謹的平臺。

譚陽也指出,風險控制是移動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由于移動端發展的時間較之傳統PC端較短,包括個人隱私泄露、防止金融詐騙等策略都是需要高度關注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日本 | 在线网站亚洲观看AV | 午夜宅男永久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精品原创巨作AV | 一区二区不卡不卡高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