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08 00:11:59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王雅潔 周洲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王雅潔 周洲 發自北京
商務部部長助理王受文近日稱,商務部正研究考慮在北京、上海等7個城市允許設立外資獨資醫院。
王受文是在日內瓦參加世界貿易組織(WTO)第五次對中國貿易政策審議會議時透露上述信息的。
在這次審議中,WTO成員表達了對中國服務業市場準入限制問題的關注。王受文說,商務部正在和相關部委進行研究和考慮,就我國服務業進一步對外開放的具體領域,制定具體的措施和時間表。
進一步開放服務業
7月3日,WTO對中國的第五次貿易政策審議在日內瓦結束。
審議焦點集中于中國經貿政策的透明度、政策執行的一致性、上海自貿區的建議、知識產權保護和海關通關程序及動植物檢驗檢疫等方面。
在這次審議中,中國共收到世貿組織成員提出的1700多個問題。
一些成員希望中國政府盡快落實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決定,宣布改革的具體措施和時間表,繼續開放貨物和服務貿易市場,為世界經貿發展作出更重要的貢獻。
部分成員對貿易政策透明度
(包括對貿易有關的政策措施的統一及時對外發布、翻譯和公眾參與評議)、政府產業政策、國有企業待遇、外商投資管理體制、知識產權保護和擴大服務業開放等問題提出了具體關注。
王受文說,中國政府將深化依法行政,透明、公開、統一實施各項貿易政策,一如既往歡迎各國投資者來華投資興業,依法保障外國投資者的合法權益,進一步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同時將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進一步擴大服務業開放。
王受文在日內瓦期間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將在北京、上海等7個城市開展外商獨資醫院的試點。
這是中國官方首次就放行外商獨資醫院的明確表態,這將打破上海自貿區的范圍限制。
2013年9月30日,上海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發布時,國務院允許外商在上海自貿區內獨資設綜合醫院、專科醫院及門診部所。
但上海自貿區只有28平方公里,彼時政策解讀者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放開的信號意義大于實際意義。而此次商務部在貿易政策審議時表態將采取試點形式放開外商獨資醫院,意味著試水多年的外資醫院將真正破題。
現有僵局待打破
事實上,外商獨資駐華辦醫并不是新鮮事。在新醫改推行之后,甚至更早追溯至中國加入WTO時,包括黑龍江等省份,就已經在探索外商獨資辦醫。
但截至目前,與公立醫院、營利性民營醫療機構以及非營利性民營醫療機構相比,外商獨資醫院在中國醫療市場上的地位依舊顯得“渺小”。
“政府限制外資進入,主要是為了保護民族產業,外資醫療水平較高,一旦不受限制落地,將會威脅到我國醫療服務業的發展,盡管新醫改之后醫療服務業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與外資醫院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中投顧問研究總監郭凡禮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
此外,有醫院管理領域專家認為,從融資的角度看,中國的銀行信用等級貸款機制不健全,又無明文規定要求政府為外資醫院的投資提供擔保,導致外資醫院后續融資渠道相對單一,從而采取非正式的融資手段或過于倚重抵押貸款的形式實現滾動發展,這些操作具有相當風險。
再來看與外資投資緊密相關的稅務問題。截至目前,中國尚無醫療機構稅費的專項規定。由于外資醫院只能注冊成為營利性醫院,無法享受國家財政補貼,亦很難享受到實質性的稅賦減免,而且,在免稅期限屆滿后,稅務部門則比照服務性企業,向外資醫院征收稅費。
此外,單純就醫療衛生系統而言,外資醫院不僅要受區、市、省衛生局(廳)乃至衛生部的直接指示,還要接受諸多相關職能部門的監督和指導,如疾控中心和藥監局等。因此,舊的衛生管理體制也給外資運作帶來了諸多限制和不便。
郭凡禮表示,如果未來能從這一點上予以政策層面的突破與厘清,將給外資辦醫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