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2014-06-27 08:40:50
IPO重新開閘,為券商2014年的業績提升帶來想象空間,也為券商競爭力差異化提供了一個窗口。截至6月26日,預披露企業總數增至563家。據同花順(300033)iFind數據統計,為這563家企業擔任保薦機構和承銷商的券商共有73家。其中,廣發證券(000776)和招商證券(600999)以保薦36家公司居所有保薦機構首位。
10家券商攬逾四成項目
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10家券商承攬了247家企業的IPO項目,占所有預披露企業的43.87%。廣發證券和招商證券均以保薦36家公司居于首位。其中,廣發證券所承攬項目擬募集資金總額約為147.01億元,招商證券所承攬項目擬募資總額約192.94億元。國信證券攬下了33家公司,承攬15家公司以上的券商還有中信建投、中信證券(600030)、安信證券、華林證券、華泰聯合、國金證券(600109)、齊魯證券。
相比于IPO項目數量,募資金額是決定券商業績的核心所在。業內人士介紹,承銷費才是IPO項目中最大的收入,它按照募集到的資金金額的一定比例計算。在這10家券商中,中信建投所承攬項目以募資總額244.20億元居首,僅中信建投承銷的中影股份一家的募資金額就高達46.18億元。中信證券所承攬項目以募集資金總額239.58億元緊隨其后。此外,國信證券所承攬項目募資總額228.44億元,招商證券所承攬項目募資總額192.94億元分列三四位。
隨著發行制度改革,此次IPO賦予證券公司自主配售權,有利于提高機構客戶粘性和市占率,賦予了證券公司更多的利益分配權,也為證券公司的投行業務帶來了更多的增值服務收入。申銀萬國證券分析師指出,對于2014年全年IPO市場的總體額度,市場預期將達到2000億元,對證券行業收入新增貢獻達80億-100億元。隨著IPO進程的加速,手握較多IPO資源的券商將獲益較大,券商之間的分化也將加劇。
中小券商嶄露頭角
能夠搶占IPO市場的,多為資本實力、投研實力、銷售能力較強和投行項目數量較多的綜合型大券商,保薦量前十的券商也多為大券商,如廣發證券、招商證券、中信證券等。不過,一些企業項目資源豐富,在投行業務方面具有較大彈性的中小型券商也嶄露頭角。在保薦量居前的券商中,國金證券、華林證券、東方花旗證券等中小券商也引人注目。
華林證券此次保薦的企業有19家,募集資金總額97.85億元,保薦了安徽口子酒業、北京高能時代等公司,其中寧波拓普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一家募集資金達15.91億元。國金證券也保薦了18家預披露企業,募集資金總額115.19億元,其中成都富森美家居股份有限公司一家募集資金20.5億元。
作為中外合資券商的東方花旗證券是由東方證券與花旗環球金融(亞洲)有限公司共同投資組建,此次共承攬了13家IPO預披露公司,募集資金總額56.40億元。
同時,不少IPO巨頭公司采取了聯合保薦的形式。被稱為“最大IPO”的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旗下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計劃在首次公開募股中發售不超過36.51億股新股,籌資至多162.5億元,由瑞銀證券和中信證券兩家券商聯合保薦。
而為國泰君安進行聯合保薦的券商則多達3家,分別是中銀證券、平安證券和華融證券,國泰君安擬發行15.25億股。此外,還有擬募資18億元的中國核建,由中信建投和信達證券保薦,第一創業證券由招商證券和第一創業摩根大通證券公司聯合保薦。分析指出,IPO企業選擇聯合保薦,首先是希望增強上市公司材料的公信力;同時,兩家券商分別承擔發行承銷任務,更能確保發行募資的成功。
直投業務也成為此次IPO開閘各大券商新的業績增長點。在已過會項目中,中信證券直投子公司中信金石投資參與了天和防務和太平洋(601099)石英等公司。招商證券旗下招商資本投資參與了金貴銀業(002716)。華泰證券非銀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羅毅指出,按全年IPO數量450-550家的規模預計,中信的直投浮盈收入有望達到2-3億元的規模,至少增厚全年業績5%。券商直投公司參與了較多在會項目的股權投資,未來直投業務將成券商業績的又一重要貢獻點。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