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央行官員:互聯網金融不能照搬傳統監管模式

2014-06-20 02:33:14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朱丹丹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朱丹丹 發自北京

昨日(6月19日),中國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楊再平在一個論壇上指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對傳統銀行業是顛覆性的、革命性的,正在革傳統銀行業的命。

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副司長徐諾金指出,“必須嚴肅認真看待互聯網金融帶來的沖擊與挑戰,包括沖擊傳統的物理銀行概念等。”互聯網金融的監管,不能完全照搬傳統金融管理的理念和規則。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上述論壇現場了解到,談及互聯網金融監管,多位參會人士指出,應秉著開放和鼓勵競爭的精神去監管。

傳統銀行概念將被顛覆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傳統銀行)ATM機的存在價值也會失去,銀行卡的存在價值也會失去,POS機也會被取代,甚至貨幣的形態和存在方式都會發生革命性的改變。從銀行自身來看,銀行業的很多業務已不通過柜臺操作。傳統意義上的銀行已越來越受到挑戰,這種挑戰是顛覆性的、革命性的。再過若干年,銀行業會真正變成‘恐龍’。”楊再平指出。

徐諾金也在上述論壇上指出,互聯網金融帶來的沖擊與挑戰主要體現在多個方面,首先是沖擊傳統的物理銀行概念,商業銀行將成為21世紀滅絕的恐龍。

“由于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一種新概念的銀行呼之欲出,可把它叫做新生代的銀行。什么是新生代的銀行呢?第一,就是數字銀行,數字銀行是基石;第二,會是直銷銀行,或者說更多的是直銷銀行;第三,一定是智慧銀行;第四,也是更有特色的銀行,或者說是個性化的銀行;第五,也是更精細的銀行;第六,還可以是服務拓展的銀行,不局限于傳統的銀行業務;第七,同時也是更便捷和更便宜的銀行。”楊再平表示。

建議采取行業準入管理

今年以來,先是“互聯網金融”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接著其監管主體也逐漸明確,同時監管層密集召開座談會。

“現在的問題主要是互聯網金融發展迅速,(沒有)有針對性的為之準備的監管,不能跟上。監管上缺少經驗,因而有很多混亂的觀念和爭議,例如互聯網貨幣基金會不會造成銀行存款大量流失?”原全國人大財經委辦公室副主任、基金法起草組組長王連洲指出。

王連洲稱,關于規范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首先是政府的監管,有關規范的及早順利出臺;其次是行業自律;第三,民間的監督。

徐諾金也指出,互聯網金融的監管,不能完全把對傳統金融管理的理念和規則簡單搬到網上。對互聯網金融,要用開放的心態尊重互聯網精神,要充分了解尊重互聯網上開放、自由、責任的精神。一方面,開展互聯網金融一定要有準入管理,這個準入管理可采取注冊制;另一方面,側重于互聯網金融的交易秩序的管理,按照“公正、公平、公開”原則,讓每一個互聯網金融交易活動的參與者,充分了解有關交易規則。

北京大學法律經濟學研究中心聯席主任薛兆豐亦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不能用傳統的監管方式,要做一個所謂的底線監管和園丁式的培育。畢竟凡是新生事物總是不完美的,從來就沒有出現過解決所有問題的新技術,且互聯網金融的本質還是金融。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国产99热最新在线 | 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 | 在线a亚洲老鸭窝天堂 |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观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三级人a 起碰97视频在线观看国产 | 亚洲国产综合久久五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