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財政部發文規范國有金融企業股權投資

每經網 2014-06-17 20:21:22

6月17日,財政部刊發通知,以規范相關股權資產的管理,厘清投資責任,確保國有金融資產安全和保值增值,并要建立有效的退出機制。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金微  發自北京

6月17日,財政部網站刊登《關于進一步明確國有金融企業直接股權投資有關資產管理問題的通知》,以規范相關股權資產的管理,厘清投資責任,確保國有金融資產安全和保值增值,并要建立有效的退出機制。

我國《商業銀行法》規定,商業銀行在境內不得從事信托投資和股票業務,不得投資于非自用不動產。商業銀行在境內不得向非銀行金融機構和企業投資,國務院另有規定的除外。財政部此通知引發市場對“商業銀行轉投行的猜測”。

通知明確,國有金融企業開展直接股權投資,應當建立有效的退出機制,包括:公開發行上市、并購重組、協議轉讓、股權回購等方式。按照投資協議約定的價格和條件、以協議轉讓或股權回購方式退出的,按照公司章程的有關規定,由國有金融企業股東(大)會、董事會或其他機構自行決策,并辦理股權轉讓手續;以其他方式進行股權轉讓的,遵照國有金融資產管理相關規定執行。

此外,國有金融企業所投資企業通過公開發行上市方式退出的,應按國家有關規定履行國有股減轉持義務。通知指出,國有金融企業開展直接股權投資業務,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遵循穩健、安全原則,綜合考慮效益和風險,建立完備的決策程序,審慎運作。直接股權投資項目應當符合國家產業、投資、宏觀調控政策。

根據規定,國有金融企業開展直接股權投資業務,可以按照監管規定組建內部投資管理團隊實施,也可以通過委托外部投資機構管理運作。內部投資管理團隊和受托外部投資機構應當符合監管部門要求的資質條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決策流程和內控體系,設立資產托管和風險隔離機制。另外,通知還強調,國有金融企業開展直接股權投資,應當加強項目投后管理,充分行使股東權利,通過向被投資企業提供綜合增值服務,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市場價值。

此前,有學界呼吁,面對經濟減速,可以考慮逐步嘗試改變商業銀行只能貸款不能投資的現狀。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認為,財政部部委文件不可能逾越《商業銀行法》,所以肯定還是在既有法律框架下執行,銀行不能對企業進行直接股權投資,證券保險及信托等公司可以。但是根據混業經營的精神,未來銀行肯定是“什么都可以做的”。

財政部文件顯示,上述通知于6月6日已印發,通知自印發之日起30日后施行。

責編 張旭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无毒五月 | 日本韩国欧美在线另类不卡 | 又大又长粗又爽又黄少妇频 | 亚洲人成网国产最新在线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