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4-06-11 08:59:45
每經編輯 陳小雨
每經記者 胡健 發自北京
“2013年全國城鎮家庭住房空置率高達22.4%。”昨日(6月10日)上午,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發布的《城鎮家庭住房空置率及住房市場發展趨勢2014》報告公布了這一數據。
西南財經大學教授甘犁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根據調查估算,五分之一的中國城鎮家庭的整個住房總資產處于空置狀態。
空置率是樓市泡沫情況的一個重要考量指標,近年曾多次引起廣泛關注和熱議,官方并無此項數據發布。
上周,國新辦就棚戶區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設工作進展情況舉行發布會。對于目前住房的空置率如何統計問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總經濟師馮俊表示,目前我國對于空置率沒有一個準確的官方定義。
此次西南財大報告中對空置率的界定為:僅擁有一套住房家庭因外出務工等原因而空置的自有住房;多套房家庭持有的,既未自己居住,也未出租的住房。
報告指出,2013年我國城鎮空置房為4898萬套,比2011年增加842萬套。截至2013年8月,空置率為22.4%。從住房空置率區域差異看,三線城市住房空置率最高,為23.2%。一、二線城市住房空置率略低于三線城市,分別為21.2%與21.8%。
西南財大報告認為,空置的住房并未有效發揮出其應有的社會功能,是社會財富浪費的表現,并且空置住房占用的銀行貸款,屬于資本閑置,降低了金融市場的效率。
西南財大的數據顯示,房價一旦下跌,空置住房更容易虧本。
“目前,空置住房虧本的比例為5.4%,略高于非空置住房。”甘犁說,但房價一旦下跌5%,將會有17.1%的空置住房出現虧本,遠高于非空置住房的6.6%。若房價下跌50%,49.1%的空置住房價值將低于購買成本,而非空置住房僅為24.2%。
此外,根據報告撰寫團隊的調研結果,中國城鎮地區可實現剛性住房需求上限約為2300萬套,可實現改善型住房需求上限約為950萬套,總計3250萬套。
與此同時,城鎮地區家庭自有空置住房為4898萬套,報告稱,照此結果看,即使不計算“十二五”期間的保障性住房建設供給,現有的存量住房可以滿足住房需求。
2011年中國城鎮家庭多套房擁有率為15.9%,2013年增長至18.6%,2014年3月的季度數據顯示城鎮家庭多套房擁有率已經快速上升至21.0%。
甘犁認為,在住房市場調控中,應注重盤活存量,減少浪費。短期而言,可以通過免除租房稅費,規范租房市場來保護出租雙方利益,讓空置住房產生效益,同時有利于勞動力的流動。長期來看,通過對多套房家庭征收房地產稅,提高空置房持有成本,激活空置住房。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