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4-06-09 08:57:32
為抓緊落實退市風險防范工作,保護投資者利益,針對風險警示板上市公司的特點,上海證券交易所于6月6日舉辦風險警示板上市公司2014年度培訓會。會議強調,將督促風險警示公司充分披露退市風險及處置進展等信息,并將啟動重點風險公司過往信息披露合規性復查。
滬市所有風險警示板公司的董事長或總經理,以及董事會秘書參加了會議。
上交所副總經理徐明在會議上強調,上市公司進入風險警示板,意味著退市的警鐘已經敲響,相關監管機構也會對此類公司給予更多關注。希望公司盡早制定并實施消除退市風險的方案,對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負責。對于風險警示公司并購重組多,內幕消息多,股價活躍的情況,公司及相關人員一定要提高認識,加強信息披露管理,勿闖內幕交易禁區。
徐明在以“進一步加強風險警示板相關監管工作”為題的講話中說,在監管轉型的大背景下,上交所將進一步轉變觀念,以信息披露為中心,以投資者需求為導向,以直通車為抓手,以行業監管為基礎,強化事中事后監管,樹立監管權威,促進上市公司規范運作,維護市場三公,保護投資者權益。
據介紹,對于風險警示板上市公司的監管,上交所將圍繞風險揭示和解決進展兩大核心進一步加強風險警示公司的信息披露有效性,督促公司向投資者準確充分地披露暫停上市風險、終止上市風險以及公司為化解風險所采取的各項措施,同時啟動專項復查機制,對重點風險公司過往信息披露的合規性再次復查,一旦發現問題,立即處置,確保監管工作到位,不留漏洞。
2013年年報披露結束后,上海證券交易所依據上市規則,嚴格執行退市制度。截至目前,滬市共有26家公司股票被實施風險警示,其中19家為退市風險警示公司,戴上“*ST”帽子,另有7家為其他風險警示,被實施“ST”處理。相比2013年12月31日,風險警示公司共減少5家,降幅16%。
進一步分析公司戴帽原因,記者發現,連續兩年虧損是導致公司被實施*ST處理的最主要原因。本年度共有15家公司屬于此類情況,占新增全部*ST公司的94%。至于ST公司,生產經營活動不正常則是最主要原因。7家ST公司中有5家存在這一問題。
培訓會上,來自上交所上市公司監管一部和市場監察部的業務骨干為參會公司進行了上市規則、并購重組和內幕交易防控三個專題的培訓,通過宣講政策,提醒重點,答疑解惑,幫助公司更好地掌握相關政策精神。下一步,上交所還將通過走訪調研等方式現場督促公司化解風險,不斷提高監管和服務的針對性。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