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4-05-16 08:46:50
全杠桿收購的借鑒作用
萬洲國際完成“蛇吞象”將私密斯菲爾德納入懷中后,雖然上市被暫緩,但是,萬洲國際對國內企業海外并購的借鑒作用不可抹滅。
回顧歷史,2013年5月份,雙匯國際宣布與史密斯菲爾德達成收購協議,雙匯國際將以每股34美元的價格收購后者已發行的全部股份,股權價值加債務價值總計約71億美元。美國當地時間9月26日,由中國銀行牽頭的40億美元銀團貸款按時交割,雙匯并購案最重要的融資環節順利完成,雙匯國際與史密斯菲爾德正式簽署并購交易生效協議。而這次收購堪稱史上在美最大的一次海外并購案。
據萬洲國際內部人士稱,收購史密斯菲爾德對萬洲國際的影響今年將集中體現出來。
“收購史密斯菲爾德是萬洲的戰略發展規劃中的重要一環,是當時的雙匯走向國際化的重要里程,原因是基于對美國優質農業資源和中國廣大消費市場完美結合的前景。史密斯菲爾德冷鮮肉已經進入中國,銷售情況非常好。5月份預計開設銷售專柜10-15家,6月份達到20家,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已經在計劃當中。史密斯菲爾德冷鮮肉定位中高端,已經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另外,肉制品廠房已經在快速推進,明年初鄭州、上海工廠將會完工,肉制品進入市場。工廠嚴格執行史密斯在美國的產業標準和流程標準,確保品質如一”。
開源證券高級策略分析師楊海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內民營企業選擇在海外上市,最關鍵的是時機要把握好。
對于萬洲國際中止IPO一事,楊海表示并非是一件壞事。
“美國最大豬肉生產商史密斯菲爾德第一季度業績創歷史同期最佳,凈利潤飆升近5倍。新鮮豬肉需求強勁推動其業績大幅攀升。史密斯菲爾德為萬洲國際(原雙匯國際)旗下子公司。萬洲國際是A股上市公司雙匯發展的母公司。這說明國內民營企業在跨國收購上,還是很有實力的。但是,國內企業在國際收購上一定要注意不要急功近利,很顯然萬洲國際對史密斯菲爾德的收購很成功,但是時間太短。”楊海表示。
對于萬洲國際全杠桿收購帶給中國企業的啟示,楊海給出了肯定的答案,并希望中國的企業在完成海外并購后,不要急于套現,希望能做成百年老店。
楊海表示,一年左右的時間就提出上市,公司計劃將募集資金用于償還收購史密斯菲爾德時所借的3年和5年期貸款。也就是說,國內民營企業都習慣于盡早套現,可以減少資金占用。但國際上并不認同,尤其是一些品牌企業,“國際投資者是希望看到新東家能夠給企業帶來持續盈利的提高,而不認同這種一年后就去利用上市來套現的做法,當然,這在國內企業上市過程中是一種通病,我們希望看到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走出去,闖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但我們更希望看到民營企業走出國門后,放棄對短期利益的追逐,將企業打造成百家老店。”
昨日,萬洲國際并購的史密斯菲爾德發布了2014年一季度業績報告,業績創出歷史新高。
據史密斯菲爾德第一季度業績報告顯示,2014財年第一季度銷售額為34億美元,同比增長3%。凈利潤為1.053億美元,而去年同期凈利潤為1820萬美元。
對于業績的表現,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拉里·波普表示:“我們非常高興地公布公司創歷史新高的第一季度業績,各業務部門的利潤均有大幅增長。公司業績反映了經營部門的出色表現、市場的好轉,以及出口環境的改善—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們與萬洲國際的戰略并購。因此,我們蓄勢待發,要在規模巨大、增長迅速的中國豬肉市場繼續發掘令人振奮的增長機會,這個市場可望能在未來數年持續給我們帶來利益回報。”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