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商學院

每經網首頁 > 商學院 > 正文

胡月曉:銀行經營模式生變 擴張重心轉向表外

證券時報 2014-05-15 10:20:49

中國當前貨幣體系的金融流通增長,主要受金融機構同業資產和表外業務發展的影響。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在現代信用貨幣體系下,信貸過程就是信用貨幣創造過程。但是,金融創新的發展,使得貨幣在金融流域的流通會和經濟活動脫節,隨著貨幣的金融流通超過經濟流通,貨幣增長有時會和信貸、存款的增長表現出明顯的不一致走勢。中國當前貨幣體系的金融流通增長,主要受金融機構同業資產和表外業務發展的影響。即使信貸增長平穩,由于信用創造脫離了傳統的信貸過程,同業擴張使得銀行體系貨幣存款的增長很不穩定,狹義貨幣(M1)和廣義貨幣(M2)間的聯動關系被打破。同業經營和表外業務類型眾多,表現復雜;某些業務擴張會帶來非金融企業一般性活期存款的增長(表現為M1、M2增長),而另一些則直接帶來定期存款和家庭部門儲蓄存款的擴張(表現為M2增長)。

顯然,4月份M2顯著超越M1的反彈格局表明,當月同業擴張主要集中在后一類型上。

2014年4月份存款的減少有類似于春節的季節性因素,“五一”節日的現金需求增長,導致銀行體系現金漏出嚴重,因此每年4月份人民幣存款和M1經常會出現下降現象。從現金漏出來源看,企業發放和儲蓄提取是銀行體系向社會釋放現金的2條渠道。因此M2的減少規模要大于M1減少。從往年情況看,2012年M1和M2的減少規模分別為3014億元和5961億元;2013年則分別為3250億元和3306億元;2011年則是M1略有增加,M2略有減少。

2014年4月份M1同比增長5.5%,比上月末高0.1個百分點;和M2同比增長13.2%,比上月末高1.1個百分點。可見M1保持平穩的同時,M2大幅反彈。

從銀行經營功能業務變化對資金分布改變的影響看,銀行表內業務直接和M1、M2相關,即傳統的信貸增長會導致M1和M2同向擴大(M2本來就包含M1嘛),兩者變動差異僅是反映了貨幣流轉速度的差異(與經濟周期有關)。在表內業務模式下,經濟活躍度上升帶來的M1超越M2上升,通常會被認為是“貨幣金叉”(自然也成為觀察經濟的一個重要表征了)。

但在同業業務發展和表外規模擴張的情況下,銀行經營對資金分布的結構發生了改變。很多同業、表外業務不創造M1,而是直接創造M2,即表外擴張不體現為非金融企業存款擴張,而是體現為其它存款增長。這意味著表外業務發展使得M1和M2間獨立性越來越強,兩者間的聯動關系被打破。4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長和去年同期相比,雖然有所減少,但從M2的大反彈狀況看,銀行同業業務發展并沒有減少,表外擴張勢頭并沒有放緩。社會融資減少并不表示銀行表外擴張放緩。

表外擴張有利債市平穩發展。到現在為止,“非標不滅,債市不興”仍然是許多債券投資人的市場經驗——銀行配置是最重要的債券需求力量,非標發展使得銀行的配置需求下降。在銀行商業模式變動的情況下,體現傳統投資思維和邏輯的經驗準則不再適用:你永遠看不到“非標滅、債市興”的場景。

過去傳統的信貸擴張模式下,商業銀行對資本充滿著永不滿足的“饑渴”需求,銀行經營就是保證“貸款擴張—資本融資”雙循環的順利實現。在資本約束機制和經濟環境改變的情況下,銀行經營重心開始轉向表外業務和同業運營,投行部門、金融市場同業部門開始取代信貸部門,成為下一步銀行擴張的主力。銀行提供給客戶的融資服務方式發生了根本性改變:由過去的直接放貸轉變為幫客戶發行標準化的債權交易工具。

起先,這些債權產品是非標準化的,在監管部門加強規范后,商業銀行逐步將其規范化為可交易的標準融資工具;在負債端,商業銀行也加強了理財等表外融資產品的銷售。通過負債、資產的業務模式的改變,商業銀行經營模式逐漸由表內增長向表外擴張轉移。商業銀行商業模式的這種改變,使得債券市場的供需雙方都發生了改變,銀行由債券投資的直接需求者,變為客戶投資(理財資金)的操作者,未來銀行口子發出的投資需求中,客戶投資需求將超過銀行配置需求;同時,商業銀行提供的債權產品會逐步增多。

責編 鄔曉丹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中国年轻少妇毛茸茸 | 中文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 天天看片国产区 | 综合在线精品专区 | 五月天在线视频国产在线一 | 日韩久久精品五月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