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4-04-30 09:14:47
近年來,銀行業金融機構的不良貸款持續上升,從已發布一季報的銀行看,這種變化還在繼續,不良貸款的管理難度有所加大。部分銀行的不良貸款率超過1%。
自2010年銀監會將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的管理口徑由“雙降”調整為“雙控”后,在此后的幾年中,盡管“雙控”一直是內部的要求,但在對外的口徑中卻很少強調“雙控”要求。銀監會29日召開2014年第一季度經濟金融形勢分析(電視電話)會,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在談到不良貸款管理時,再次公開強調了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加強不良貸款余額和比率“雙控”管理,積極防范化解突出信貸風險。
業內人士認為,近年來,銀行業金融機構的不良貸款持續上升,從已發布一季報的銀行看,這種變化還在繼續,不良貸款的管理難度有所加大。部分銀行的不良貸款率超過1%。
從銀監會分析會上傳遞出的信息顯示,不良貸款、融資平臺、房地產、非標債權業務、流動性和市場風險等六類風險,被視為銀行業金融機構的重點風險。其中,不良貸款的風險位列首位。
梳理分析進口商品貿易融資基本情況
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在會上強調,銀行業面臨的宏觀形勢較以往更為錯綜復雜,金融體系內生性的問題也在增多。一方面,我國經濟仍處于增長轉段和結構調整的陣痛期,部分企業運行困難加劇,資金鏈趨緊,信用違約風險加大;另一方面,金融領域非傳統的投融資模式不斷增多,交易對手更多元、違規操作更隱蔽,風險特征更復雜。
特別是對于不良貸款風險,尚福林要求加強重點領域風險防控,堅持“有保有控、區別對待”,避免“一刀切”式的抽貸、停貸、壓貸造成企業資金鏈斷裂。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銀監會特別強調了要防范化解過度授信、互聯互保和擔保圈風險。同時,提出要梳理分析進口商品貿易融資基本情況,推動商品貿易融資健康發展。而在此前,銀監會剛剛要求銀監局關注鐵礦石貿易融資的風險,并要求其分析相關情況并上報。
對于處置不良貸款,銀監會還提出要加強不良資產風險處置和呆賬核銷,進一步加強和改善信用風險管理。提高資本管理的有效性,進一步增強風險抵補能力。
加強經營性物業貸款風險管理
面對近兩年風險關注度最高的融資平臺貸款和房地產貸款,銀監會也提出了相應的要求。
對于緩釋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債務風險,要堅持短期應對措施和長效機制相結合,控制信貸總量,化解到期風險,優化貸款結構,增加有效資產抵押,并視情況加大貸款清收力度,建立預警體系,科學設定風險“警戒線”。
對于房地產領域信貸風險,會議強調要繼續嚴格執行國家房地產調控政策和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強化房地產開發企業和土地儲備貸款風險防范。加強經營性物業貸款風險管理和房地產信貸風險分區域管理,大力服務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其中,經營性物業貸款為此前監管部門較少提及的貸款類型。
主動化解非標債權業務潛在風險
對于近兩年開始迅速增加的非標債權業務,會議強調,要按業務實質進行規范管理,主動化解非標債權業務潛在風險。對于同業業務,要有效控制同業業務規模和比重,使同業業務回歸流動性管理手段的本質。有序推進同業業務專營部門制改革。
對于理財業務,要按照理財與信貸業務分離、產品與項目逐一對應、單獨建賬管理、信息公開透明等要求,抓緊推進理財事業部改革,推動理財業務規范健康發展。
對于信托業務,要加強合規管理,堅持信托產品私募定位,嚴格合格投資人標準,做好存續項目風險排查。對于委托貸款業務,要牢牢把握委托貸款的中間業務本質,厘清管理職責,做好自營貸款與委托貸款的風險隔離。
會議還要求,規范創新貴金屬、債權收益、理財、信托等產品,充分披露信息、揭示風險。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