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2014-04-25 08:36:37
□前海股權交易中心董事長胡繼之
前海中心緣起于中央政府的發動。大約從2012年5月開始,為促進中小企業發展,解決“中小企業多、融資難;社會資金多、投資難”,即“兩多兩難”問題,中央研究并推動在滬深交易所之外進行場外資本市場試驗。中國證監會對這場試驗劃分了三條界限:第一,股權交易中心設立由各省審批并實施監管;第二,股權交易中心由證券公司主導運作;第三,禁止場外市場公開發行股票。證監會的三條界限實際上類似于一種“負面清單”管理方式,同時意味著各地可以自選發展模式。截至目前,全國共設立股權交易中心30家,一個新的資本市場層次初見端倪。
前海股權交易中心于2013年5月30日開業。前海中心以“不跨越紅線、不復制交易所模式、不向社會溢出風險”為基本原則,力圖在滬深交易所之外形成一個多方位服務中小企業的綜合平臺,逐步形成一個投資者與中小企業“信任、合作、互動、共贏”的網上部落。
經過近一年的探索,前海中心在頂層設計上已基本形成了一套適應中小企業發展需求的運作體系。主要包括:在功能上,前海中心把市場拉回到資本市場早期,由前海中心充當證券登記托管、交易中樞、證券公司等各項職能于一體的角色。我們既是市場制度的設計者、市場秩序的維護者,更是市場業務的開發者和市場活動的組織者。筆者在交易所市場工作20多年,親身經歷過交易所市場的巨大能量,金融產品衍生之后再衍生,周而復始。去年以來,本人在創辦前海中心過程中深深感到場外市場力量何等單薄,前海中心設計出來的初始金融產品在證券公司合規論證中僅由于找不到合法依據而擱置。實際上,證券公司作為資本市場的中流砥柱,對服務場外市場中小企業的大門是關閉的。所以,前海中心如果不能集多項功能于一體,服務中小企業只能是空喊,甚至無果而終。
在模式上,前海中心針對中國交易所市場狀況,提出了“十無模式”,即無行政審批,無初始登記托管費用,無原有企業形態改變,無行業限制,無強制性信息披露,無一級二級市場的嚴格劃分,無批量發行的限制,無交易時間限制,無上市阻隔,無限期培訓咨詢。“十無模式”表明前海中心期望走出一條與現行交易所市場截然不同的發展道路。
在交易上,前海中心公然申明不關注交易,強調摒棄炒作,著力培育并促進形成“知根知底”的網上部落,期待未來為投資者提供大量第一手投資選擇。
在技術上,前海中心將把所有業務運作建立在互聯網之上,形成“網上部落”。期待通過互聯網技術最大限度地配置資源,最有效地實現投資者與中小企業的對接。
在融資上,前海中心以私募為界,以定制為本,為企業進行短期、中期和長期的融資安排。中國交易所市場設計的起點就是為企業進行長期資金安排和籌措股本,并不關注企業的短期融資。前海中心一開始就把企業融資需求分為短期、中期、長期,進行融資業務的戰略定位。
在業務上,前海中心在融資之前,先安排企業掛牌展示。同時,特別注重培訓、咨詢,充當“企業教練”,提升企業品質。
在風控上,前海中心強調發動系統與制動系統并駕齊驅。在內部已經形成八層控制體系,在外部計劃全面建立企業經紀人制度,對所有在前海中心融資的企業進行現場管理。
在管理上,前海中心實行公司化經營、職業化管理、團隊化運作,目前已經形成業務、技術、管理三大主線,已經組成了30個業務團隊。
在方針上,前海中心的總方針是“市場自治、規則公開、賣者有責、買者自負”。前海中心期望通過公開透明的市場規則和制度安排,依靠市場自身的力量形成市場秩序。
在以上運作體系的基礎上,前海中心正在全力推進“三步走”戰略:第一步,通過組織企業掛牌展示,營造中小企業發展新的生態環境。交易所市場是為企業融資而上市,并把公司價值切割成若干股份進行交易。而大量中小企業并非一律要求為融資而上市,也并非一律接受上市交易而喪失私營模式。還有更多企業并非要求做強做大,而是期待做優做精。也有企業期待通過掛牌公開公正出售。因此,前海中心把企業掛牌與融資分開,使掛牌展示成為一個獨立的市場形態,從而有利于滿足中小企業的多元需求。許多中小企業掛牌展示后已經在私募融資、估值定價、并購重組、尋求合作、拓展市場、提升形象等方面產生效果。目前企業掛牌展示數量已經達到3100多家,估計今年內達到6000多,明年達到10000家。
第二步,著力開發周轉性融資產品,探尋社會資本與企業發展的最佳結合點。中國的交易所市場是以股票發行并組織交易為基本方式,而中小企業規模小,變化大,未定型,一開始很難進行股權融資,更談不上股票交易。我們認為,先開發金融產品,滿足企業周轉性資金需求,再開發定向股權融資,籌措企業長期資本,可能是場外市場的必然路徑。近一年來,前海中心為企業周轉性融資進行了大量探索,已經基本形成了一套實現社會資本與企業發展有機結合的業務模式。經過全國10個地區的47家企業測試,前海中心已經能夠在不到10分鐘作出企業周轉性融資需求決定。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已經在傳統抵押、擔保和信用評級之外,逐步形成了一套既減少費用、簡化程序,又能保障資金安全的新方式。我們相信,隨著測試企業的增多和融資記錄的完善,明年這種融資方式就可能出現爆發性增長。
第三步,通過組織培訓咨詢,著力提升中小企業經營管理水平。據統計,中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一直不超過3年,中小企業基本上處于一種野蠻成長、自生自滅的狀態。我們深深感到,中小企業需要資金支持,更需要智力幫助。但是現在的商學院課程、管理理論和商業案例,基本上是圍繞大型企業設計的,且成本高昂。前海中心把商學院的經典教程、管理理論和商業案例“碎片化、模塊化”。我們已經通過“梧桐智語”的方式,每天一篇免費向企業傳播,我們已經開發出一套適應中小企業的培訓課件。我們正在計劃與有關單位合作,設立前海掛牌企業“案例研究中心”,每年公開選拔100個中小企業進行深度剖析。
近一年的探索,我們如覆薄冰,顫顫而行,困難重重。筆者是在不斷尋找不怕失敗、勇于挑戰、面向未來的人加盟。我們欣慰地看到,近年來中國微經濟,微金融的迅速崛起,正在改變原有的生態。據統計,廣東2012年56%的經濟增長,75%的新技術,80%的就業,85%的稅收都來自于中小微企業;滬深交易所職能分工的重新劃分,實際上是大型企業上市資源逐步枯竭,而中小企業上市資源大量增多而進行的政策調整;余額寶在一年時間8000多萬人參與、規模已達到5400億元,使天弘基金一躍成為中國最大基金公司,在全世界排名升至第3位。所有這些都給我們無限的憧憬和激情。
從本質上說,交易所市場是高度工業文明的產物。大工業文明催生了證券交易所。而交易所市場又把企業規模催生到富可超國的程度。然而,互聯網文明則催生了微經濟的崛起和微權力的出現。在中國隨著政府“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和“權力清單”制度的推進,隨著企業注冊制的實施,中小企業將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美國未來學大師戴維·霍爾指出,人類從2010年已經進入一個新的轉型期,在金融領域,未來可能會出現一種新型資本市場,取代20世紀興起的交易所市場。設想一下,10年以后前海股權交易中心會是什么景象?我們滿懷期待。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