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24 00:23:35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葉書利 趙娜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葉書利 趙娜 發自北京
馬云曾以一句“殺到企鵝老家去”來形容阿里巴巴旗下IM產品來往的發展導向。
然而,到今年3月中上旬,阿里巴巴投資了社交產品Tango,此舉當時被業內解讀為“來往正面進攻微信戰略被棄”的信號。
此后,來往更新到5.0版本,新版本改為主攻SNS屬性。來往此改動被業內認為是向興趣社交轉型,標志著來往將放棄與微信死磕。
日前,來往負責人鄒孟睿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證實了來往轉向興趣社交的戰略。
對此,有分析指出,在移動社交平臺層面進攻不利的來往,在轉向垂直化興趣社交領域時,可能面臨垂直領域生存空間、用戶量提升、維持用戶活躍度、流量變現以及相應的政策監管等壓力。
轉身發展興趣社交
去年,在提出移動化優先戰略規劃下,馬云決定推出來往,以正面對攻微信。為此,馬云曾在內部喊話,“殺到企鵝家去”。并由阿里集團CEO陸兆禧親自負責,陸兆禧也表示公司愿意為來往付出任何代價。
一位阿里巴巴員工私下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證實,去年來往推出后,公司幾乎傾盡優質資源進行推動,比如在人力方面,來往團隊幾乎可以從阿里巴巴內部任何部門要人。
然而到今年3月中上旬,業內便傳出來往發展情況并不順利的消息。當時馬云也曾對外表示,“來往目前離其他產品還有很大距離,去年只是想測試一下,看阿里人的斗志還在不在。接下來我們就要踏踏實實慢慢來,我們不爭一朝一夕。”
3月20日,阿里巴巴投資社交產品Tango。此舉當時被業內解讀為,“來往正面進攻微信戰略被棄”,轉而通過尋求投資來實現外部曲線布局。來往轉型走向因此成為業內的關注熱點。
近日來往發布了5.0版本,該版本的來往揭掉了移動IM標簽,改為主攻SNS屬性。APP的主色調也從綠色變為橙黃。此改變,被業內解讀為,來往正式放棄與微信的正面競爭,轉向開發新區域——興趣社交。
日前,鄒孟睿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明確表示,新來往將從移動通信轉向興趣社交。這意味著,來往的用戶不再基于熟人圈子,而是以興趣愛好為基礎上的陌生人為交際對象。來往定位于主打社區、主打扎堆的功能,而扎堆是用戶因相同的興趣愛好聚集在一起交流、討論的平臺。
一些業內人士認為,來往轉向開拓在移動端尚未形成氣候的興趣社交領域,或為無奈之下的明智之舉,與微信進行差異化競爭。
差異化生存面臨多重難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盡管有了轉型的決心,但以PC端知名的興趣社交社區豆瓣為例,這家公司的商業化進程時常會被外界評論為步伐較慢。而在移動端,轉型興趣社交的來往,能否攻克提升用戶量、流量變現以及維持用戶活躍度的難題?
鄒孟睿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來往希望形成一套可執行的激勵機制。目前在扎堆上考慮執行收益陽光計劃,但具體的形式仍在討論中。
雖然來往的戰略轉變初見雛形,但外界仍有種種疑問。比如,來往未來是否會淪為社交電商化的工具?與阿里系其他產品是否有融合計劃?
來往方面的回應稱,來往將是多元化的社交軟件,會根據用戶群體的需求而變。鄒孟睿還強調,現階段不會考慮社交電商化。
拋開上述疑問,還有一個問題是來往必須面對的。既然是做興趣社交,除了美食、旅游、音樂、影視等話題外,用戶所談也有可能涉及一些其他話題。在政策風險與內容把控的平衡上,來往會采取怎樣的機制?
對此,鄒孟睿僅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我們會在現有的法律、法規框架下,全力保證用戶的使用體驗。”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