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11 00:58:31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謝振宇 發自成都
每經記者 謝振宇 發自成都
貴州國企改革拉開大幕后,作為納稅大戶的茅臺集團備受關注。
茅臺集團官網的最新信息顯示,4月5日,茅臺集團董事長袁仁國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集團公司的改革方案已經獲得上級相關部門批準,正在逐項落實、推進中。袁仁國還表示,茅臺的改革是以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產權制度和發展混合所有制為重點。
茅臺集團表示,茅臺集團的改革規劃為:推進茅臺酒(含系列酒)、其他酒業等七大業務板塊全面發展,逐步培育形成10個左右子集團,在集團內培育3~5家上市公司,把集團建設成產融結合的多元化控股集團。
“目前,茅臺集團已完成了《茅臺集團產權制度改革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以下簡稱 《方案》),其他各項改革方案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昨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茅臺集團方面獲悉,而袁仁國所指的 “集團公司的改革方案”即《方案》。
“茅臺集團等貴州國企的改革一是不能‘步子太小’,二是還要避免改革往往只停留在子公司層面,而應是從集團層面至上而下的深入改革,必須 ‘動大手術’”,貴州省人民政府參事胡曉登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國企改革應避免像過往改革 “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固有方式,即僅僅是國企之間的改革運作,“必須是采取市場化的產權結構,市場化的資源配置。”
如今,茅臺集團的改革方案已經獲批,那么,占據集團業績份額近80%的貴州茅臺的改革又將如何進行?此前媒體披露的擬剝離出系列酒,未來會否進行?答案尚未揭曉。
值得注意的是,走過2013年,茅臺系列酒并未像其他酒企在中低端領域實現增長,反而明顯下滑。茅臺披露的2013年年報顯示,去年僅實現營業收入18.66億元,同比下滑22.98%,毛利率更是減少6.63個百分點至66.79%。
系列酒似乎成為茅臺最新業績的拖累者。因此,外界對于茅臺計劃剝離系列酒、單獨運作,不乏贊成之聲。
“系列酒需要前期運作和更多投入,剝離出去單獨打造,反而有利于發展”,白酒行業專家鐵犁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他更贊成將系列酒剝離出貴州茅臺,“分拆出來,進行更加專業化的市場運作”。
不過,亦有聲音反對將系列酒進行剝離,認為在茅臺酒之外,茅臺需要有系列酒作為中低端產品進行業績支撐。
然而,從目前來看,貴州茅臺在年報中并未表露出計劃剝離系列酒的相應意愿,而將培養后者作為關鍵戰略。“同時進行下屬子、副品牌的有機整合升級……至少打造兩個系列酒品牌成為全國化中高端品牌,實現中低端市場有效擴張。”貴州茅臺在2013年年報中如是稱。
目前,茅臺旗下系列酒的主要品牌包括漢醬、仁酒、王子、迎賓酒等。在鐵犁看來,仁酒和漢醬更有可能會成為茅臺年報中表述中的“中高端品牌”,但對其發展前景,他持“謹慎樂觀態度”。
昨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多次撥打貴州茅臺董秘辦電話,一直無人接聽,未能就此獲得置評。
(實習生黃麗對此文亦有貢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