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04 00:38:22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徐杰 杭州攝影報道
每經記者 徐杰 杭州攝影報道
在上海自貿區的示范效應下,近鄰杭州試圖另辟蹊徑,主攻網上自貿區。
3月30日,在江蘇鹽城舉行的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上,杭州市副市長謝雙成透露,“杭州正與國家有關部委探討,有望建立中國(杭州)網上自由貿易試驗區。”次日,杭州市政府網站掛出 《關于杭州接軌上海自貿區發展的意見 (征求意見稿)》,提出要逐步創造條件積極申報杭州網上自貿區。
杭州海關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改革小組成員蔣明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網上自貿區的設想,相當于建立一個虛擬的跨境電子商務園區,將電商、物流、第三方支付等企業和相關數據納入其中,形成一個單一窗口平臺,并實現監管體系、金融服務體系、智能物流體系、電商信用體系等信息共享。
蔣明指出,網上自貿區具體申報的程序與上海自貿區相似,先形成一個大的框架,再分別明確國稅、商稅、海關各職能部門的職責,這些部門出臺相應的配套優惠政策,等到總體方案批復下來,各個部門的優惠政策明確到位,就會產生疊加效應。
對此,業內分析認為,在傳統出口貿易不太景氣的市場環境下,作為全國外貿重鎮,杭州建立網上自貿區,有望破解目前跨境電子商務遇到的通關、商檢、退稅、結匯等現實難題。
跨境電商的升級版/
據謝雙成透露,杭州網上自貿區將由四個體系和兩個平臺構成:即信息共享體系、金融服務體系、智能物流體系、電商信用體系和單一窗口平臺、線下綜合園區。
蔣明向記者介紹稱,位于杭州下城區的中國(杭州)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產業園和杭州下沙的跨境貿易電商進口業務試點區將是網上自貿區的線下貿易園區。
從杭州市中心的武林門出發一路向北,到石橋路轉進長城街,就到了中國(杭州)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產業園。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這里較為偏僻,四周都是高低不一的民房,整個園區采用了全封閉設計,監管場所通道出入口設有電子欄桿、電子讀寫、電子識別、電子監控、小型電子地磅等設備,進口處掛著杭州海關的大牌子。
除了兩大線下貿易園區,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張周平向記者表示,網上自貿區是跨境電子商務的升級版,杭州目前擁有阿里巴巴、淘寶、網盛等一批國際知名的大型電商企業和眾多中小型電商,為申報網上自貿區奠定了產業基礎。
記者注意到,3月31日,杭州市政府網站掛出《關于杭州接軌上海自貿區發展的意見 (征求意見稿)》,提出要把杭州打造成國際電子商務中心,要逐步創造條件積極申報“中國(杭州)網上自由貿易試驗區”,全面深化與阿里巴巴集團的戰略合作,建立電子商務服務、網絡金融服務、智能物流服務、跨境電子商務、云計算和大數據、網絡信用體系等多領域、多形式合作機制。
蔣明稱,跨境電子商務主要表現在交易、支付、物流、進口和出口,其中每個環節都存在發展的瓶頸,各方都在尋找突破。
舉例來看,一些外貿企業目前遇到了出口退稅和結匯的問題。因為跨境電子商務都是小價值包裹等,拿不到報關單,即使去申報,成本大于利潤,企業的申報意愿不強。如今就是要尋找一種方式,可以實現統一報關,方便跨境外貿企業退稅和結匯。
“在傳統的外貿程序中,貨物出關采取的是集中申報方式。哪怕是一個小物件,也是按照一單貨物來算的,時間和成本都很高,但如果不報關,沒有報關單,結匯和稅收就成了問題。”浙江省內一家外貿公司負責人稱。
張周平指出,杭州網上自貿區的意義就在于,更多地尋求政策上的支持,解決目前外貿線上線下所出現的問題,包括通關、結匯、退稅等,探索制定跨境電子商務綜合服務體系以及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口所涉及的在線通關、檢驗檢疫、退稅、結匯等基礎信息標準和接口規范,實現海關、國檢、國稅、外管等部門與電子商務企業、物流配套企業之間的標準化信息流通。
據蔣明透露,在杭州的跨境電商運轉中,杭州充分利用了全國吞吐量第四的杭州蕭山機場,有一般進口和保稅進口,而寧波則只有保稅進口。同時,在網上自貿區跨境電子商務中,出口以全麥網為試點,進口以銀泰網為試點,這兩個平臺將陸續上線。
傳統外貿新出路/
作為外貿重鎮,杭州積極申報網上自貿區與目前傳統外貿不景氣不無關系。
上述外貿公司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坦言,隨著勞動力、電力能源等生產要素成本不斷高企,以及來自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的競爭,傳統外貿的利潤率越來越低,已經從原來的20%跌至10%。如今,傳統外貿已經從商品的價格、品質競爭轉向供應鏈的競爭,越來越多的外貿企業開始重視跨境電子商務。
最新發布的杭州市外經貿運行綜合監測顯示,除去省公司,1~2月,杭州全市進出口總額87.83億美元,同比增長7.59%。其中,出口57.81億美元,同比增長6.26%;進口30.02億美元,同比增長10.25%,個位數的出口增速與以往不可同日而語。
與此同時,《國際商報》援引上海市商務委副主任顧嘉禾的觀點稱,“近年來,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均在40%左右。外貿進出口以小單、多頻次交易為特點的跨境零售,改變了此前以大單集裝箱進出口的模式。越來越多的傳統外貿企業開始涉足電子商務,利用電商平臺進行業務轉型升級。”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溫州、桐鄉、寧波、紹興地區的鞋業、絲綢、服裝等外貿公司發現,不少企業已經成立了電子商務部,甚至成立專門的電子商務子公司,希望在跨境電子商務這邊“藍海”中搶得先機。
張周平表示,中小傳統外貿企業是目前跨境電子商務的主要經營主體,尤其是在杭州這樣的外貿大市。
就全國而言,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境內通過各類平臺開展跨境電子商務的企業已經超過20萬家,2012年中國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達2萬億元 (人民幣,下同),較上年增長25%。據不完全統計,2013年中國跨境外貿電商交易額有望突破3.1萬億元,到2016年將增至6.5萬億元,年均增速接近30%。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過去5年,中國出口年均增速不到10%。
接軌上海自貿區/
杭州不僅是全國最大電商企業阿里巴巴總部所在地,擁有深厚的產業基礎,同時也是國家首批跨境電子商務貿易試驗區以及電子商務示范區。
除了產業基礎和政策優勢,杭州申報自貿區還有一個重要條件,那就是緊臨上海自貿區,“近水樓臺先得月”。
謝雙成在上述長三角經濟協調會上表示,目前跨境電子商務碰到許多困難,上海自貿區大通關的體制創新也在跨境電子商務方面遇到問題。網上自貿區的建設,可以破解目前的現實問題,杭州建立網上自貿區正好與上海自貿區形成互補和差異。
上述杭州市政府網站發布的《征求意見稿》提出,杭州對接上海自貿區,將從政府職能轉變、利用外資方式、促進跨境投資、國際電子商務、拓展金融服務、發展服務貿易等6個方面的制度創新入手。并提出了一些具體的“接軌”方法,比如政府管理由注重事前審批轉為注重事中、事后監管,減少行政干預;申報“中國(杭州)網上自由貿易試驗區”;還有放寬外資準入門檻等。
更具體的是,全面推廣濱江區工商登記制度改革試點經驗,實行注冊資本認繳登記制度、企業年度報告公示制度和內資企業名稱核準“不重名”原則。
物流、人才瓶頸待破/
而在實際的網上自貿區申報中,還面臨跨境物流、人才等諸多方面的問題。
目前跨境物流存在一定的滯后性,跨境物流體系建設不合理,基礎設施不完善,滿足不了爆發式增長的跨境電子商交易需求。蔣明指出,對于海關而言,目前面臨的較為突出的問題就是跨境物流問題,包括出口目的國的清關能力、地面派送能力等。
正因為此,去年7月8日,浙江省分管海關的副省長梁黎明在中國(杭州)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產業園開園發布會上指出,希望杭州積極探索解決制約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發展中的“監管難、結匯難、退稅難”等一系列問題。要進一步優化通關監管模式,提高通關服務管理水平,為國家制定跨境貿易電子商務交易模式的配套政策提供決策參考服務,也為其他兄弟城市今后開展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樹立典范。
而在人才方面,與境內電商不同,跨境電商面對的是來自世界各地的顧客,不同的語言、文化、宗教信仰、生活習俗等,都使得跨境電子商務變得更復雜。此外,還需要解決在線支付、計算機網絡等方面的人才缺口。
“西湖論電、相約周五”電商論壇發起人錫恩集團總經理莫偉權此前稱,國內對于電商人才的需求正處于井噴狀態,全國需求缺口大約在1000萬人左右。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