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4-03-12 08:48:02
由銀監會牽頭推進的民營銀行試點工作,經過9個月的蟄伏,終于有了實質性的動作:10家民營資本參加首批5家民營銀行的試點工作。那么,這10家民企有何來頭,為何能脫穎而出?它們又會采用何種經營模式?
據了解,這完全是對試點方案優中選優的結果,主要考慮民企申辦民營銀行的資質條件和抗風險能力,以及其差異化市場定位和特定戰略等。
⊙記者苗燕○編輯楓林
昨日,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在出席全國人大新聞發布會時透露,經各地政府推薦,并報國務院同意,選擇了10家民營資本共同參加第一批5家民營銀行的試點工作。它們將分別在天津、上海、浙江和廣東開展試點。
目前入選民營資本僅是參與試點籌備
進入首批試點名單的10家民營企業包括:阿里巴巴與萬向(浙江);騰訊與百業源(深圳);均瑤與復星(上海);商匯與華北(天津);正泰與華峰(溫州)。此次試點民營銀行,將采取共同發起人制度,即每家試點銀行的發起人不得少于兩家民營資本。據業內人士介紹,之所以采取共同發起人制度,主要是為了使得民營銀行未來運營的決策更加均衡,同時防止銀行牌照稀缺資源被獨吞。
按照銀監會的計劃,目前入選民營資本僅是參與試點籌備工作。下一步,銀監會將按照三中全會關于“加強監管”和“具備條件”的改革要求,依據法律法規通過股東資質審查后,依法申請發起設立銀行。據介紹,股東資質的審查會遵循相關行政許可實施規定,同時,可能會對重點審查發起人的實際控制人的個人資質,如要求其必須具有中國國籍,在海外無綠卡,資產在國內等。在審查結束后,銀監會將準予其籌辦民營銀行,并采取“成熟一家推出一家”的原則。
尚福林強調說,這次試點的選擇,不是計劃模式下的指標分配,也不是行政管理下的區域劃分,完全是對試點方案的優中選優。盡管銀監會未透露一共接收到的建立民營銀行的意向數量,但據了解,有申請意向的民營資本幾乎每個省份都有涉及。據了解,在首批試點取得經驗后,銀監會才會考慮繼續接受新的民營銀行申請,考慮擴大試點范圍等事宜,此外,民營銀行管理辦法也將在試點經驗總結完成之后制定并發布。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