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1 01:01:32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趙春燕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趙春燕 發自北京
中國海關總署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2月份我國煤及褐煤進口量為2282萬噸,環比減少1309萬噸,下降36.45%,同比減少48萬噸,下降2.01%。數據還顯示,1~2月我國累計進口煤炭5873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488萬噸,增長9%。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我國進口煤量在2013年11、12月份以及2014年1月份一直都維持高位,尤其是今年1月份,進口煤量達到了3591萬噸,一度刷新進口煤單月進口量的新高。
進口煤對國內市場的沖擊之勢,近兩年越來越猛,剛剛過去的2月份,進口煤量卻出現了大幅萎縮。安迅思息旺能源煤炭市場分析師羅湘梅告訴記者,2月份的進口煤量已經達到了2013年以來單月進口量的第二低,僅低于去年6月份的進口煤量。
汾渭能源咨詢動力煤分析師曾浩表示,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兩個,一方面是受到春節假期的影響,很多下游用戶都避開在此期間采購;另一方面是貿易商普遍認為年后國內煤炭市場將下行,為了規避風險而減少了采購。
據記者了解,環渤海動力煤指數2014年年初開跌,從1月8日至今已經連跌8周,從2013年12月25日的631元/噸,跌至548元/噸(最近報告期指數)。曾浩分析稱,2月份進口煤量環比數據的下降并不奇怪,但是同比數據的下降,則可能是進口煤在2014年的增長將受到抑制的一個開端。曾浩稱,根據汾渭能源咨詢公司的預測,2014年港口動力煤的均價要在去年的基礎上下降30元~50元/噸,將大幅削弱進口煤的價格優勢,“進口煤數據的同比下降,在2012年和2013年各出現了2次,在2014年,同比下降的月份肯定會更多。”
進入3月份以來,神華集團牽頭,幾大煤炭巨頭跟進開始大幅降價,已經進一步對進口煤市場形成了沖擊,目前進口煤價格已經倒掛,“由于進口煤的價格優勢直接決定了國內用戶的采購傾向,所以從進口煤價格優勢的變動情況可以對后期進口量變化做出預測。3月份進口煤沒有春節的影響,進口量將高于2月份,但仍然明顯低于1月。”曾浩稱。
另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神華等大煤企的大幅降價行為已經在抵御進口煤沖擊和促銷方面,顯現出了一定的效果。汾渭能源咨詢煤炭市場分析師王旭峰透露,目前神華集團專屬港口的庫存已經在快速下降。其中,黃驊港煤炭庫存已經從2月26日的299萬噸減少至3月9日的184萬噸,2月28日神華降價后,庫存大幅下降了115萬噸,降幅達到38.4%。“據了解,神華集團最近再次下調價格的可能性不大,市場將以穩為主。”
另有和神華有密切業務往來的煤炭貿易商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神華在降價之前已經針對個別成本較高的礦采取了限產的措施,“特別是焦煤和焦炭的產量,今年的產量會比去年有大幅度減少。神華限產,肯定會促進市場的穩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