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債券

每經網首頁 > 債券 > 正文

首例違約落地 信用債市場分化加劇

每經網 2014-03-05 23:37:34

每經記者 張喜威 發自北京

周二(3月4日)晚間,*ST超日發布公告,“11超日債”第二期利息無法按期全額支付。至此,“11超日債”正式宣告違約,這也意味著中國債券市場“零違約”的歷史宣告終結。

Wind數據顯示,中證公司債指數周三(3月5日)下跌0.07%,至146.78。中債總財富(總值)指數下跌0.18%,至142.51%。

多位業內人士分析指出,由于此前市場已經對信用違約有了較為充分的預期,因此超日債違約的短期沖擊可能并不會特別強烈。但中長期來看,中國債券“第一單違約”的壓力釋放之后,隨著經濟的持續放緩,各類信用違約將陸續出現,而信用風險將進一步重估,信用利差將會拉寬。信用風險將進行重估,風險進一步向產業債集中。

宏源證券固定收益研究主管鄧海清博士認為,超日債的違約作為中國債市實質性違約的第一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標志著中國債券市場走向成熟。

短期市場沖擊或有限

實際上,在過去的兩年中,信用風險一直在積累。但由于種種原因,山東海龍、江西賽維、新中基等一系列償付危機最終都在各級政府的上級主管部門的幫助下得以平息。現在,超日債實質性違約的出現,打破了中國債市“零違約”的神話。

*ST超日周二晚間發布公告,“11超日債”第二期利息將無法于原定付息日2014年3月7日按期全額支付,僅能夠按期支付共計人民幣400萬元。

“現在是付息違約,還不清楚后續會不會出現本金的違約。這畢竟是中國債券違約的第一單,管理層的政策傾向、后續會不會有人接盤也還不清楚,目前市場各方的解讀大都比較謹慎。”東莞銀行金融分析師陳龍表示,“但我認為這個事情出現以后,至少說明監管層的一個態度,希望利用市場的違約事件來打破之前的剛性對付,從而建立市場破產、清算等基礎制度,有標志性的意義。”

超日債宣告違約后的第一個交易日,中國債券市場,尤其是交易所信用債市場,出現了不小的波動。Wind數據顯示,中證公司債指數周三(3月5日)下跌0.07%,至146.78。中債總財富(總值)指數下跌0.18%,至142.51%。

“交易所債市整體上還是跌了很多,但個債方面還是出現了一些分化,產能過剩的產業、民營企業的債券跌幅尤其明顯。”陳龍表示,銀行間市場利率債跌的比較多,而信用債反倒比較穩定,這可能是因為流動性溢價在起作用。比如資產的估值出現下跌,就需要兌付手中的利率產品做贖回,以避免估值下跌對自身帶來太大的沖擊。當然,利率債下跌可能還有機構獲利回吐、提前預備流動性等因素的影響。此外,政府工作報告將2014年的GDP增長目標定在7.5%,也讓大家對宏觀經濟的預期有所改善,一些機構可能就會因此(由偏向配置利率債)轉向高等級的信用債。

招商銀行金融市場高級金融分析師劉東亮則認為,由于市場已經對信用違約有了較為充分的預期,因此超日債違約在短期內給市場帶來的沖擊可能并不會特別強烈,但中長期來看,超日債的違約只是一個起點,恰好釋放了“第一單”的心理壓力,后續信用違約的阻力可能會明顯減少。同時,在經濟增速繼續放緩的大環境下,債務壓力必然日益突出,這也為更多信用違約的出現提供了條件。

中國債市走向成熟

“隨著信用風險的引爆,無論是機構投資者、零售投資者,還是承分銷機構,亦或評級機構,都必須正視信用風險重估的問題。”劉東亮表示,城投債的安全性將進一步提高,低評級的產業債風險將進一步增大。雖然單次信用事件可能還不足以推動全局信用利差的拉寬,但投資人必然會對風險較高的品種要求更高的風險溢價,信用利差拉寬在所難免,如果有后續其他信用事件出現,那么信用利差的拉寬可能會較為劇烈。

劉東亮認為,超日債的違約可能使產業債,特別是低評級產業債的發行利率面臨趨勢性抬升,進入二季度后,隨著流動性結束超寬松的局面,這一抬升勢頭會更明顯。對資質較差的企業而言,融資成本上升與經濟下行相伴會使其信用風險進一步放大。

“債券市場整體的系統性風險可控,但是行業性、區域性的信用事件或者違約不會結束,超日債僅僅是開始。”宏源證券固定收益研究主管鄧海清博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產業債風險高過城投債,中小企業風險高過大企業,民營企業風險高于國有企業。信用風險的高發區可能是產能過剩的行業,以及高收益率的信托,而城投債出現實質性違約的可能性較低,但是信用事件難以避免,例如借新還舊出現斷檔等。

鄧海清博士也認為,實質性違約出現以后,風險定價將成為市場的重點關注對象,信用風險溢價將反映到信用利差之中。由于投資機構的風險偏好降低,利率債的無風險屬性有望重新被發現,利好其收益率的下行。

“中長期來講,信用違約的出現,利好利率產品和高等級信用產品,至少銀行等大機構的風險偏好會降低。”東莞銀行金融分析師陳龍表示,而此前一味投資高收益、高息票的投資風格,將會有一個很大的改變,大家可能會更多的關注債券的基本面,這也有利于債券市場的健康發展。

在鄧海清博士看來,超日債的違約作為中國債市實質性違約的第一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標志著中國債券市場走向成熟。

劉東亮告訴記者,如果中國進入允許債券違約的時代,那么企業CDS(信用違約互換)可能就會有市場,這就相當于給債券投資人購買一個保險。

責編 吳永久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人成人一区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欧美精品国产 | 亚洲色一色噜一噜噜噜 | 中文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 亚洲A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浪潮 | 五月婷婷综合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