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2014-03-02 23:02:36
近期創業板指數出現連續大幅下跌,而石化雙雄卻表現搶眼。從去年持續而來的成長股行情是否就此終結?圍繞兩會投資者應該如何布局?本周財經圓桌邀請長江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鄧二勇、中投證券資產管理部投資經理王坤以及國信證券資產管理總部投資經理鐘宇三位嘉賓,共同展開討論。
謹慎看待三月投資機會
中國證券報:兩會召開在即,2014年作為十八屆三中全會后的改革元年,市場有諸多期待,可否前瞻一下相關的投資熱門板塊?
鄧二勇:數據統計顯示,兩會之前的維穩行情是存在的,但是隨著兩會臨近,收益率將會逐步降低。對于兩會及期間的主題性投資機會,我們認為應當盡量謹慎,不應為短期變化所誤導。近期股市的熱點變化迅速難以把握,這種狀況可能會延續。
鐘宇:我最期待的是此次兩會能全面落實三中全會的改革轉型政策,能拿出具體可行的推進措施和解決方案,而不是舊調重彈或者流于形式。如果能有讓人耳目一新的給力舉措,相信會促發相關行業和板塊的新一輪行情。相關熱門板塊可能會出現在環保、信息安全、文化傳媒、新能源等新興產業 ,以及國企改革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等方面。
中國證券報:從宏觀面看,人民幣近日連續出現貶值,如何解讀這一現象?對資本市場會有什么樣影響?
鄧二勇:人民幣匯率的貶值既有市場資金自由流動的因素,也有政策導向變化的因素。資金自由流動方面,在國際流動性收緊情況下,資金回流是較為自然的。此外,在人民幣匯率方面,近期的大幅貶值也顯示出央行對于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采取一種更為包容的態度。對于資本市場來說,資本流動的放松可能會對流動性產生一定影響,但是國內的流動性狀況更具決定性。目前國內流動性狀況尚可,此事影響有限。
王坤:人民幣匯率走勢基本還是受決策者央行的推動,但大銀行集中購匯和季節性的資金外流肯定也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持續性貶值應該不會出現,但央行很有可能借此擴大人民幣交易區間。如果真的是形成了人民幣貶值預期,會使國外熱錢流入減速甚至是流出,這對資本市場有很大的負面影響。市場近期的大幅調整,與人民幣連續貶值也有一定關系。
創業板行情難言結束
中國證券報:本周以來,創業板在創出歷史新高后很快出現連續下跌,成長股行情是否已經終結?目前正是年報密集發布時期,對成長股接下來走勢有何看法?
王坤:個人認為創業板行情很難終結。首先,國內的經濟正處于結構調整期,新技術及其應用所對應的標的很多都是在創業板,因此創業板的結構性行情將會持續;其次,單純從創業板指數來看,由于其季度調整的編制方法,也保證了創業板指數將會因優中選優而持續強勢。雖然創業板的行情沒有終結,但畢竟已經在高位,所以成長股未來走勢會有一定分化。只有那些真的掌握技術并能精準瞄準市場,并提供產品的公司才是真正的成長型公司。
成長股今年可以抓兩條線,一條線是移動互聯網應用下的相關領域,尤其是看好提供基礎支持的云計算和大數據;另一條線就是新能源,電動車很有可能深刻改變汽車這個行業,必須重視。在細分的技術層面,看好傳感技術MEMS。另外,看好能推出新產品(如iwatch)的蘋果產業鏈。
鐘宇:最近市場下跌確實是值得警惕的信號,很可能預示創業板行情將進入休整期。無論從博弈、情緒、股票供給還是估值的角度看,創業板都處于風險大于收益的狀態。但就此認為創業板行情終結為時尚早,只要市場對中國經濟調整轉型的預期不發生變化,經過休整之后,代表未來經濟發展方向和充滿創新活力的上市公司仍然會成為資金追捧的熱點。接下來的年報和季報發布期,將是成長股去偽存真的契機,市場可能出現分化。
鄧二勇:從去年開始,成長股的投資是基于成長邏輯,而不是業績兌現。如果意識到這一點,就會發現年報業績對于成長股的影響并不顯著。成長股見拐點的前提是風險偏好發生變化。這種可能性正在加大,但是沒有標志性事件的出現,還很難說風險偏好發生變化。今年潛在的標志性事件,可能是國內流動性緊張疊加海外新興經濟體金融危機;也可能是今年年中信托剛性兌付事件。布局主要看好新能源包括光伏和風電、LED、環保、醫藥和大眾消費品。前三項景氣度較高,后兩項兼具抗風險能力。
中國證券報:近日,石化雙雄表現搶眼,市場風格是否會因此轉換?
鄧二勇:我們認為市場風格不會因此變化。前期出現的藍籌股反彈,領漲的中信銀行 、洋河股份、中國石化,都與互聯網金融 、O2O、國企改革等主題相關,對于基本面不會有明顯改善。可見上述藍籌股的反彈,都是納入到成長股投資邏輯中。這一方面表明成長股投資邏輯仍然強勢,同時也說明藍籌只有依靠與創新結合才能夠獲得結構性表現。
下半年仍有投資機會
中國證券報:本周傳言一些銀行停止房地產開發貸款,引發市場對樓市拐點到來的猜測。房地產走勢會給資本市場帶來怎樣的影響?
鄧二勇:我們認為此事件對于房地產走勢確實能夠起到影響趨勢的作用。作為資金密集型的行業,在房地產行業累積兌付風險的情況下,緊縮房地產企業的融資,將會加重房地產行業的資金壓力。這也可能導致房企通過降價來加速周轉,但對于資本市場的影響較小。從左側操作的角度來看,歷史上房地產出現拐點會是一個長期過程,此時進入左側操作的時機不成熟。
鐘宇:對一部分城市來說,房價的階段性高點可能已經出現。但如果房價下跌能激發有效需求,刺激成交量放大,對房地產行業來說未嘗不是件好事。我想這也是資本市場樂于見到的,屆時可能反而是房地產股票價格見底回升的開始。在這之前,各地不斷爆出的房價下跌可能會引發投資者對經濟前景的擔憂,壓制整體市場尤其是周期類行業的上行空間。房地產是中國經濟牽一發動全身的問題,相信決策層應該會有預見性考慮。
中國證券報:馬年股市開門紅,今年的投資機會是否主要集中在一季度?如何看待后市及具體投資品種?
鄧二勇:年初行情紅紅火火,但這并不意味著全年只有一季度有投資機會。盡管今年的投資機會相對復雜,但我們認為結構性行情依然持續存在。在行業結構調整的背景下,成長性行業的持續超額收益率是可期待的。
王坤:股市開門紅,雖然我并不認為這是今年僅有的投資機會,但確實是今年上半年難得的吃飯行情。進入三月之后,必須關注可能出現的信用風險事件,在此類事件爆發后可能會引起市場調整,如果調整得比較到位,下半年應該還會有比較好的投資機會。
我認為后市不用特別關注傳統周期性行業,機會還是在新興成長加消費和醫藥,主題性的投資機會比較看好國企改革。國企改革會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資產重組,賣掉不好的、不盈利的資產,留下盈利的資產;一種是股權激勵。國企改革中要重點關注本身質地不錯、通過改革提升經營機制的公司,可以重點關注上海、廣東和重慶等區域的國有企業。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