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4-02-24 10:09:06
年初,銀行新一輪資產配置重啟。近日,有債券分析師告訴記者,銀行購買債券的數量增多。
每經記者 張威 發自北京
年初,銀行新一輪資產配置重啟。近日,有債券分析師告訴記者,銀行購買債券的數量增多。
國泰君安債券分析師李清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最近兩個星期,銀行理財買債較此前增加了。
普益財富研究員葉林峰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根據周報的數據,銀行理財投向債券和貨幣市場類產品有所增加,2月8日至2月14日期間,債券和貨幣市場類產品共計275款,較上期報告增加58款。
債市回暖帶動銀行買債
上述債券分析師表示,債市近期出現了一波牛市后,銀行買債的數量明顯增加。“因為(債券)收益率在下行,過年之后還是有資產配置需求,這一波配置需求還可以讓收益率降下來。”
某股份行資金部交易員也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現在銀行資產買債應該會增加,因為每年銀行投資有一個總額度,下半年用完額度購買力就會下降,年初增加新的額度,就會有額度投資債券。
“現在債券回暖,債券價格上漲,收益率下降,而且債市可能繼續回暖,現在銀行如不買,價格可能會更高,而收益率會更低。”上述債券分析師說道。
節后債券市場確實暖意融融。華泰證券數據顯示,近期,國債收益率短端下行幅度較大,1年、3年期國債收益率下行幅度超10個BP(基點),而長端基本穩定。信用債收益率有全面下行,大部分評級、期限信用債收益率下行幅度在15個BP以上。而債基凈值也有所反彈,可轉債基金隨股市反彈漲幅居前。全部開放式債基漲跌幅為0.97%,普通純債基金漲跌幅為0.4%,信用純債基金漲跌幅為0.74%,普通一級債基漲跌幅為0.86%,信用一級債基漲跌幅為0.89%,普通二級債基漲跌幅為0.95%,信用二級債基漲跌幅為0.82%,可轉債基金漲跌幅為2.61%,指數債基漲跌幅為0.51%。
“收益率下降買債才會賺錢,買債過程中收益率就會下來,相當于已有的債券價格會上漲,便會賺錢。部分銀行購買債券不等到收益就將其賣出,賺取差價,但是有的銀行則是持債到最后獲取收益。”上述債券分析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李清表示,目前主要是銀行理財在買債。普益財富數據顯示,2月8日至2月14日,債券和貨幣市場類產品共計275款,較上期報告增加58款,銀行理財投向債券和貨幣市場類產品有增加。
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前段時期,因為利率出現較大幅度上升,債券出現同步上升。從銀行角度來說,如果安全性很好,就可以買入。而像我國發行的公司債、企業債,其評級比較高,相對比較安全,而且正好是高收益的時期。另外,像買國債和其他債券,與向外貸款比起來,其流動性較好。
銀行買債券好處不少
2013年3月,銀監會發布“8號文”(即《關于規范商業銀行理財業務投資運作有關問題的通知》),重點對非標準化債權資產和資金池業務進行了規范,明確限制了銀行投資非標準化債權資產投資比率,將其嚴格控制在理財產品余額的35%之內。
銀監會最新發布的《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辦法》要求商業銀行對包括同業和理財在內的各業務條線的流動性風險進行有效識別、計量、監測和控制。
李清表示,債券的收益率比較高是吸引銀行購買的原因;其次,現在銀行理財非標比以前少,所以買城投債也多了一些。“理財資金需要配置,理財規模沒有減少,在不買同業的基礎上,為了保障高收益只能是買城投債等。但是隨著收益率不斷下降,對銀行的吸引力也會有所減弱。”
“現在債市回暖,還要看各家銀行自身對其如何判斷,回暖的因素是什么。看法不同,自身策略和后續做法也會不同。”某銀行高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銀行的資產配置都是動態的,從銀行比較大的體量來說,不會單獨配置一個資產,銀行在任何時候,債券都是其資產配置時需考慮的因素。
奚君羊表示,銀行如果缺少資金,還可以將債券賣出去,而貸款是有期限的,如果沒到期限,很難回收。債券流動性好、安全性也較高,“正常情況下,債券的收益率比貸款低,銀行傾向于放貸,但是如果債券的收益率出現上升,銀行就會買債。有時銀行還會從規避監管的角度考慮,如果發放貸款,會受到貸款指標的控制,而買債不受指標限制。”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