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4-02-18 08:39:39
□從此前的滴滴打車、到跨年的微信紅包,再到“保險版余額寶”的推出,無論是互聯網企業還是傳統銀行,在互聯網理財領域紛紛攻城略地,互聯網系和銀行系的各類“寶”“寶”大戰激戰正酣
□而在證券領域,繼華泰證券推廣網上開戶傭金“萬三”之后,又有券商擬在近期計劃推出不超過“萬二”的超低傭金,相當于券商免費為客戶提供基礎的證券經紀業務。一場不一樣的傭金價格戰正在逼近
□繼金融巨頭平安集團加入混戰,推出其互聯網金融的戰略產品之一“壹錢包”之后,昨晚,保監會正式批準蘇寧云商集團與蘇寧電器[0.19%資金研報]集團聯合設立蘇寧保險銷售有限公司。未來保險業的銷售模式,也可能被互聯網顛覆
券商傭金價格戰今年有點不一樣
⊙記者浦泓毅○編輯李劍鋒
繼華泰證券推廣網上開戶傭金“萬三”之后,又有券商擬在近期計劃推出不超過“萬二”的超低傭金。若剔除證監會和交易所在證券交易中收取的費用,傭金低于“萬二”相當于券商免費為客戶提供基礎的證券經紀業務。一時間,券業新一輪價格戰的腥風血雨似乎又近在眼前。
然而,仔細觀察之后又不難發現,正在漸漸展開的這場券商傭金下調與以往的價格戰又有所不同。以目前一些明確降價或提出降價計劃的券商來說,其降價行動都精確面向以網上開戶、手機開戶等非傳統模式開戶的客戶,而傳統存量客戶則仍按其原有的價格體系運行。
事實上,為網上開戶客戶提供超低傭金,這樣的策略模式可以說是近期金融市場多個經典案例在券商經紀業務中的復刻。無論是“余額寶”這樣互聯網理財產品,還是多款背靠互聯網巨頭的搭車軟件發送打車補貼,其核心策略都可以概括為以大幅度優惠為誘餌,通過互聯網平臺放大影響范圍,以標準化可復制的簡單操作降低后臺成本,以求短時間內積累出大規模的客戶基數,為下一步的“新文章”做鋪墊。按照這個邏輯,不難發現網上開戶“零傭金”只是“余額寶”另一種形式。
無論是互聯網巨頭還是規模或大或小的券商,做大客戶規模都不是為了做善事。如果沒有合理的后續盈利機制,任何形式的“大派紅包”只是一時喧嘩。當券商網上開戶客戶的傭金達到“萬二”時,“薄利多銷”的傳統邏輯就已經不再成立。取而代之的是“沙里淘金”的新邏輯。
經過兩年多券商業務創新的洗禮,券商為各類客戶提供的業務線產品線已得到較大豐富。在大經紀業務的范疇中,信用交易、質押回購等業務在投資者群體中的認知度明顯提升,為券商貢獻的收入也呈明顯增長態勢。與此同時,網上開戶、輕型營業部等創新大大降低了券商的展業成本。上述兩個基礎條件的成熟,使得券商有了“沙里淘金”的新邏輯,即付出可接受的成本積累海量客戶,從中篩選出適合接受高附加值服務的優質客戶,通過融資融券等創新業務獲得收益。
近年來,券商經紀業務的定價邏輯幾經變化。在最傳統的價格戰邏輯中,客戶數量和傭金費率這一對乘數是券商必須平衡的蹺蹺板,而在存量客戶有限、同業競爭無限的零和博弈環境中,這對乘數的積只能越做越小,直到傭金費率逼近傳統營業部軟硬件成本的底線,再加上行業協會等有關部門的協調指導,才能達到平衡。在市況不佳的大背景中,價格戰邏輯令券商經紀業務苦不堪言。
此后,一部分券商開始探索高傭金邏輯。通過提供優質的投資顧問服務,提高投資者收益,并以此說服客戶支付更高水平的傭金。這樣的嘗試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成功,但由于A股市場熊市連綿,“投顧+高傭金”邏輯并沒有得到市場的廣泛認同。
如今,互聯網金融的大潮催生了券商經紀業務邏輯新變化。這種變化既體現券商經紀業務思路的轉變,也是各種行業客觀條件變化的必然結果。新的業務邏輯在實踐中能否帶來券商經紀業務收入的新變化,值得分析人士繼續關注。
蘇寧加盟保險大軍掘金網上銷售模式
⊙記者盧曉平○編輯楓林
昨晚,保監會官方網站發布《關于設立蘇寧保險銷售有限公司的批復》,批準蘇寧云商集團與蘇寧電器集團聯合設立蘇寧保險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寧保險”),并核準錢俊為總經理。
蘇寧云商也公告正式獲批保險代理牌照,成為中國商業零售領域第一家具有全國專業保險代理資質的公司。
蘇寧保險銷售有限公司由蘇寧云商與第二大股東蘇寧電器集團共同出資設立,注冊資本1.2億元,其中蘇寧云商出資9000萬元,占注冊資本總額的75%,蘇寧電器集團出資3000萬元,占注冊資本總額的25%。
根據披露,蘇寧保險銷售有限公司的業務包括:在全國區域內(港、澳、臺除外)代理銷售保險產品;代理收取保險費;代理相關保險業務的損失勘察和理賠;中國保監會批準的其他業務。
2012年8月,蘇寧易購就上線了保險頻道,聯合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泰康人壽等多家保險公司推出了目前市場上熱銷的車險、意外險、旅游險、健康險等保險產品,為蘇寧正式進軍保險領域積累了相關經驗。去年8月底,蘇寧要做保險代理公司的消息就已明確釋放出來。目前,這顆保險的棋子,終于落足蘇寧的金融版圖。
截至目前,參股保險的上市公司已有近30家,中國保險市場巨大成長性成為吸引蘇寧乃至更多投資者進入的重要因素。
保監會發布的《2013年保險統計數據報告》顯示,2013年中國實現保險業保費收入1.72萬億元,同比增長11.2%,比上年提高3.2個百分點。其中,保險業實現投資收益3658.3億元,全國保險公司利潤總額達到991.4億元。目前,中國保費規模已在全球排名第四位。未來10到20年,中國保險行業進入發展黃金期。
市場人士分析,蘇寧獲得全國專業保險代理牌照之后,就可以合規地向投保者介紹、分析、挑選各家保險公司的各種保險產品并提供相關理賠服務。這將改變保險產品傳統的“掃樓”銷售模式,轉變為消費者在互聯網上便捷選購,引導行業銷售模式進行轉型升級。
蘇寧的主營業務與保險存在極大的關聯,兩者可相輔相成。比如蘇寧產品目標人群是特定的,可以據此進行大數據分析,開發出有針對性的產品。“這種創新更加務實,會規避和減少一些保險公司為了賺取眼球而開發的噱頭產品,利于保險行業健康發展。”一位業界人士分析稱。
網上理財烽煙四起銀行后院戰事正酣
⊙據新華社報道
繼中國工商銀行的“現金寶”升級之后,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目前民生銀行直銷銀行推出的貨幣基金產品“如意寶”,已進入最后內測階段,將于近期擇機上線。
據悉,這是一款基于貨幣基金的互聯網理財產品,可實現T+0實時匯款,具有低門檻起投、隨時取用等特點,表現出了鮮明的互聯網理財屬性。
銀行系各種“寶”的推出,源自于對互聯網企業進軍金融領域的應對。
此前,銀行業的領頭羊工商銀行理財產品“現金寶”亦實現升級,產品在準入方面更為便捷。而一些銀行代銷的貨幣基金目前也推出T+0理財產品,實現了快速贖回、實時提現。
在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綜合部陸強華看來,互聯網企業進軍支付領域,一方面會給消費者帶來便利與實惠,更為重要的是,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銀行資金的支配與使用。
“當越來越多的儲戶把存款轉入‘余額寶’‘理財通’這類理財賬戶后,這部分資金的支配權即從銀行轉向互聯網企業。雖然銀行也推出各種‘寶’向互聯網企業迎戰,但不管最終結果如何,這都是發生在銀行后院里的戰爭,對銀行影響不可謂不大。”陸強華說。
“余額寶、理財通等各種‘寶’正形成一種效應:消費者會預期如果把存款轉到各種“寶”中,會帶來更多收益。”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0.39%資金研報]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認為,目前銀行存款資源面臨著腹背受敵的狀況,一方面中高端賬戶的定期存款資源會通過信托、理財等產品流失,另一方面,互聯網企業的各種“寶”又把低端儲戶活期存款進行了轉移,且這一趨勢越來越明顯。
粗略估算,當前我國居民儲蓄約在45萬億元左右,互聯網理財吸金規模目前累積不過幾千億元,資金轉出的比例微乎其微。但不可否認,由于客戶黏性的不斷增加,互聯網企業對銀行資金目前已形成了撬動趨勢,吸金規模和比例未來都將繼續提升。
在郭田勇看來,“余額寶”“理財通”等產品的資產配置大部分投向銀行的協議存款,在利率尚未完全市場化、銀行錢緊背景下,這類投資可以輕而易舉地獲得較高收益,但如果未來存款利率管制徹底放開,貨幣市場基金必然要配置到一些高風險領域,這就可能步入美國版余額寶paypal的命運。
由于各類“寶”的本質仍然是基金投資,因此其前景亦受資本市場發展空間所限。“余額寶的貢獻在于確立了余額資金的財富化,推動了商業銀行傳統業務的競爭和轉型。但在資本市場沒有得到有效發展的前提下,余額寶的生存遲早會受到利率市場化的沖擊。”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吳曉求撰文指出。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