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重百高調再戰電商江湖 “百萬年薪”被疑炒概念

2014-02-12 01:11:31

2月10日,記者獲悉,新世紀百貨、重慶百貨、商社電器旗下購物網站“世紀購”在當地媒體打出廣告,拋出最高百萬元年薪,吸引電商人才。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江然 發自成都    

每經記者 江然 發自成都

淺嘗電商未果的重慶百貨此次似乎決意要下深水,再戰電商江湖。

2月10日,記者獲悉,新世紀百貨、重慶百貨、商社電器旗下購物網站“世紀購”在當地媒體打出廣告,拋出最高百萬元年薪,吸引電商人才。

這是繼自建“網上逛重百”等線上平臺后,重百二次進軍電商的最新動作,其背后則是大股東重慶商社集團再戰電商的決心。昨日(2月11日),新電商團隊一位內部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重慶商社集團為此專門成立了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打造世紀購電商平臺”已上升至集團戰略層面。

然而,在傳統百貨轉型電商“不尷不尬”之際,重百拋百萬年薪招聘電商人才也被質疑 “炒概念”、“換湯不換藥”。“傳統百貨做電商最重要的還是擁有話語權,能夠整合品牌商資源。”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副主任趙萍表示,“否則一旦上線,區域龍頭的優勢也會轉化為劣勢。”

拋百萬薪酬“搶人”

2月10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當地一些報紙上看到了 “世紀購”的招聘廣告。隨后,記者注意到,認證身份為“新世紀百貨、重慶百貨、商社電器旗下購物網站”的世紀購官方微信平臺在數日前也發出了相同的招聘廣告。

據當地媒體報道,早在5年前,重慶商社便開始探索電商與實體零售的結合。“世紀購網上商城”和“網逛重百”分別于2010年和2011年上線,但鮮有人知,后被叫停。

不過,此次重百似乎重下決心,再次進軍電商。

去年下半年,重慶百貨傳出與著名咨詢公司羅蘭貝格合作,意欲尋求在電商領域的新突破;去年11月,重慶百貨大股東重慶商社集團為此專門成立了一家電子商務公司,籌備新的電商平臺。昨日,新電商團隊的內部人士向記者證實,此舉已被上升到集團戰略的高度。

記者注意到,去年12月,“網上逛重百”的網站還是“半成品”的狀態,雖然無法使用,但可以瀏覽部分商品。“自去年下半年起,幾乎停掉了所有線上推廣。”上述內部人士向記者表示。昨日,當記者再次打開“網上逛重百”、“世紀購”購物網站時,頁面均已顯示“系統更新中”。

值得注意的是,重慶商社此番大力打造的世紀購,結束了以前重百下面重百分公司、新世紀購物、商社電器三塊業務在電商領域 “各自為陣”的局面,新的世紀購將原有的數個平臺進行整合,納入統一電商平臺。

電商復合型人才難求

有觀點認為,像重百這次“大手筆招聘電商團隊”,并不多見。但實際上,作為人力和資金密集型行業,電商領域的人才投入一直備受關注。

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的最新調查顯示,大部分傳統零售企業在轉型電商時,對人員投入比例較小。其中,36%的企業不到10人,10~30人的企業占21%,超過100人的企業僅占12%。

“與傳統零售業相比,電商領域的人力成本更高。”天使投資人葉飛向記者表示,這樣的薪酬并不夸張,“一家烘焙小店的天貓旗艦店,其店長年薪也高達30萬元。”

“百萬年薪相對應的也是百貨實體店里較高的管理職位,在百貨業內比,也只能算一般。”趙萍對此亦表示贊同。

另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的調查顯示,60%的企業認為阻礙企業網絡零售發展的因素之一是人才匱乏。

商社集團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石愚此前也曾表達過對電商人才的渴求。“高薪聘人才更看重有從業經歷,熟悉業務,有一定經驗和精通電子商務技術,一上手就能獨立操作。”但這樣的復合型人才似乎并不容易找到。

“電商和百貨的復合型人才稀缺。”葉飛說,“目前做互聯網的技術人才居多,但缺乏策略性。而對于有百貨經驗、善做長線的人來說,進入電商領域又會不適應。招聘方往往拿到的是光鮮的履歷,但這些履歷的主人往往缺乏實操經驗。”

被疑“換湯不換藥”

在當下,百貨轉型電商已然陷入尷尬境地,更被指 “不知該如何做”。此時重百再次敲響戰鼓,是否會有新的戰略考量或優勢?

昨日,記者致電重慶百貨董秘尹向東,但電話無人接聽。重慶百貨運營部一位負責人則對記者表示,“目前有關對外發言人尚未到位,不便多透露信息。”該負責人還委婉地表示,現階段打出廣告僅是釋放信號,具體做法還未到對外公布的時候。

據重慶商社電子商務平臺內部人士透露,世紀購上線后,八九成的商品都與實體店不同,并在價格上錯位,還會打出“境外牌”,從境外引入部分商品。此外,石愚此前也曾表示,“國內商品全部實行與廠家直接采購,打造全新產品供應鏈。”

“我認為重百更多地是在炒概念,”趙萍對此表示。在她看來,除了資金、人力的投入不足,品牌繁雜、難以在全國范圍建立話語權,是制約傳統百貨轉型電商的關鍵之一。

“最重要的還是話語權。傳統百貨應該去跟品牌商談,整合線上線下資源,可目前而言,還沒有一家百貨能做到。”趙萍表示,“一旦轉至線上,像重百一樣的區域百貨龍頭面對的同樣是全國顧客,在整合品牌資源上就更顯弱勢。”

那么,傳統百貨要如何擺脫“換湯不換藥”的尷尬?對此,業內人士建議,重百可借鑒在轉型道路上行走得相對穩健的銀泰百貨。“銀泰入駐天貓的優勢體現在差異化,在天貓開旗艦店的奢侈品品牌相對較少,重疊部分不多,所以較有競爭力。”趙萍表示,“若無法做到差異化,那么最終分流的還是百貨實體店的顧客。”

葉飛則建議,“百貨也可以選擇從新品起步,比如新品上線推廣5天,慢慢聚攏人氣。”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江然發自成都 淺嘗電商未果的重慶百貨此次似乎決意要下深水,再戰電商江湖。 2月10日,記者獲悉,新世紀百貨、重慶百貨、商社電器旗下購物網站“世紀購”在當地媒體打出廣告,拋出最高百萬元年薪,吸引電商人才。 這是繼自建“網上逛重百”等線上平臺后,重百二次進軍電商的最新動作,其背后則是大股東重慶商社集團再戰電商的決心。昨日(2月11日),新電商團隊一位內部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重慶商社集團為此專門成立了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打造世紀購電商平臺”已上升至集團戰略層面。 然而,在傳統百貨轉型電商“不尷不尬”之際,重百拋百萬年薪招聘電商人才也被質疑“炒概念”、“換湯不換藥”。“傳統百貨做電商最重要的還是擁有話語權,能夠整合品牌商資源。”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副主任趙萍表示,“否則一旦上線,區域龍頭的優勢也會轉化為劣勢。” 拋百萬薪酬“搶人” 2月10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當地一些報紙上看到了“世紀購”的招聘廣告。隨后,記者注意到,認證身份為“新世紀百貨、重慶百貨、商社電器旗下購物網站”的世紀購官方微信平臺在數日前也發出了相同的招聘廣告。 據當地媒體報道,早在5年前,重慶商社便開始探索電商與實體零售的結合。“世紀購網上商城”和“網逛重百”分別于2010年和2011年上線,但鮮有人知,后被叫停。 不過,此次重百似乎重下決心,再次進軍電商。 去年下半年,重慶百貨傳出與著名咨詢公司羅蘭貝格合作,意欲尋求在電商領域的新突破;去年11月,重慶百貨大股東重慶商社集團為此專門成立了一家電子商務公司,籌備新的電商平臺。昨日,新電商團隊的內部人士向記者證實,此舉已被上升到集團戰略的高度。 記者注意到,去年12月,“網上逛重百”的網站還是“半成品”的狀態,雖然無法使用,但可以瀏覽部分商品。“自去年下半年起,幾乎停掉了所有線上推廣。”上述內部人士向記者表示。昨日,當記者再次打開“網上逛重百”、“世紀購”購物網站時,頁面均已顯示“系統更新中”。 值得注意的是,重慶商社此番大力打造的世紀購,結束了以前重百下面重百分公司、新世紀購物、商社電器三塊業務在電商領域“各自為陣”的局面,新的世紀購將原有的數個平臺進行整合,納入統一電商平臺。 電商復合型人才難求 有觀點認為,像重百這次“大手筆招聘電商團隊”,并不多見。但實際上,作為人力和資金密集型行業,電商領域的人才投入一直備受關注。 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的最新調查顯示,大部分傳統零售企業在轉型電商時,對人員投入比例較小。其中,36%的企業不到10人,10~30人的企業占21%,超過100人的企業僅占12%。 “與傳統零售業相比,電商領域的人力成本更高。”天使投資人葉飛向記者表示,這樣的薪酬并不夸張,“一家烘焙小店的天貓旗艦店,其店長年薪也高達30萬元。” “百萬年薪相對應的也是百貨實體店里較高的管理職位,在百貨業內比,也只能算一般。”趙萍對此亦表示贊同。 另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的調查顯示,60%的企業認為阻礙企業網絡零售發展的因素之一是人才匱乏。 商社集團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石愚此前也曾表達過對電商人才的渴求。“高薪聘人才更看重有從業經歷,熟悉業務,有一定經驗和精通電子商務技術,一上手就能獨立操作。”但這樣的復合型人才似乎并不容易找到。 “電商和百貨的復合型人才稀缺。”葉飛說,“目前做互聯網的技術人才居多,但缺乏策略性。而對于有百貨經驗、善做長線的人來說,進入電商領域又會不適應。招聘方往往拿到的是光鮮的履歷,但這些履歷的主人往往缺乏實操經驗。” 被疑“換湯不換藥” 在當下,百貨轉型電商已然陷入尷尬境地,更被指“不知該如何做”。此時重百再次敲響戰鼓,是否會有新的戰略考量或優勢? 昨日,記者致電重慶百貨董秘尹向東,但電話無人接聽。重慶百貨運營部一位負責人則對記者表示,“目前有關對外發言人尚未到位,不便多透露信息。”該負責人還委婉地表示,現階段打出廣告僅是釋放信號,具體做法還未到對外公布的時候。 據重慶商社電子商務平臺內部人士透露,世紀購上線后,八九成的商品都與實體店不同,并在價格上錯位,還會打出“境外牌”,從境外引入部分商品。此外,石愚此前也曾表示,“國內商品全部實行與廠家直接采購,打造全新產品供應鏈。” “我認為重百更多地是在炒概念,”趙萍對此表示。在她看來,除了資金、人力的投入不足,品牌繁雜、難以在全國范圍建立話語權,是制約傳統百貨轉型電商的關鍵之一。 “最重要的還是話語權。傳統百貨應該去跟品牌商談,整合線上線下資源,可目前而言,還沒有一家百貨能做到。”趙萍表示,“一旦轉至線上,像重百一樣的區域百貨龍頭面對的同樣是全國顧客,在整合品牌資源上就更顯弱勢。” 那么,傳統百貨要如何擺脫“換湯不換藥”的尷尬?對此,業內人士建議,重百可借鑒在轉型道路上行走得相對穩健的銀泰百貨。“銀泰入駐天貓的優勢體現在差異化,在天貓開旗艦店的奢侈品品牌相對較少,重疊部分不多,所以較有競爭力。”趙萍表示,“若無法做到差異化,那么最終分流的還是百貨實體店的顧客。” 葉飛則建議,“百貨也可以選擇從新品起步,比如新品上線推廣5天,慢慢聚攏人氣。”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在线播放亚洲视频 | 中文字幕特黄一级日本 |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欧洲 | 五月开心婷婷综合影院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堂麻豆 | 一级A爱做片免费观看国产 香蕉精品偷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