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28 00:32:25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尚希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尚希 發自北京
1月9日~16日的8天內,遠洋地產砸出73.1億元連奪三幅地塊,與過去近四年遠洋在北京土地市場顆粒無收相比,成功實現“逆襲”。
“在2010年從北京取地后,沒再拿地是基于對市場的判斷。”一位接近遠洋地產的內部人士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幾年北京上海都是政策調控的重點地區,很多的開發商都出走三、四線城市。
“從去年開始,市場風向標調轉,一、二線市場企穩回升,主流地產商又紛紛回歸一、二線。遠洋也開始密切關注北京市場。”該人士透露,今年遠洋北京區域的銷售收入有望達到100億。
獲50億融資戰略更積極/
1月9日,北京市房山區拱辰街道及長陽鎮(良鄉高教園區4號地)正式出讓,現場吸引了包括金地、旭輝、遠洋、萬科等9家房企參與競拍,在經過26輪角逐后,遠洋地產旗下的北京遠坤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11.44億元、現場競報限價商品住房面積16000平方米競得,溢價率為48%,限價房面積超過三成。
這是自2010年3月15日,遠洋地產以總價40.8億競得北京大望京地塊后,時隔近四年再次公開現身土地市場,如此長時間的蟄伏之后,遠洋瞬間加快了拿地節奏。
三天之后(1月13日),遠洋和綠地聯合體以23.5億元競得北京市昌平區北七家鎮 (未來科技城南區)CP07-0600-0047、0048、0060、0061地塊F2公建混合住宅用地。當所有議論還在討論遠洋如此積極拿地時,1月16日,遠洋力克華潤、融創、旭輝等多家房企將門頭溝新城地塊收入囊中,總價38.2億元,其樓面價15740元/平方米,溢價率74%。不到半個月的時間,總建筑面積逾50萬平方米的土儲進賬,讓遠洋逐漸擁有了回歸的“底氣”。
“其實從2013年初我們就開始密切關注土地市場,也參與過很多競拍,只不過當時沒有拿到。”上述內部人士對記者坦言,在北京每兩周都會召開一次投資會議,對符合公司既定投資標準的地塊重點研究,也正好是到(農歷)年底有了一個收獲期,“統一爆發了而已”。
北京市場的積極舉動與前不久遠洋內部經歷的股改不無關系。2013年11月末,大股東中國人壽增持遠洋地產股份至29.04%,南豐集團增持遠洋地產股份至20.98%。通過這次配股交易,遠洋地產獲得50億元融資,遠洋在公司股權以及資金實力方面都有所改善。“增發之后財務狀況有了改善,所以今年在戰略上會更積極。”該人士直言。
結構調整聚焦剛需/
“堅持有一定的收益率;堅持區域深耕,主要是在已進入城市,或者是在已經進入城市的周邊,同一個團隊能夠覆蓋的地方;堅持規模適中,重點拿二三十萬平方米的中等規模項目;堅持團隊能力匹配,為能力強的團隊多增加土地儲備。”去年,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遠洋地產總裁李明曾強調,這四個原則是目前遠洋堅守的標準。
上述人士強調,最近拿到的幾宗地塊均符合遠洋既定的投資標準。也許是早年幾宗地王地塊掣肘利潤,在“高地價”耗費了大量精力之后,遠洋在拿地方面的表現也冷靜了許多。
“之前我們持有的大項目占比較高,80萬平方米以上的占比超出了同行其他公司,會影響到周轉率。接下來重點會放在20萬~30萬平方米中等規模的項目。”上述內部人士表示。
記者通過對比分析發現,近期遠洋地產所拿三宗地塊,從樓面價看,相比周邊地塊并不算貴。
據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目前位于房山、昌平以及門頭溝的三地塊,拿地規模均不超過30萬平方米,此外,根據上述內部人士透露,這三個項目都將面向剛需人群打造90平方米以下的小戶型。
“隨著單價的提升、總價的控制,這兩年主流市場的產品在往剛需和首改偏重,去年排名前十名的企業基本是做剛需首改快速周轉類為主的,遠洋地產也會跟上主流市場。”該人士進一步指出,全國會以剛需和首改為主做快速周轉的項目。但基于北京和上海市場的特殊性,會在這兩個城市適當增加中高端項目的比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