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24 02:58:04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張喜威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張喜威 發自北京
繼周二(1月21日)開展7天、21天兩期逆回購操作之后,央行昨日(1月23日)再次在公開市場開展了21天期逆回購操作,交易量1200億元。與此同時,財政部、央行還進行了400億元的3個月期國庫現金定存招標,春節將至,央行及時點燃“雙響炮”。
值得注意的是,昨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顯示,只有1個月期Shibor下跌24.2個基點至6.708%,其余品種均小幅上漲。
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春節前金融機構對流動性的需求量非常大,預計央行在2014年春節前釋放流動性的規模應該會比去年小,資金價格下行空間有限,甚至不排除小幅反彈的可能。
央行再度出手“放水”/
時隔3周之后,央行于1月21日重啟逆回購,分別進行了7天、21天兩期共計2550億元的巨量操作,短期資金利率也出現明顯回落。昨日,央行繼續在公開市場上釋放流動性。
當日,央行在公開市場開展了21天期逆回購操作,交易量1200億元,中標利率持平于4.70%。與此同時,財政部、央行還以利率招標的方式進行了400億元的3個月期國庫現金定存,中標利率為6.13%。
不過,昨日Shibor數據顯示,只有1個月期Shibor下跌24.2個基點至6.708%,其余品種均小幅上漲,其中14天期品種上漲38個基點,至5.94%。同時,中國貨幣網的數據顯示,銀行間質押式回購市場短期品種加權平均利率也出現小幅反彈,其中7天期品種上漲10.6個基點,至5.3964%;14天品種上漲30.95個基點,至6.1879%;21天品種上漲64.37個基點,至6.9687%。
宏源證券固定收益研究主管鄧海清博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其實央行這次進行逆回購規模的并不算大,但其持續釋放流動性的政策已比較明朗,而400多億元的國庫定存規模還算可以,一般認為超過500億元的國庫定存規模就算比較大了。
“馬上就到春節了,一些金融機構,尤其城商行等基層的金融機構,對現金的的需求量都比較大,這也是央行貨幣政策要考慮的一個比較重要的因素。”鄧海清認為,節前央行對資金的態度應該不會有太大的變動,但趨勢還是很明朗的,就是要控制資金價格繼續走高,避免造成恐慌,不過節前市場(利率)下行的空間比較難以確定。
招商銀行總行金融市場高級分析師劉東亮認為,節前資金價格下行的空間有限,可能會維持這種震蕩的局面,甚至不能排除反彈的可能。
“整體上,2014年春節前央行釋放的流動性的規模會比去年要小。”劉東亮表示,即使央行繼續開展逆回購,可能操作規模也不會太大,應該會回到一個正常操作的水平。
機構已開始配置利率債/
此外,記者注意到,近日新發、續發的固息國債、國開行和進出口銀行等政策性銀行金融債的發行利率普遍低于市場預期。
中國債券信息網公告顯示,于1月21日發行的2013年記賬式附息(十八期)國債中標利率為4.4483%,投標倍數為1.90倍。此前,路透調查結果顯示,該期國債中標利率區間為4.47%~4.55%,預測均值為4.51%。此外,國開行于1月21日增發的 “福娃債”(五期固息債)的中標利率也全部明顯低于市場預期。
劉東亮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跟央行投放流動性并沒有直接關系,可能是因為一些大行的配置資金已經出來,開始在市場上配置資產;此外,大家對未來的利率走勢仍不能確定,一些機構出于“防御”目的配置短端資產,但真正的大規模的買盤應該還沒有出現。
劉東亮同時表示,從去年四季度開始,機構就開始偏向于配置利率債,大家對未來信用債的風險還不放心,利率債的吸引力更大一些。
鄧海清也表示,近日央行投放流動性,對二級市場的影響會比較大,而對利率債發行利率的影響相對較小。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