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14 01:06:48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劉明濤
每經記者 劉明濤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印尼原礦出口禁令最終于上周日(1月12日)正式生效,盡管在法律生效的最后關頭,印尼政府作出妥協,允許66家礦業公司繼續出口精礦至2017年,但鎳礦和鋁土礦仍然被禁止出口。
分析人士認為,由于我國嚴重依賴印尼進口礦石以生產含鎳生鐵,因此該禁令的生效令國內鎳價上漲預期升溫。受此消息刺激,昨日(1月13日)華澤鈷鎳(000693,收盤價14.04元)和吉恩鎳業(600432,收盤價8.23元)雙雙漲停。
1月12日,印尼原礦出口禁令正式生效。迫于國內外礦業人士的強烈反對,印尼政府將允許66家礦業公司繼續出口精礦至2017年,初步決定,允許出口的精礦有銅、錳、鉛、鋅和鐵,但鎳礦和鋁土礦仍然被禁止出口。
值得注意的是,印尼是全球最大的紅土鎳礦出口國,而中國就是其主要出口國之一。作為不銹鋼的必要原材料,中國對印尼鎳礦依賴度極高,今年1至10月,國內55%的鎳礦進口來自印尼。業內人士指出,印尼原礦出口禁令或將提高國內市場精練鎳和鎳礦石價格。 盡管目前尚無法判斷 “禁礦令”會對今年鎳行業造成怎樣的影響,但國際資本市場已經掀起波瀾。上周五,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鎳上漲近4%,創三個月以來最大單日漲幅;昨日,LME期鎳最高漲至每噸14190美元,近兩個交易日漲幅已超過6%。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分析人士認為,在期鎳上漲以及國內鎳價上漲預期的雙重刺激下,華澤鈷鎳和吉恩鎳業兩只個股昨日雙雙漲停。不過從交投席位來看,炒作兩只有色股的資金主要來自游資,機構席位并未現身“龍虎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不少國內鎳行業專家都對鎳價的未來走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上海鋼聯“我的有色網”分析師柯尊偉在報告中指出,近期國內現貨鎳市成交未見好轉,依然較為清淡,持貨商出貨意愿高,但商家囤貨意愿偏低,且下游市場也缺乏實際的消費支撐。
而金百臨的秦洪指出,我國每年鎳需求量為85萬噸,其中45萬噸來自鎳鐵。因此印尼如果限制鎳礦出口,中國鎳鐵生鐵會受到嚴重影響。與此同時,我國鎳礦需求也在增強,一方面是因為我國不銹鋼的發展正在向高端領域挺進,這將需要更多的鎳礦;另一方面我國礦產資源保護力度正逐步加大,國內開采力度有所放緩。因此,印尼限制鎳礦出口將使鎳礦價格大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