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14 01:06:47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劉明濤
每經記者 劉明濤
近段時間,新股密集發行令市場頭疼不已。自1月2日以來,滬指從2109點跌至2013.30點,眼看將破2000點大關,上周日(1月12日)晚間證監會迅速表示要加強新股發行監管措施,同時5家公司發布暫緩發行公告。
然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上述消息未能讓昨日的A股顯露生機,滬指繼續下跌0.19%,收于2009.56點,出現四連陰。不過,保監會昨日下午發文,擬對《保險資金運用管理暫行辦法》條文進行修改。分析人士認為,這一修改或對A股構成新的利好。
滬市成交額低于600億元/
證監會1月12日發布了《關于加強新股發行監管的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措施》提出,如擬定的發行價格(或發行價格區間上限)對應的市盈率高于同行業上市公司二級市場平均市盈率,發行人和主承銷商應在網上申購前三周內連續發布投資風險特別公告,每周至少發布一次。
與此同時,創業板新股匯金股份、東方網力、綠盟科技、恒華科技及中小板的慈銘體檢也于12日晚間和13日凌晨分別發布公告稱,宣布暫緩新股發行或推遲刊登發行公告,此前預計的發行時間表也將調整。
一名投行人士表示,因接到相關通知,要求上述5家公司暫緩發行,至于何時開始發行,等待另行通知。分析人士認為,這也意味著,未在上周五走完繳款程序的公司或將全部放緩發行節奏,延后時間不定。
IPO出現“剎車”現象,對于目前極度“缺血”的A股市場而言,應是利好。《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之前發行的新寶股份和我武生物,8日當天凍結資金超過1200億元,而近期,滬市單日成交金額已連續多日萎縮至700億元以下。
不過,IPO“剎車”并未改變昨日A股頹勢,滬指繼續震蕩走低,盤中最低跌至2000.4點,尾盤緊急拉升最終收于2009.56點,全天下跌0.19%,成交金額則縮至556.2億元,這是2013年12月26日以來,滬市成交首度降至600億元以下。
保監會欲調整險資投資比例/
分析人士指出,A股市場受IPO重啟、新股申購分流場內資金影響,導致人氣不佳、股指不斷走低,歸根結底還是流動性偏緊制約了股指反彈。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保監會繼此前連發兩項利好之后,昨日下午又發布消息稱,擬對《保險資金運用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進行修改,將視情況調整險資投資比例。
根據保監會昨日公布的 《關于修改<保險資金運用管理暫行辦法>的決定 (征求意見稿)》。保監會擬將 《保險資金運用管理暫行辦法》中第十六條修改為:“保險集團(控股)公司、保險公司從事保險資金運用應當符合中國保監會相關比例要求,具體規定由中國保監會另行制定。中國保監會可以根據情況調整保險資金運用的投資比例。”
記者注意到,保監會2010年7月30日公布的《辦法》第十六條原文,對保險集團、保險公司從事保險資金運用提出了7項具體要求,其中不少是關于投資與總資產的具體比例要求。而昨日第十六條征求意見稿沒有提出具體比例要求,但保留了保監會可調整險資運用的投資比例這一規定。
據保監會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保險資金運用余額超過7萬億元,其中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規模近8000億元,占比超10%。截至2013年11月底,資金運用余額74683.11億元,較年初增長8.96%。其中,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7555.83億元,占比10.12%。
業內人士表示,按照保監會此前的有關規定,目前,保險公司投資證券基金和股票的比例合計為不超過該保險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25%。可見險資投資股票的比例還大有提升空間。
一不愿具名私募人士指出,此前A股IPO影響不斷減弱,近段時間保監會連出利好,體現出穩定市場的意圖。昨晚再度發文欲調整險資投資比例,可謂A股市場的“及時雨”,短期市場有反彈可能,但IPO發行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即便出現反彈,也不能抱太大希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