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09 01:29:29
昨日(1月8日)上午,坐落于東海之濱的浙江舟山港,淅淅瀝瀝的冬雨下個不停。一輛輛集裝箱運輸車正冒雨通過舟山港綜保區,這標志著歷經一年多時間建設的舟山港綜保區正式封關運行。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徐杰 發自浙江
每經記者 徐杰 發自浙江
昨日(1月8日)上午,坐落于東海之濱的浙江舟山港,淅淅瀝瀝的冬雨下個不停。一輛輛集裝箱運輸車正冒雨通過舟山港綜保區,這標志著歷經一年多時間建設的舟山港綜保區正式封關運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浙江舟山獲悉,舟山港綜合保稅區正式封關運行儀式于昨日上午舉行,其定位將建設成為亞太地區以大宗商品為主的國內一流綜合保稅區。目前已經完成了注冊企業110家,入區意向項目36個,意向總投資額近311億元人民幣。
浙江舟山群島新區研究中心主任黃建鋼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綜合保稅區封關運行后,下一步將開始研究建設舟山自由貿易港區的相關推進工作。
意向資金310億元
據悉,浙江舟山港綜合保稅區整個規劃面積是5.85平方公里,設為本島分區和衢山分區。其中本島分區的功能定位為以海洋裝備制造業、海洋生物產業、電子信息產業等先進制造業和倉儲物流為重點,探索建立區域性大宗商品定價中心,發展航運服務業、保險金融業和咨詢研發、商品會展、租賃等相關服務業。
有關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已入駐及意向性項目36個,意向總金額近310億元,主要為保稅物流、貿易和加工類項目企業。
記者進一步獲悉,舟山港綜合保稅區衢山分區主要功能定位為大宗商品(煤炭、礦石、油品和液體化工品等)中轉、儲運,因大碼頭泊位建設周期長、土地圍海而成,計劃于2015年底封關運行。
為自貿區打下基礎
有分析認為,作為國內首個群島新區,以及海洋經濟的重要載體,此舉也意味著國內首個以海洋經濟為主體的自貿區建設進入新階段。
浙江舟山群島新區研究中心主任黃建鋼表示,舟山港綜合保稅區的建設與其他地方不同,其他地方以綜保區建設為最終的目的,但對于舟山而言,舟山綜合保稅區的封關運行只是開始,其驅動為未來的自貿區和自由貿易港區。
2013年9月上海自貿試驗區掛牌后,包括天津、浙江舟山、廣東等地,都在力爭進入第二梯隊,據《舟山日報》近日報道,舟山市委正式公布的 《關于全面深化改革構建新區開發開放新體制的若干意見》提及了自貿區的申報進展。
上述文件重點提及,推動舟山港綜合保稅區向自由貿易港區發展。以綜保區本島片區封關運行為契機,加快項目集聚和產業成群。規劃建設衢山分區國際油品、礦砂交易中心。創新口岸監管模式,推行“單一窗口網上申報”模式,實現“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等。
舟山市代市長周江勇則在封關儀式上表示,將利用保稅區的功能和政策優勢,以培育綜保區八大保稅交易市場為載體,建設成為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的重要載體,成為面向亞太地區以大宗商品為主的國內一流綜合保稅區,努力打造舟山自由貿易港區先行先試等。
在座談會上,浙江省委書記夏寶龍對綜保區的前期封關運行工作充分肯定,強調了綜保區運行的意義,要求以高質量、高水平推動綜保區實體運行,建設舟山自由貿易港的先行區。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