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3-12-25 11:26:42
若將鏡頭推向縱深,不少上市儲備企業處境更為艱難,有些已經倒在路上——他們甚至來不及聽到IPO開閘的集結號。
中華PE:
“上市滿身金,政府座上賓,招商尊貴客,銀行獻媚勤”。一句戲言,道出了資本的魔力,更勾起了企業上市的欲望。
為盡快拿到“準生證”,憋屈了一年多的過會企業,紛紛趕在上周五前更新會后事項,期待明年1月掛牌。而這,只是一個縮影,更多的企業在IPO停滯的2013年,風聲鶴唳,有的繼續透支盈利,有的核查難過自行撤單,更有甚者,上市未成造假被揭。
若將鏡頭推向縱深,不少上市儲備企業處境更為艱難,有些已經倒在路上——他們甚至來不及聽到IPO開閘的集結號。
這是新股發行停擺一年多時間內,部分擬IPO企業的糟糕群相。他們已經做好了大部分IPO前期工作,錢也花了不少,可是這臨門一腳,抬了腿,卻不知何時才能踢出去。
與此同時,證監會一系列改革方案出爐,IPO游戲規則陡然生變,多層次資本市場架構成型。對于擬上市企業而言,既是利好,又是利空。一方面,IPO終于開閘,可以挪步前行;另一方面,嚴苛的信息披露制度,對于心存僥幸的公司,是個巨大的挑戰。
“壓力太大了!主要是因為對信息披露的要求更嚴了。”投行人士對上證報記者感慨道。
止步的IPO公司
據統計,在史無前例的財務核查震懾下,約有280家擬IPO企業陸續撤單。其中一些企業如長城影視等,擬通過并購方式曲線登陸資本市場,但也有不少企業在撤單后一蹶不振
今年首家主動撤單的擬IPO企業遵義鈦業,如今陷入虧損泥淖。公開資料顯示,今年1-9月,公司虧損2.11億元,虧損額超過了上一期經審計的合并凈資產的10%。
由于業績對賭條款的存在,不少擬上市公司與PE發生沖突。金諾律師事務所(北京)高級合伙人郭衛峰告訴記者,“受IPO暫停和經濟增速放緩的影響,或是被投企業業績未達承諾,或是被投資企業未能實現約定時間完成上市,PE機構和投資企業之間的對賭協議糾紛今年以來明顯增多。”
“僅僅我們近期接受委托去法院仲裁的對賭糾紛案例就有5、6起,部分已經立案,有些正在立案;還有更多的機構出于謹慎考慮,僅委托我們發律師函以及做一些前期調查取證工作,依然寄希望于通過談判解決,而不是訴訟。”郭衛鋒補充說。
遵義鈦業并非孤例。IPO折戟的同捷科技亦惹上一身麻煩:欲“下嫁”上市公司成飛集成(行情 股吧 買賣點)未果;公司創始人、董事長雷雨成遭罷免后為救公司再回歸;公司面臨集合票據的兌付危機,財務狀況岌岌可危;試圖通過配股方案渡過難關,但結果仍未可知。據知情人士稱,同捷科技的問題,除了錢之外,還在于經營理念、產品定位等多個方面,“公司在自身條件、股東目標、融資模式都還沒有打理清楚時,就急于上市了。”
相比撤單IPO公司的困境,還有一些企業尚未“排隊”就已經倒下了。
常熟怡華系的案例頗為典型。為了上市,盲目擴張,老板不惜成本非法融資,最后因難以支付高額利息導致資金鏈斷裂而破產。
今年8月27日,常熟市明星企業家、怡華系董事長俞建名被常熟市人民法院以抽逃出資罪、合同詐騙罪開庭審理。這位曾經的納稅大戶,因繳清銀行貸款后暫無法續貸,又通過私人及企業間拆借導致利息過高資金鏈困難而難以為繼,面臨以涉嫌合同詐騙罪被起訴并拘留的境遇。
常熟怡華系旗下擁有六家公司,均從事與人造金剛石制造相關的行業。作為怡華系實際控制人,俞建名的目標是將怡華系打造成上市公司。由于資金鏈斷裂,上述企業已于2013年4月被常熟市人民法院裁定破產重整,并于2013年7月公開招募重整投資人。
記者了解到,在長三角、珠三角等民企發達的地區,近年來擬IPO企業惹官司的案例已明顯增多。例如,浙江有著“火腿王”之稱的浙江宗蘇食品有限公司,廈門試圖做“中國戶外用品第一品牌”的三德盛,以及曾是全國手機充值老大的捷通達等,都是被高利貸拖垮。
除了舉債擴張,還有舉債納稅。有過“納稅大戶”之稱的啟高(廈門)機械工業有限公司因舉借民間高利貸納稅,最終也悲劇收場。“為了上市,就得財務報表好看,就得業績持續提升,就得大規模擴張。”一位同行說,啟高這種原本盈利能力不錯的企業,為了急速擴大規模,大舉借貸,期望能夠從上市的暴利中獲取巨額資金。但一旦上市不成功,或者哪怕上市比預期晚,資金鏈就可能斷裂,就會被高利貸拖垮。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