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3-12-23 09:20:37
從另一個角度看,機構投資者并未受到利空消息面影響,反而有逢低悄然進場獲取籌碼的跡象。QFII資金具備較強的信息優勢以及對政策的敏感度,十八屆三中全會后QFII、RQFII等外資呈現加速流入。
今年年底A股市場,一方面,繼續消化重啟IPO、推出新三板、豬價周期上升引發通脹預期回升以及明年國內經濟增長或低于市場預期等對A股市場的沖擊;另一方面,每年年底各類企業現金結算需求和銀行等金融機構存貸比指標考核,使社會整體資金面都較為緊張,上證綜指或再探2000-2050點的支撐。
11月經濟數據已經公布,多個經濟指標都出現了下滑。比如:1-11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名義增長19.9%,增速比1-10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這也是十年以來的最低點。11月工業增加值增速10%,比10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此外,當前穩定投資的兩大部門,房地產與基建增速都不容樂觀。這也很可能意味著今年三季度以來的經濟復蘇態勢結束,四季度經濟增速下滑的趨勢已現,明年經濟增長也將面臨一定的壓力。
目前市場對明年中國GDP增長目標心里沒底,普遍預計明年經濟增速目標為7.5%。如果增速目標低于預期,意味著中央對經濟轉型調整的力度將超預期,符合經濟轉型方向的行業將在明年得到更多政策支持,相關板塊也將出現更好的投資機會,但同時依靠投資拉動的傳統周期性行業將繼續受到打壓。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已得到市場的深度解讀,短期效應也已充分反映。
進入12月后,受IPO重啟預期等因素影響,A股市場出現調整的走勢。上周一,匯豐12月中國PMI預覽值降至50.5,創三個月新低,又引發市場對明年經濟增長的擔憂。上周四,央行逆回購預期落空,銀行間及交易所資金利率繼續飆升,銀行間違約傳言再現,上交所國債一天、七天回購利率暴漲,最高達到17.2%、7.32%,創下2個月來新高。雖然央行運用SLO調節市場流動性,但上周五上交所國債一天、七天回購利率依然維持在7.17%、6.62,由此透視出年底資金面依然偏緊。錢荒也引發權重藍籌股的大幅下跌。
其實,經測算11月底,開放式股票型基金平均倉位從85.93%上升到86.64%,開放式平衡型基金平均倉位從74.30%上升到75.21%,基金倉位再次逼近88%魔咒,已經給短期A股市場蒙上一層陰影。上周一、五,兩市資金流出超過140億元、80億元。12月9日至13日這周,A股市場并無利空消息,但從兩市資金凈流出達356億元,相比之前一周凈流出量增加58億元,創近期新高。
而12月9日至13日,兩市運作中的80只ETF基金份額縮水1.52億份。從11月以來,投資A股市場的ETF連續第五周出現凈贖回。11月11日以來,投資A股市場的ETF整體規模縮水達到36.78億份。11月18日至11月22日、12月2日至12月6日這兩周的縮水幅度較高,分別遭遇凈贖回11.63億份和14.55億份。
從另一個角度看,機構投資者并未受到利空消息面影響,反而有逢低悄然進場獲取籌碼的跡象。QFII資金具備較強的信息優勢以及對政策的敏感度,十八屆三中全會后QFII、RQFII等外資呈現加速流入。最新數據顯示:11月QFII在A股新開22個賬戶,相比年初增長超過58%。同時這也是QFII第23個月有新開A股賬戶。至此,QFII在A股共計開立賬戶達到了569個。同時,12月中國對沖基金經理信心指數達到129.76,較上月大幅上升17.96%,指數值高于臨界點100,表明基金經理對12月A股走勢持相對樂觀的態度。
貨幣政策偏緊、利率市場化加快和政府隱性擔保、機構剛性兌付造成的無風險利率水平過高,以及主動引導升值的穩定匯率水平,2013年以來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匯率升值2.86%,給熱錢流入提供了充足的激勵。9月份差額法的熱錢流入達到855億美元,熱錢還有很多藏于虛假貿易之中。10月外匯占款新增4416億元,達到年內次高,預計11月外匯占款新增或超過2500億元,預計12月到明年初仍然保持正增長,但這并沒有改變年底資金面緊張的狀況。
截至12月20日,上證指數、中小板指數、創業板指數靜態市盈率分別是10.77倍、33.08倍、52.80倍。而三季報顯示:創業板公司三季度同比增長8.34%,環比減少9.96%。前三季度虧損的創業板公司共20家,占比5.65%,但三季度虧損的公司達到31家,占比8.76%,較二季度的25家增加24%。全部A股中,二季度非金融企業凈利潤同比增長8.9%,三季度大幅升至23.2%。顯然,創業板公司的盈利增速低于主板、中小板的公司。新股發行重啟只是讓被過度追捧、價值被嚴重高估的中小股票價值回歸提速。
創業板指數目前處在敏感的技術位,后市一旦有效跌破1200點將出現破位,即跌破雙頭頸線、半年線的風險。創業板指數若失守1200點,向下或考驗1000點的支撐。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中小股票的炒作,是存量資金通過融資放大杠桿。參與中小股票炒作的投資者多數市場經驗豐富,如果中小股票不能維持此前的強勢,否則就會導致中小股票做多陣營的裂變,近期已經出現這方面的跡象。而下跌中,一旦觸及融資做多的風險閥門,或引發被動性止損盤拋售。
從上述分析看,國內與國外投資者、國內機構與普通投資者對后市有較大的分歧,呈現海外資金比國內資金樂觀,國內機構比國內普通投資者樂觀,對中小股票“貌似”比藍籌股樂觀。雖然很多機構對明年股市很樂觀,但筆者認為“道路是曲折的,甚至很痛苦,但前途是光明的”。一方面,資金面很嚴峻,以創業板為代表的中小股票面臨很大調整壓力,后市面臨大幅補跌;另一方面,權重藍籌股估值處于低位繼續調整的空間并不大。
原文鏈接:http://finance.ifeng.com/a/20131223/11318620_0.shtml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