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3-12-19 08:51:57
中國樓市調控已經“轉型”,將通過長效機制和市場手段解決市場問題,并健全符合國情的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來解決住房保障問題,雙管齊下將使中國房地產業回歸健康發展之路
⊙記者于祥明○編輯陳其玨
中國社會科學院18日在北京發布的住房綠皮書《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13-2014)》預測,2014年前期上漲過快的一、二線城市,房價短線見頂穩中有降,三、四線城市樓市頹勢延續。與會專家普遍認為,在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指導下,中國樓市調控已經“轉型”,將通過長效機制和市場手段解決市場問題,并健全符合國情的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來解決住房保障問題,雙管齊下將使中國房地產業回歸健康發展之路。
房價最快明年一季度見頂
對于一、二線城市房價短線將見頂的預測,綠皮書分析直接原因有四:一是房價大幅上漲使住房支付能力下降;二是2013年住房銷售爆發性增長,自住型住房需求被大量消耗,在限購政策不出現轉變的條件下,需求后期增長乏力;三是近兩年開發商爭搶“地王”預示著后期住房供給將顯著增加;四是房價過快上漲的城市政府將面臨較大的壓力,調控政策全面升級,如北京市推出兩年7萬套比市價低30%的自住型商品房政策,深圳市也將二套房貸提高到70%,這些調控政策可以暫時緩解市場恐慌情緒。
綠皮書預測,一、二線城市房價最快將在2014年第一季度短線見頂,到2014年第四季度前,房價將穩中有降。
但在以中西部地級市為主體的三、四線城市,住房市場將延續目前的滯銷態勢,部分城市房價可能步入下跌通道,“鬼城”現象可能擴大。而在幾大城市群內的中小城市,仍可能維持相對較好的發展趨勢。
專家共識樓市調控已“轉型”
“這幾年中國的房價上漲,特別是一、二線城市房價上漲,說明靠行政手段控制房價效果有限,且可能短期有效,長期來看還是有問題。”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著名經濟學家張卓元說,今后要更多靠經濟手段、市場手段去控制房價。
對此,“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的精神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國城鎮建設會議的精神對接起來,我們可以體會到最大的變化就是要把住房的建設、發展納入城鄉一體化的新格局中來加以定位,從而謀劃今后的發展路徑。”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高培勇說。
張卓元表示,十八屆三中全會對住房問題有幾條明確的論述,“如要加快房地產稅的立法并適時推進改革。看來房地產稅肯定要實行,為此要采取比較慎重的態度,先立法,然后再開征。在這之前,試點也有可能擴大。”張卓元表示,將來房地產稅很可能是地方稅里主要的稅種之一,這是一個重大的改革舉措。
他同時認為,建立全社會的房產信用基礎數據統一平臺,推進部門信息共享也很重要。
“本來住建部提出來要健全社會房產的統一信息平臺,受到各個地方抵制,最后不能聯網。現在的信息技術下,做到這點完全是可能的,之所以到現在還沒有建起來,就是利益問題,有的地方不愿意。而這次中央下決心一定要健全社會的房產信用基礎數據的統一平臺,既可以了解現在房房投資、投機究竟有多少,也為開征房產稅創造了條件。”
另外,張卓元指出,三中全會還提到要健全符合國情的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明確了政府的責任,隨著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臺,對今后房地產市場的健康會起到很好的作用。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