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19 01:05:13
昨日(12月18日),國家統計局所發布的2013年11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顯示,當月溫州新建商品住宅價格下跌1.2%,這也是自2011年9月以來,溫州商品住宅價格連續27個月出現同比下降,11月相比2010年下跌了18.7%。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徐杰 發自浙江
每經記者 徐杰 發自浙江
素有中國樓市重要風向標之稱的溫州樓市似乎已進入了 “跌跌不休”的境地。
昨日(12月18日),國家統計局所發布的2013年11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顯示,當月溫州新建商品住宅價格下跌1.2%,這也是自2011年9月以來,溫州商品住宅價格連續27個月出現同比下降,11月相比2010年下跌了18.7%。
“2013年度溫州城區有超過2800畝的商品房開發土地進入銷售市場,土地供應量是過去4到5年的量,土地供應量的增加左右著樓市的銷量和價格,樓市還會繼續維持這種回落現象。”對于后市房價,溫州大學房地產研究所研究員、溫州天浩置業總經理陳鴻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判斷。
值得注意的是,溫州房價連跌,開發商抄底心理漸起。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在溫州土地市場大幅放量的背景下,除本地品牌開發商積極拿地加快開發節奏外,萬科、東方城、萬通、港龍等外來房產大鱷也紛紛進入溫州“攻城略地”。
房價或繼續回落
昨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13年11月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其中,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價格環比、同比下降的城市只有溫州一個,分別下降了0.5%和1.2%;二手住宅價格同比下降的城市也僅有溫州,下降了5.7%;環比下降的兩個城市中,溫州降幅最大,為0.8%。
目前在溫州,價格“血拼”層出不窮,如楠溪云嵐前200名享200元/平方米優惠,抄底6800元/平方米起;華僑花園12800萬元/平方米起抄底;大誠金廷9999元/平方起,首款8.8萬元起等。
朗兆(溫州)房產營銷有限公司總經理葉維堅認為,法院和國有資產處理的拍賣房也造成了影響,雖然拍賣房數量有限尚形不成供應的主流,但是拍賣房產直接把二手房的價格體系打亂。
不過葉維堅透露,雖然溫州樓市房價下來了,成交量卻較高。浙江溫州市房產管理局所屬的商品房網上銷售管理系統顯示,截至12月18日18時,溫州城區2013年度房地產市場交易情況累計批準預售133.47萬平方米,其中銷售面積108.08萬平方米,銷售套數為9532套。
溫州房價是否還會繼續下跌?陳鴻向記者分析說,2013年度溫州城區有超過2800畝的商品房開發土地進入銷售市場,是過去4到5年的量,供應力度前所未有,土地供應量的劇增會左右樓市價格走勢,“如果沒有其他重大政策刺激,房價還會繼續維持這種回落現象,一直到2014年年中”。
開發商蜂擁拿地
值得注意的是,伴隨著房價的一路走低,以及土地的大幅放量,開發商似乎已經嗅到“抄底”的機遇。
12月5日,溫州城市中心區F-7-b地塊出讓,經過近30輪的激烈角逐,華鴻地產最終以9.3億元成功競得該地塊,溢價率達40%以上,樓面價1.55萬元,創下近年來溫州市區土地市場溢價率和樓面價的新高。
“受樓市調控和經濟大環境影響,市區地價較高峰期下降了四成左右,目前已逐漸回歸理性,‘面粉’便宜了,開發商自然更愿意出手拿地。”溫州三角洲專業房產機構陳好向媒體表示。
與此同時,記者留意到,上述溫州城市中心區地塊的出讓也被當地市場解讀為,這是房地產宏觀調控3年來,首次出現眾多開發商爭搶同一塊地,反映出開發商對市場預期的看好。
實際上,華鴻只是眾多拿地開發商的一家,《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今年以來,溫州樓市風起云涌,除本地品牌開發商積極拿地加快開發節奏外,萬科、萬通、東方城、德信、港龍等外來房產大鱷也紛紛進入溫州“攻城略地”。
據溫州市政府網站轉載的消息,至12月初,溫州市區已經成功出讓66宗地塊,總面積超過2900畝,創歷年新高,土地出讓金接近130億元。這些拿地的開發商除本地房企外,多數為外地房企。“其實,外地龍頭房企一直對溫州都比較關注,而如今認為布局的時機已經到來。”溫州業內人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