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3-09-25 11:26:55
銀行“利率戰”硝煙再起,不僅使得上調存款利率呈現出常態化趨勢,更是觸動了大眾的理財神經,如何更好地分配存款與理財產品的比例亦成為當務之急。
⊙記者 金蘋蘋
臨近9月末,伴隨連續上漲的資金價格,除了推出高收益理財產品招攬客戶,部分銀行還祭出了上調存款利率這一利器。
銀行“利率戰”硝煙再起,不僅使得上調存款利率呈現出常態化趨勢,更是觸動了大眾的理財神經,如何更好地分配存款與理財產品的比例亦成為當務之急。
銀行“利率戰”再現
2012年6月,央行出臺新政,規定銀行存款利率可在央行規定的基準利率基礎上有所上浮,此后銀行間曾經爆發過一場上調存款利率的“戰爭”。彼時,大多數銀行采取的是將1年期(含)以下定期存款利率上浮10%的策略,僅僅調整了中短期定期存款。如今,銀行將目光放到了中長期定期存款身上。
中信銀行日前公告,自9月19日起,全面上調該行個人儲蓄定期存款利率,將1年期,兩年期和3年期的存款利率紛紛上浮至頂,分別為3.3%、4.125%和4.675%。光大銀行也在近期推出將兩年期及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上浮10%的政策,將利率一浮到頂。
而平安銀行的上浮策略較為復雜。記者從平安銀行上海分行了解到,該行除了對1年期(含)以下的定期存款利率一律上浮10%以外,對于存款額為1-10萬元的客戶,推出了2年期定期存款可享受3.9375%的利率,而存款額在10萬元以上的客戶,可享受的則是4.125%的利率;針對3年期的存款,一旦存款額達到10萬元以上,可享受4.675%的利率;針對5年期的存款,白金卡客戶可享受5.225%的利率。
除了股份制商業銀行等,城商行的上浮政策則更顯 “激進”。據記者了解,寧波銀行自從今年年初以來,就已經將個人儲蓄定期存款利率全面上浮10%。不僅如此,記者從該行浙江省內某分行信貸部人士處了解到,寧波銀行的對公業務中,針對企業客戶的利率也進行了上浮。“我們對1年期(含)以下定期存款利率上浮10%,對大于1年期的存款,各家分行可以根據基準利率采取不同程度的上浮。”而且,這一上浮策略不僅僅是寧波銀行獨有的。“據我了解,很多同業特別是城商行的對公存款利率都有所上浮,1年期存款享受3.3%的利率已經很普遍了。甚至連工行等大銀行,其對公業務的1年期存款,也可以享受3.25%的利率了。”
上浮利率或將常態化
自從去年6月起央行允許銀行可以將存款利率在基準利率上最多上浮10%以后,眾多銀行就利用上浮存款利率這一方式攬儲。只是不同的銀行擁有不同的策略。城商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往往采取將利率一浮到頂的策略,而幾家國有大行,并沒有將這種定期存款的利率進行全面的上調,而是采取了有條件適度上浮的差別化舉措。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對記者表示,“相對來說,中小銀行比國有大行的存貸比壓力要大,而且中小銀行的客戶多為小微企業,這類客戶接受高成本融資的容忍度相對更高,因此他們只有通過價格優勢來吸引零售客戶以及存款。”
此外,銀行在上浮了存款利率之后,普遍面臨“只能上浮不能下降”的困局。“一旦下調存款利率,客戶和存款就會流失。”某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理財經理如此表示。對此,郭田勇認為在利率市場化的大背景下,中小銀行或將長期上浮存款利率,“這很可能成為一種常態化的現象,因為中小銀行需要通過這種手段提高競爭力并吸引客戶。”
合理配置資金投向不同產品
銀行間開展“利率戰”,受惠的是投資人。“銀行上調中長期存款利率,是為了和理財產品形成梯隊,以適應不同的投資需求。”某大型商業銀行理財師表示。記者發現,目前1年期、2年期、3年期和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上浮10%以后,利息收益可以達到3.3%、4.125%、4.675%和5.225%。而市面上的銀行理財產品,投資期限大多介于1-3個月和3-6個月之間,根據普益財富的最新統計,2013年8月發行的銀行理財產品,1個月以下期限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3.72%;1個月至3個月(含)期限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61%;3個月至6個月(含)期限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79%,故而那些短期投資需求選擇銀行理財產品可能更為合適。
至于中長期的投資需求,除了選擇銀行理財產品外,也可以選擇銀行定期存款。“銀行理財產品雖然有替代銀行存款的傾向,但也不是可以完全替代的。”上述理財師分析指出,“理財產品相對存款而言,風險更大,有些還不能保障本金,對于極度風險厭惡者來說,利率上浮后的銀行定期存款也相當具有吸引力。”
原文:http://finance.qq.com/a/20130925/002924.htm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