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3-09-02 09:36:42
月31日,清華大學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楊燕綏教授在某會議上表示,解決養老問題,提前做好應對準備非常重要,而這光靠養老金和醫療保險難以應對。
每經編輯 李彪
每經記者 李彪 發自北京
中國老齡化的速度被稱為“世界第一”,整個社會贍養比例正快速向2個勞動力養1個老人的比例靠近。
8月31日,清華大學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楊燕綏教授在某會議上表示,解決養老問題,提前做好應對準備非常重要,而這光靠養老金和醫療保險難以應對。
對此,一位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的人社部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表示,在個人養老問題上,不能把所有希望寄托在政府身上,政府只應該保基本,從現在全國的平均水平來看,實際上已經超出了保基本的范圍。
中國社會科學院政策研究中心秘書長唐鈞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說:“(中國贍養比)現在應該是三點幾比一,未來這個數字還會進一步下降。”
“中國的勞動人口減去在校生、失業、低收入和提前退休的人口,實際上在2010年以前,中國的贍養負擔就已經不到5:1了。”楊燕綏指出。也就是說,從勞動人口和老年人口的贍養比來看,在2010年以前,中國已經進入了深度老齡化的社會。而1990年的時候,是18個勞動人口養一位老人的年輕型社會。
在快速老齡化的趨勢下,如何提前做好應對準備非常重要。楊燕綏認為,光靠養老金和醫療保險將難以應對。“按照老齡化的情況,養老金這個問題的解決很簡單,就是二元結構”。
據了解,所謂養老金的二元結構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儲蓄兩部分,通過稅費,建立全覆蓋、保基本、克服老年貧困國民基礎養老金,是最基本的保障;同時,建立一個終生儲蓄的賬戶,且需要實現自儲公助,個人要存、企業要交,現在甚至商家積分讓利也可以轉換為養老金。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數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對于政府財政保基本的說法都比較贊同,但是,對于什么水平是基本,并沒有統一的說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