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藍光集團重組迪康藥業 融資大戲隱蔽啟幕

2013-08-19 01:00:01

業內人士認為,藍光集團今年以來在全國頻頻拿地擴張,當前此舉意在借殼上市,核心目的還是為了融資。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杜冉樂 成都攝影報道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杜冉樂 成都攝影報道

幾 年 前 重 組 迪 康 藥 業(600466,SH)借殼上市的計劃落空后,大股東四川藍光實業集團(以下簡稱藍光集團)似乎并不甘心。

8月15日,迪康藥業因籌劃重大事項而停牌1個月后發布公告稱,大股東藍光集團正在與公司進行重大資產重組,涉及重組方案及相關政策等事項。回顧這幾年,藍光集團從競拍取得迪康藥業的控股權算起,一直在減持股份,截至目前其持股比例接近減半,而迪康藥業近日也宣布退出藥品零售業。

這些舉措的背后,是否還有大股東更大的企業謀略?多位成都地產資深人士認為,藍光集團今年以來在全國頻頻拿地擴張,當前此舉意在借殼上市,核心目的還是為了融資。

對此,藍光集團董事局主席楊鏗卻顯得較為低調,近日在回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短信中表示,“我在國外,過段時間回國談。”

再啟重組擬借殼上市?/

7月中旬迪康藥業宣布停牌之時,成都業內就紛紛猜測大股東藍光集團可能會有大的動作,其中不排除完成當初的重組心愿。而隨著8月15日迪康藥業的一紙公告發布,其停牌原因進一步明朗。

迪康藥業的董秘蔣黎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有關公司重組的采訪,還是找藍光集團去問。藍光集團負責重組工作的楊姓負責人表示,以公司的公開披露信息為準,其他不方便透露。

5年前,藍光集團以每股6.14元、總競拍價3.3億元,取代因債務問題而急欲轉讓上市公司控制權的迪康集團,成為迪康藥業的大股東,持有后者5251萬股的限售流通股,持股比例占29.9%。

在上述收購之前,已有不少媒體猜測,藍光集團一旦順利完成重組,ST迪康有望轉型房地產,從而成功實現借殼上市。這并非空穴來風。據悉,藍光集團早在2004年就被四川省相關部門確定為60戶省重點培育的擬上市公司之一。

迪康藥業的權益變動報告書顯示,藍光集團最大的業務板塊是房地產,其運營實體正是藍光和駿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業內俗稱藍光地產),1998年~2008年累計開發面積500萬平方米,還被評為“四川房企綜合實力首強”。報告書還披露,藍光集團的收購事宜是為了拓展房地產業務,構筑融資平臺及產業發展平臺,在未來1年內不排除對ST迪康進行重大資產重組并改變后者的主營業務,及以增持ST迪康新增股份來注入優質房地產的計劃。不過,這一看似美好的構想卻一拖再拖。

對于重組往事,前述楊姓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強調說,2008年藍光集團完成了收購迪康藥業,后來并未進一步重組。

曾在藍光集團工作過的成都某房地產機構資深人士向記者表示,藍光集團這些年運氣不好,每次發力時就遇到一些意外的情況,比如地震、樓市調控以及市場低迷。

2008年,藍光集團因前期激進拿地、汶川大地震以及國際金融海嘯等不利因素的制約,曾一度陷入資金困局。上述成都某房地產機構資深人士表示,藍光集團到2009年就徹底活過來了,“藍光這次重組迪康,就是為了借殼上市”。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藍光集團成為迪康藥業大股東之后,就一直在減持股份,截至目前,藍光集團雖仍是后者第一大股東,但其持股比例已降至13.97%。與此同時,迪康藥業宣布轉讓旗下的18家藥品零售門店,退出藥品零售業。

2013年以來,綠地、萬達等房企巨頭紛紛赴港借殼上市。全國房地產經理人聯盟四川分會秘書長何良栩認為,藍光作為全國性布局的房企,如何與資本市場進行對接,將是解決投融資問題的關鍵。

藍光加速全國擴張/

“藍光地產明年希望新進入全國30個城市,包括天津、大連、沈陽、上海、南京與杭州等。”接近藍光集團董事局主席楊鏗的成都一房地產從業者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目前藍光只進入了全國10個城市左右。

事實上,除了萬科、龍湖、碧桂園與綠地等一線房企加速全國深度布局之外,協信、俊發、陽光城、泰禾、海亮等一些區域二線房企也發力全國擴張。

另據媒體報道稱,截至8月7日,今年已有100家上市房企正在進行并購或完成并購,平均每個月有14家房企股權易主,并購資產總額達500億元。

在銳理數據品牌營銷中心總經理郭潔看來,“未來5~8年內,中國房企將形成新的格局,一二線開發企業若沒有把握住這次機會,將永遠沒有做大做強的機會了,所以現在是企業生存及做強的最后機會。”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藍光集團獲取的一份內部資料發現,藍光地產已專門將龍湖地產與恒大地產作為研究案例,并用黑體字著重強調說,要優化布局、加快周轉與標準化盈利能力。

實際上,藍光地產2012年下半年以來已快速進入昆明、長沙、青島、無錫等全國多個核心城市拿地。8月14日,藍光地產在時隔4年后迂回北京,再次成功拿地201畝。據悉,截至目前,藍光地產全國在建項目40個,規模超過800萬平方米。

前述成都某房地產機構資深人士表示,其實藍光地產早在2010年就已開始全國擴張,很多地塊都是高價拿下,但沒有龍湖擴張那么快,2011年恰好遇到市場調整,藍光步伐又放慢了,如今又在加速擴張。

據悉,藍光地產在2009年底曾以2.43億元拿下北京市豐臺區一地塊,但因樓面價偏高造成項目定價“騎虎難下”,一度受挫。業內人士認為,藍光首次進京遇挫,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后來的擴張步伐。

不過,楊鏗前不久在集團內部會議上表示,“我們連續幾年都在原地踏步,我思考了很久,這個怪圈究竟在哪里?我認為根本在人。每一次在制定第二年計劃的時候,我們聽到最多的是各種各樣市場困難的客觀條件。”

上述內部資料還透露,下半年藍光地產計劃打好省內保衛戰,穩固成都市場冠軍地位,在幾個月前剛拿地的長沙、青島與無錫12月份要全部開盤等。

“像藍光COCO系列產品,都是標準化、流水線式的剛需產品,結構不復雜、面積小、功能全、總價低與高贈送等特點融為一體。”熟悉藍光的某地產資深人士表示,這易于向全國復制擴張。

今年初,楊鏗在接受成都媒體采訪時表示,成都一定要有全國性的房企,藍光作為成都房企的代表,具有標桿效應,“藍光的全國布局一定是向環渤海、長三角、西部三個區域集中,這三個板塊的投資力度和密度都會加大”。

融資填補資金需求/

前述成都某房地產機構資深人士表示,楊鏗今年以來多次進入媒體視野,就是為了公司上市融資的需要。

實際上,僅拿地一項,已讓藍光地產耗資不菲。去年8、9月份,藍光地產突進昆明,分別以106%和75%的溢價率取得西山區老海埂路片區兩地塊,總耗資4.4億元。今年4、5月份,藍光地產長途奔襲青島、長沙與無錫拿地,總耗資12億元,其中長沙項目溢價率86%。7月底,藍光地產重慶拿地耗資4.56億元,溢價率115%。近日,藍光地產在北京新拿地塊耗資15.8億元。

而在本土市場,藍光地產亦盡顯成都“一哥”霸氣。據銳理數據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藍光地產拿地538畝,耗資高達53億元,其中,武侯區半邊街近百畝的一地塊,藍光耗資13.2億元,溢價率143%。

據銳理數據研究室分析稱,“高溢價、高地價”在今年上半年的藍光拿地中頻頻出現,藍光年初宣布了全年沖擊200億銷售目標,還定下了10年沖擊1000億銷售額的長遠目標,土地儲備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基礎,但過高的地價,對其產品打造提出了更高要求。

楊鏗今年初曾公開表示,去年藍光地產銷售額120億元,而拿地支出100億元,今年將有150億元用于拿地。另據克而瑞研報顯示,藍光地產今年上半年銷售收入91億元。

有房地產專家認為,對于擴張型房企,本身的資金需求量較大,銷售回款僅是獲取資金的一個渠道,而大量的資金仍需借助金融杠桿,雄厚的土地儲備正是獲取金融杠桿的利器,藍光地產頻頻拿地也可能有這方面的意圖。

內部資料顯示,藍光地產專門成立了一個資金管理中心,就是為了推進“地產+金融”戰略,通過多種創新模式實現資本介入拿地,運用資本杠桿,提升公司的拿地能力,并與諾亞財富、平安、中鐵等機構結成合作聯盟。

據悉,在藍光地產攜手諾亞財富之前,陽光城、隆鑫地產等房企已與諾亞財富旗下的歌斐公司成立了地產基金。去年11月底,“歌斐藍睿”地產股權基金成立,計劃三年內為藍光募資100億元以上,助力加速擴張。

去年初,藍光地產還與中鐵信托成立了20億元的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期限2年,預期年收益率10%~12%。據中鐵信托最新的信披顯示,截至今年3月,藍光地產總資產212億元,總負債139億元,負債率65%,賬面資金22億元,短期還款壓力不大。不過,去年二季度末,藍光地產負債率僅58%,不到一年,負債率已提高了7個百分點。

近期,多家上市房企集中公布了數百億的再融資預案,業內人士認為,房企再融資或將迎來結構性開閘,尤其是針對地產開發環節將會松綁,樓市調控將建立起更為市場化的長效機制。比如,金科股份在停牌4天后祭出43億的巨額定增計劃,一個原因在于金科2011年借殼上市后一直未能在股市融資,導致高成本的信托與銀團貸款規模劇增,負債率也持續高企。華西證券某資深人士認為,與金科彼時的借殼上市相比,藍光當前面對的市場環境要好得多。

郭潔表示,現階段各大房企快速占領市場份額時,必須解決資金來源問題,因此各種形式的融資都是房企所探尋的,“上市融資是各類融資手段中‘成本最低、風險最低、相對容易’的一種方式”。

(實習生李紅瑾對本文亦有貢獻)

突破成都藍光地產今年頻繁拿地

青島

4月24日總價3.44億元面積:69畝

長沙

5月9日總價4.49億元面積:46畝

無錫

5月16日總價4億元面積:137畝

重慶

7月29日總價4.56億元面積:76畝

北京

8月14日總價15.8億元面積:201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欧美国产日韩中文字幕 | 日本亚洲中文字幕精品 | 天天看影视在线 | 一本大道香蕉大在线日韩 | 亚洲网不卡AV在线 | 亚洲最大在线观看AV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