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資金監測

每經網首頁 > 資金監測 > 正文

A股炒作或進入“雞肋時刻” 三積極因素凝聚做多人氣

中國證券報 2013-08-05 10:13:02

綜觀最近的市場,一種“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感油然而生,而這種感覺或會持續到IPO重啟之后。

最近一段時間,筆者在與業內部分知名賣方研究員交流時發現,市場投資者普遍處于“缺票期”。硬要推薦,無非還是那些已經由“黑馬”變成“白馬”的股票,這不但無法激起人們的興奮感,更不用談炒作的欲望了。綜觀最近的市場,一種“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感油然而生,而這種感覺或會持續到IPO重啟之后。

回顧去年年底發起的那一波行情。在那段日子,以銀行為首的藍籌股波瀾壯闊,中小盤股此起彼伏,市場人氣很快“旺”了起來。后來,有分析人士認為,那波行情是國家隊與外資聯袂導演的一場好戲,二者缺一不可。如今,銀行股自年內高點已出現了相當大的跌幅,但是并沒有像去年年底那么低,當然市盈率并沒有太大的變化。只是基本面上,監管層對銀行的風險管控更為嚴格,8號文和利率市場化可能使得銀行利潤增速已經見頂,而地方融資平臺無時無刻不在扯動著銀行股多頭敏感的神經,這意味著短期內再度發動一波銀行股行情的可能性并不大。而其他金融股如券商,即使有太多的創新,但沒有牛市,券商自然也掀不起大浪來。

再看房地產股,近期在再融資開閘傳聞的刺激下,房地產股偶有沖動表現,但跟進的投資者基本上在短期內都會遭受“沖動的懲罰”。有一些分析師認為,簡直不相信市場上還有市盈率四五倍的地產股。事實上,近期關于人民銀行總行調研通過券商渠道進入房地產的開發貸以及各大銀行總行調研房地產開發貸款的傳聞很多,二三線城市上演“空城計”的案例也比比皆是。此外,房地產的價格在一定程度上跟熱錢也有關系,而從七月份的數據來看,熱錢流出的情況在發生。最近,某地產名嘴對地產價格都沒有作出明確的判斷,在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了房地產市場形勢的復雜。有分析認為,要想在這個時點發動一波行情,只有靠地產股,但地產并不具備年初銀行股走牛那樣的基礎。一是銀行有國家隊托底,二是對于次貸危機尚歷歷在目的海外資金來說,他們在看中國地產時,強調得更多的是風險。因此,相對銀行股而言,地產股的“雞肋味”更濃。

事實上,比房地產更能吊胃口的是公共基建。從近期出臺的一系列政策來看,“穩增長”在下半年經濟工作中的地位有所提升。在控制金融風險和促進結構轉型的同時,政府可能陸續啟動一些符合調結構方向的大型投資項目,以支撐經濟增速。目前已出臺了對光伏、保障房、信息產業和鐵路建設等的支持方案,市場預計,政府還有其他的政策預案,進一步推行穩增長政策的步伐和力度將視未來幾個月經濟形勢的發展而定。但從市場的角度來看,這些并非是全新概念,去年9月份絕大多數概念都被炒過一波,最后證明市場追捧者寥寥,絕大多數股票近期又創出新低來,應該說不存在趨勢性的機會。而受房地產和基建等帶動的強周期股,在PPI尚處于下行通過的情況下,機會就更小了。

要判斷市場是不是進入“雞肋”時刻,不得不說的就是以創業板為代表的中小盤股。近一年多時間,特別是近8個多月時間,歐菲光、藍色光標、樂視網、掌趣科技等一批賺錢效應十足的股票不僅賺足了眼球,也帶火了中小盤股。創業板指數年內漲幅居全球股市前列,離歷史新高也僅一步之遙。在A股市場上,更有一種說法“上證指數朝1000點邁進,創業板指朝2000點邁進”。

不過,凡事得符合自然規律,所謂“大河有水小河滿”,若經濟整體情況不佳,小行業的高成長持續性也將遭遇考驗。從行業來看,以蘋果和三星為首的智能手機近期釋放出的業績都不理想,高端智能機趨于飽和。中低端機市場目前仍處于釋放階段,但值得注意的是,“以量取勝”的企業素來難以贏得高估值。從國內上市公司的情況來看,雖然中報還沒有出齊,但一位行業研究員告訴筆者,電子行業業績普遍低于預期。而從投資界人士透露的信息來看,最近一些電子股的異常上漲,乃是不得已而為之。分析人士認為,這是一種市盈率與市夢率的博弈,很多公司的確有想象力,資金不愿意放棄,比如科大訊飛等。但理想雖美好,現實卻十分骨感,市場上的“科大訊飛”并不多,投資者對小盤股的風險還是要有足夠的認識。目前市場上,很多小股票的走勢已經頗為尷尬,往上沒有令人興奮的故事支持,向下沒有太多人愿意接盤。市場也就慢慢地形成了雞肋的格局。

很多分析師喜歡把股票分為周期股和非周期股,其實大多數股票都是有周期的。近幾年,絕大多數行業都已經瘋過一把了,這其中包括所謂非周期的醫藥。多年的經驗證明,當所有行業都輪漲過之后,市場總會有一段迷茫期,也許新股才是幫助市場沖出迷茫期的興奮點。(□本報記者賀輝紅)

悲觀預期緩緩退場“正能量”閃亮登臺

□長城證券張勇

大盤近期維持窄幅震蕩的走勢,上證綜指在1950點-2100點之間運行已有一月之余,雖然多次尋求向下突破,但是每每總在利好政策的扶持下有驚無險。與此相對應的是,創業板指數繼續在高位大幅震蕩,且趁大盤企穩之際,更強勢創出階段性新高。股市在經歷了大起大落之后歸于平淡,主要原因應該是宏觀經濟實行了上下限管理,與此相對應的是,股市也就有了對應的政策上下限,即在經濟運行至下限附近,穩增長政策屢屢出手,市場悲觀預期有所改善,進而大盤漸趨穩定。

首先,海外股市迭創新高,國內經濟數據好于預期,這共同助推了股市的企穩回升。受到美國7月失業率好于預期的推動,上周五美國股市主要股指再創新高,年初至今美國三大股指漲幅均在19%以上,歐洲主要股指漲幅也在10%以上,美國經濟復蘇好于預期對于全球股市都有所提振。從國內經濟數據來看,7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3%,比上月回升0.2個百分點。新訂單指數、企業預期指數、購進價格指數等主要分項指數都呈現不同程度的回升。該數據公布后投資者對經濟下行風險有所緩解,穩增長的效力有所體現。當然,單一數據不足以說明經濟已開始企穩,本周陸續公布的系列數據還將對市場造成較大的影響。只有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都能全面回暖,投資者對經濟回穩的信心才能樹立。我們看到,雖然市場有所反彈,但是反彈力度依然偏弱,表明投資者對經濟企穩的信心不足,后續需要更多的數據支持。

其次,地產再融資開閘,周期性行業雖迎來短暫的喘息機會,但是基本面依然無法得到根本改觀。上周地產政策出現重大變化,中央政治局經濟會議提出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平穩發展,與政治局會議去年底提出的“堅持房地產調控政策不動搖,促進房價合理回歸,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相比,只字未提調控。這被敏感的資本市場理解為,下半年中央不會出臺更嚴厲的樓市調控政策,房地產市場政策將出現重大的轉折。與此相對應的是,地產再融資的大門也悄然打開。8月1日,新湖中寶公告稱,公司擬定向增發不超過17.91億股,募資不超過55億元,用于位于上海的兩個棚戶區改造項目;同日,海印股份也對外公布擬融資8.34億元用于其商業地產項目。地產政策出現重大變化,地產板塊集體大幅飆升,相關建筑建材、鋼鐵、機械等都出現了反彈。雖然地產政策有所改善,但是無法從根本上扭轉多數上游行業產能過剩、價格疲弱的基本面。從未來趨勢看,地產板塊持續上漲的動力不足,產業鏈個股更可能會以“幾日游”的結局收場。

近期市場熱點反復切換,甚至一天一換,這令多數投資者茫然不知所措。筆者根據政策與市場表現的對應關系,可以總結歸納為調結構、促轉型、去杠桿等能推動成長股上漲;與此相對應的是,穩增長、保就業、加大投資就能推動周期股上漲。關鍵是在什么時期出什么政策要解決什么主要矛盾。今年上半年經濟以促轉型、調結構為主,這催生了成長股一波波瀾壯闊的行情;當7月份后經濟運行至下限時,政策出現了適度調整,提出穩增長、保就業,且地產再融資的預期持續趨強,這令周期股產生了一波反彈。當然,新一屆政府中長期政策目標依然是不刺激、調結構、促改革,短期穩增長的舉措依然是為了保證經濟平穩轉型的權宜之計,中國經濟增長不可能重回依靠投資拉動的老路,因此穩增長的力度也會較為有限,而且是結構性的。據此判斷,上游周期性行業尤其是產能過剩行業并不存在持續性的上漲機會,相反成長股在經濟轉型大背景下依然機會多多。

從市場走勢看,上周市場出現了可喜的變化:上證綜指與創業板指數多數時間呈現齊漲共跌局面,并未出現互相拆臺的蹺蹺板效應,這表明在經過前期的大幅震蕩后,投資者的心態已經趨于平穩,看好藍籌的繼續看好藍籌,看好成長的繼續看好成長,游走于兩個板塊之間的資金越來越少。筆者認為上證綜合指數未來反彈空間有限,年線2220點將構成較強的阻力。成長股由于彈性十足,并且不斷有利好政策扶持,未來依然會上演震蕩上行的態勢,創業板指數1200點不會是最終的頂部;相反如果創出歷史新高后,其上升空間將進一步被打開。當然,由于創業板指數漲幅較大,泡沫也客觀存在。筆者今年之所以持續看好創業板是因為創業板與主板并無可比性,主板受到了嚴格的估值的約束與宏觀經濟數據的影響,而創業板則沒有受到這方面的影響,影響創業板個股漲跌的唯一因素就是成長性,不過此成長并非業績成長,而是簡化為用戶數、流量、市場空間等。當然,所有的泡沫終將破裂,但是泡沫背后的超額利潤依然無法阻擋投資者的追逐熱情,風險承受能力較強的投資者可以參與。

操作策略上,投資者短期宜采取適度均衡投資策略,超跌+政策改善為短期選股的雙重標準,地產、建筑等板塊仍有一定的反彈空間,而部分冷門板塊如農業、造船、家電、化工等存在補漲機會。與此相對應的是,戰略新興產業可能會上演車輪大戰,大數據、4G、LED、環保、傳媒等熱門品種可能會輪番表演。

責編 趙慶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最近一段時間,筆者在與業內部分知名賣方研究員交流時發現,市場投資者普遍處于“缺票期”。硬要推薦,無非還是那些已經由“黑馬”變成“白馬”的股票,這不但無法激起人們的興奮感,更不用談炒作的欲望了。綜觀最近的市場,一種“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感油然而生,而這種感覺或會持續到IPO重啟之后。 回顧去年年底發起的那一波行情。在那段日子,以銀行為首的藍籌股波瀾壯闊,中小盤股此起彼伏,市場人氣很快“旺”了起來。后來,有分析人士認為,那波行情是國家隊與外資聯袂導演的一場好戲,二者缺一不可。如今,銀行股自年內高點已出現了相當大的跌幅,但是并沒有像去年年底那么低,當然市盈率并沒有太大的變化。只是基本面上,監管層對銀行的風險管控更為嚴格,8號文和利率市場化可能使得銀行利潤增速已經見頂,而地方融資平臺無時無刻不在扯動著銀行股多頭敏感的神經,這意味著短期內再度發動一波銀行股行情的可能性并不大。而其他金融股如券商,即使有太多的創新,但沒有牛市,券商自然也掀不起大浪來。 再看房地產股,近期在再融資開閘傳聞的刺激下,房地產股偶有沖動表現,但跟進的投資者基本上在短期內都會遭受“沖動的懲罰”。有一些分析師認為,簡直不相信市場上還有市盈率四五倍的地產股。事實上,近期關于人民銀行總行調研通過券商渠道進入房地產的開發貸以及各大銀行總行調研房地產開發貸款的傳聞很多,二三線城市上演“空城計”的案例也比比皆是。此外,房地產的價格在一定程度上跟熱錢也有關系,而從七月份的數據來看,熱錢流出的情況在發生。最近,某地產名嘴對地產價格都沒有作出明確的判斷,在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了房地產市場形勢的復雜。有分析認為,要想在這個時點發動一波行情,只有靠地產股,但地產并不具備年初銀行股走牛那樣的基礎。一是銀行有國家隊托底,二是對于次貸危機尚歷歷在目的海外資金來說,他們在看中國地產時,強調得更多的是風險。因此,相對銀行股而言,地產股的“雞肋味”更濃。 事實上,比房地產更能吊胃口的是公共基建。從近期出臺的一系列政策來看,“穩增長”在下半年經濟工作中的地位有所提升。在控制金融風險和促進結構轉型的同時,政府可能陸續啟動一些符合調結構方向的大型投資項目,以支撐經濟增速。目前已出臺了對光伏、保障房、信息產業和鐵路建設等的支持方案,市場預計,政府還有其他的政策預案,進一步推行穩增長政策的步伐和力度將視未來幾個月經濟形勢的發展而定。但從市場的角度來看,這些并非是全新概念,去年9月份絕大多數概念都被炒過一波,最后證明市場追捧者寥寥,絕大多數股票近期又創出新低來,應該說不存在趨勢性的機會。而受房地產和基建等帶動的強周期股,在PPI尚處于下行通過的情況下,機會就更小了。 要判斷市場是不是進入“雞肋”時刻,不得不說的就是以創業板為代表的中小盤股。近一年多時間,特別是近8個多月時間,歐菲光、藍色光標、樂視網、掌趣科技等一批賺錢效應十足的股票不僅賺足了眼球,也帶火了中小盤股。創業板指數年內漲幅居全球股市前列,離歷史新高也僅一步之遙。在A股市場上,更有一種說法“上證指數朝1000點邁進,創業板指朝2000點邁進”。 不過,凡事得符合自然規律,所謂“大河有水小河滿”,若經濟整體情況不佳,小行業的高成長持續性也將遭遇考驗。從行業來看,以蘋果和三星為首的智能手機近期釋放出的業績都不理想,高端智能機趨于飽和。中低端機市場目前仍處于釋放階段,但值得注意的是,“以量取勝”的企業素來難以贏得高估值。從國內上市公司的情況來看,雖然中報還沒有出齊,但一位行業研究員告訴筆者,電子行業業績普遍低于預期。而從投資界人士透露的信息來看,最近一些電子股的異常上漲,乃是不得已而為之。分析人士認為,這是一種市盈率與市夢率的博弈,很多公司的確有想象力,資金不愿意放棄,比如科大訊飛等。但理想雖美好,現實卻十分骨感,市場上的“科大訊飛”并不多,投資者對小盤股的風險還是要有足夠的認識。目前市場上,很多小股票的走勢已經頗為尷尬,往上沒有令人興奮的故事支持,向下沒有太多人愿意接盤。市場也就慢慢地形成了雞肋的格局。 很多分析師喜歡把股票分為周期股和非周期股,其實大多數股票都是有周期的。近幾年,絕大多數行業都已經瘋過一把了,這其中包括所謂非周期的醫藥。多年的經驗證明,當所有行業都輪漲過之后,市場總會有一段迷茫期,也許新股才是幫助市場沖出迷茫期的興奮點。(□本報記者賀輝紅) 悲觀預期緩緩退場“正能量”閃亮登臺 □長城證券張勇 大盤近期維持窄幅震蕩的走勢,上證綜指在1950點-2100點之間運行已有一月之余,雖然多次尋求向下突破,但是每每總在利好政策的扶持下有驚無險。與此相對應的是,創業板指數繼續在高位大幅震蕩,且趁大盤企穩之際,更強勢創出階段性新高。股市在經歷了大起大落之后歸于平淡,主要原因應該是宏觀經濟實行了上下限管理,與此相對應的是,股市也就有了對應的政策上下限,即在經濟運行至下限附近,穩增長政策屢屢出手,市場悲觀預期有所改善,進而大盤漸趨穩定。 首先,海外股市迭創新高,國內經濟數據好于預期,這共同助推了股市的企穩回升。受到美國7月失業率好于預期的推動,上周五美國股市主要股指再創新高,年初至今美國三大股指漲幅均在19%以上,歐洲主要股指漲幅也在10%以上,美國經濟復蘇好于預期對于全球股市都有所提振。從國內經濟數據來看,7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3%,比上月回升0.2個百分點。新訂單指數、企業預期指數、購進價格指數等主要分項指數都呈現不同程度的回升。該數據公布后投資者對經濟下行風險有所緩解,穩增長的效力有所體現。當然,單一數據不足以說明經濟已開始企穩,本周陸續公布的系列數據還將對市場造成較大的影響。只有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都能全面回暖,投資者對經濟回穩的信心才能樹立。我們看到,雖然市場有所反彈,但是反彈力度依然偏弱,表明投資者對經濟企穩的信心不足,后續需要更多的數據支持。 其次,地產再融資開閘,周期性行業雖迎來短暫的喘息機會,但是基本面依然無法得到根本改觀。上周地產政策出現重大變化,中央政治局經濟會議提出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平穩發展,與政治局會議去年底提出的“堅持房地產調控政策不動搖,促進房價合理回歸,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相比,只字未提調控。這被敏感的資本市場理解為,下半年中央不會出臺更嚴厲的樓市調控政策,房地產市場政策將出現重大的轉折。與此相對應的是,地產再融資的大門也悄然打開。8月1日,新湖中寶公告稱,公司擬定向增發不超過17.91億股,募資不超過55億元,用于位于上海的兩個棚戶區改造項目;同日,海印股份也對外公布擬融資8.34億元用于其商業地產項目。地產政策出現重大變化,地產板塊集體大幅飆升,相關建筑建材、鋼鐵、機械等都出現了反彈。雖然地產政策有所改善,但是無法從根本上扭轉多數上游行業產能過剩、價格疲弱的基本面。從未來趨勢看,地產板塊持續上漲的動力不足,產業鏈個股更可能會以“幾日游”的結局收場。 近期市場熱點反復切換,甚至一天一換,這令多數投資者茫然不知所措。筆者根據政策與市場表現的對應關系,可以總結歸納為調結構、促轉型、去杠桿等能推動成長股上漲;與此相對應的是,穩增長、保就業、加大投資就能推動周期股上漲。關鍵是在什么時期出什么政策要解決什么主要矛盾。今年上半年經濟以促轉型、調結構為主,這催生了成長股一波波瀾壯闊的行情;當7月份后經濟運行至下限時,政策出現了適度調整,提出穩增長、保就業,且地產再融資的預期持續趨強,這令周期股產生了一波反彈。當然,新一屆政府中長期政策目標依然是不刺激、調結構、促改革,短期穩增長的舉措依然是為了保證經濟平穩轉型的權宜之計,中國經濟增長不可能重回依靠投資拉動的老路,因此穩增長的力度也會較為有限,而且是結構性的。據此判斷,上游周期性行業尤其是產能過剩行業并不存在持續性的上漲機會,相反成長股在經濟轉型大背景下依然機會多多。 從市場走勢看,上周市場出現了可喜的變化:上證綜指與創業板指數多數時間呈現齊漲共跌局面,并未出現互相拆臺的蹺蹺板效應,這表明在經過前期的大幅震蕩后,投資者的心態已經趨于平穩,看好藍籌的繼續看好藍籌,看好成長的繼續看好成長,游走于兩個板塊之間的資金越來越少。筆者認為上證綜合指數未來反彈空間有限,年線2220點將構成較強的阻力。成長股由于彈性十足,并且不斷有利好政策扶持,未來依然會上演震蕩上行的態勢,創業板指數1200點不會是最終的頂部;相反如果創出歷史新高后,其上升空間將進一步被打開。當然,由于創業板指數漲幅較大,泡沫也客觀存在。筆者今年之所以持續看好創業板是因為創業板與主板并無可比性,主板受到了嚴格的估值的約束與宏觀經濟數據的影響,而創業板則沒有受到這方面的影響,影響創業板個股漲跌的唯一因素就是成長性,不過此成長并非業績成長,而是簡化為用戶數、流量、市場空間等。當然,所有的泡沫終將破裂,但是泡沫背后的超額利潤依然無法阻擋投資者的追逐熱情,風險承受能力較強的投資者可以參與。 操作策略上,投資者短期宜采取適度均衡投資策略,超跌+政策改善為短期選股的雙重標準,地產、建筑等板塊仍有一定的反彈空間,而部分冷門板塊如農業、造船、家電、化工等存在補漲機會。與此相對應的是,戰略新興產業可能會上演車輪大戰,大數據、4G、LED、環保、傳媒等熱門品種可能會輪番表演。 三積極因素凝聚做多人氣 □西部證券王梁幸 隨著消息面和政策面的逐步偏暖,上周A股出現前低后高的走勢,盤面上各板塊走勢呈現一定的輪動跡象,創業板指數反復創新高有力地提振了場內的做多信心,加上主板市場中的權重板塊也呈現出一定的回穩跡象,市場做多合力已經開始悄然凝聚。筆者認為,前期多空雙方圍繞2000點的寬幅拉鋸已經接近尾聲,在宏觀經濟有所好轉以及管理層持續釋放偏暖的政策信號的背景下,A股向上反彈的動力得到增強,滬指有望挑戰2100點大關,同時“紅八月”也值得進一步期待。操作上,不妨將倉位適當提升至五至六成,投資主線上可重點關注節能環保、生物、信息技術以及新材料等新興產業板塊的品種。 場內做多合力逐步凝聚 從上周盤面的表現情況來看,前期持續凸顯的結構型特征開始有所弱化,板塊品種走勢之間的差異性也呈現出較為明顯的減弱,大中小市值品種之間的“蹺蹺板”效應消失,并逐步表現趨同的格局表明市場合力正在逐步凝聚。 一方面,權重板塊有所止跌回穩,銀行、券商等金融板塊經過連續的回落之后,技術性底背離的跡象較為明顯,短期下跌空間已較為有限;而受益于城市化規劃消息的地產板塊則在盤中反復活躍,龍頭品種招保萬金一周漲幅都近10%,這無論是對指數的貢獻還是對人氣的提振,都形成了較強的正面作用。另一方面,中小市值品種也一改以往相悖于權重板塊走勢的表現,不僅4G、互聯網、云計算等近期熱點仍有所活躍,同時石墨烯、頁巖氣等題材概念品種也逐步趨強,這使得盤面熱點始終維持在相對豐富的狀態,賺錢效應也隨之得到明顯的維系。整體來看,當前盤面再度出現難得的板塊輪動格局,各品種的輪番活躍無疑有利于形成較為充沛的市場內部推動力量。 經濟運行出現一定好轉信號 國家統計局上周發布了7月官方制造業PMI指數,該數據回升至50.3%,并創下近兩個月的新高,明顯優于市場此前預期。雖然與前期匯豐銀行公布的PMI數據有差別,但主要是由于官方PMI與匯豐PMI在統計范疇上有所差異造成的,匯豐以中小企業為主,而官方統計中包含國內大型企業,因此兩者之間難免會出現背離。 官方數據的回升反映出在溫和政策的刺激下,國內經濟運行有所好轉,并且首先在大型企業上有所體現。進一步從分類指數來看,新訂單指數、原材料庫存指數以及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均有所回升,也表明當前企業的信心得到增強,并開始出現一定的補庫存的動作,雖然一次的數據尚不足以說明我國宏觀經濟已經完全回到復蘇的通道當中,但至少表明此前經濟增速不斷回落的局面開始得到一定程度的好轉,這也使得股指在2000點附近的支撐力度得到較大程度的夯實。 政策面釋放偏暖信號 隨著保經濟“下限”目標的明確提出,管理層也開始陸續出臺相對溫和的經濟刺激政策,包括在財稅政策方面的優惠以及對部分重點行業的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這有助于改善當前經濟增速水平不斷出現反復的局面。從前期對小微企業的稅賦減免,到政治局會議上提出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等十項舉措穩定經濟運行,再到國務院部署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等六大任務,都顯現出管理層在“穩經濟”和“調結構”兩者的平衡中,調控重心開始傾向于前者,尤其是對城市規劃中的地鐵、輕軌等項目建設,將有力拉動經濟增速脫離當前相對較低的區間,而經濟的平穩運行也將為經濟結構調整的持續推進提供一個穩定的基礎環境,并為“調結構”的目標留出更多的調控空間。對于向來“政策市”痕跡明顯的A股而言,政策面的局部轉暖無疑也有明顯的正面推動作用。 流動性狀態持續轉好 繼前一周央行向市場釋放流動性之后,上周央行繼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向市場凈投放資金1360億元。雖然央行連續的凈投放動作并不意味著穩健的貨幣政策基調出現轉向,但在月末資金緊張的情況下,央行及時出手,無疑透露出其維持資金面平穩、穩定市場預期的意圖,而延長資金投放期限、增加資金投放規模,有利于緩解市場對未來流動性趨于緊張狀態的擔憂。隨著市場預期的穩定,大銀行可能逐步增加資金融出,中小銀行將減少資金融入,市場資金面有望逐步完成自我改善。進入8月份,季度、半年考核等季節性干擾因素將明顯減少,資金面也將逐步恢復。在再融資有所重啟的情況下,前期一度緊張的流動性狀態目前得到階段性的改善,這有助于緩解A股趨緊的供求矛盾,也為A股的短期運行創造了一個相對寬松的環境。 原文鏈接: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3-08/05/c_125114818.htm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五月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三级免费片 | 乱色国内精品视频在线 |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中文 |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字幕综合 | 亚洲人人夜夜澡人人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