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評論

每經網首頁 > 評論 > 正文

魯政委:銀行業分類監管機制助力實體經濟

2013-07-08 00:47:30

◎魯政委(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市場研究總監)

7月5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政策的全面性、采用公開文件明確各相關部門職責這一規格來看,《意見》仿佛是一部遲來的“經濟金融版”《政府工作報告》。

《意見》指明了當前中國經濟存在的問題,筆者根據其中具體要求,關注到一些新的進展,主要包含以下八個方面:

第一,《意見》要求,“充分發揮再貸款、再貼現和差別存款準備金動態調整機制的引導作用”。對于再貸款,此前一直就在主要支持涉農;關于再貼現,在支持小微企業和涉農貸款上,7月2日人民銀行已經表示,在今年已累積使用165億元的基礎上,將再增加120億元的票據再貼現額度,截至目前全國再貼現額度為1620億元;差別存款準備金率,其實也一直在用來調節信貸貸款。

第二,《意見》要求,“對中小金融機構繼續實施較低的存款準備金率,增加 ‘三農’、小微企業等薄弱環節的信貸資金來源”。這意味著,未來可能對中小金融機構、尤其是在“三農”和小微貸上表現突出的中小金融機構,存在進一步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的可能性。

第三,《意見》明確贊成以“內保外貸”向國外轉移產能提供融資、用“外保內貸”支持擴大外資小微企業境內融資來源。

第四,發債繼續被作為重要政策導向性手段。《意見》指出,“繼續支持符合條件的銀行發行小微企業專項金融債,所募集資金發放的小微企業貸款不納入存貸比考核”;這一措施本次還被擴展到支農貸款上,“支持符合條件的銀行發行‘三農’專項金融債”。

第五,資本市場新舉措:資產證券化常規化,創業板上市速度加快,期貨新品種加速推出。《意見》要求,“逐步推進信貸資產證券化常規化發展”;“適當放寬創業板對創新型、成長型企業的財務準入標準……促進創新型、創業型中小企業融資發展”,創業板企業上市門檻的降低,意味著上市速度的加快;“穩步推進期貨市場品種創新”,國債期貨、原油期貨等都已箭在弦上。

第六,外匯管理將有新突破。《意見》提出,要“推進外匯管理簡政放權,完善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外匯管理制度。逐步開展個人境外直接投資試點,進一步推動資本市場對外開放”。

第七,金融監管醞釀新思路。在行業準入上,《意見》明確提出“嘗試由民間資本發起設立自擔風險的民營銀行、金融租賃公司和消費金融公司等金融機構”,未來銀行、金融租賃、消費金融公司都將對民營資本開放。在行業監管上,《意見》表示,“探索優化銀行業分類監管機制,對不同類型銀行業金融機構在經營地域和業務范圍上實行差異化準入管理,建立相應的考核和評估體系,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廣覆蓋、差異化、高效率的金融服務。”這是首次明確提出分類監管的思路,鼓勵銀行的差異化發展,未來可能出現的狀態是:名稱都叫“銀行”,監管者也一樣,但能夠經營的業務范圍、地域范圍都可能不一樣,監管指標的要求也可能不同。

第八,理財業務發展規則無變化。《意見》要求:“按照理財與信貸業務分離、產品與項目逐一對應、單獨建賬管理、信息公開透明的原則,規范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加強行為監管,嚴格風險管控。”這與銀監會的監管規則,并無變化。但未來理財產品將會受到更加嚴格的監管甚至審計,因為這部分是放在第十項:“嚴密防范金融風險”下來講的。

筆者認為,經濟面臨 “結構性矛盾”,“資金分布不合理”,是本次《意見》出臺的最重要背景。而當前所謂“實體經濟”困難、資金不支持的“實體經濟”中所謂的“實體經濟”,更確切地其實應當是指可貿易性強的行業,這其實正是在所有實際匯率高估經濟體都出現過的“產業空心化”現象。人民幣匯率的高估應該對經濟的“脫實向虛”負有重大責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日本免费看在线视频一区 | 日本欧美日韩亚洲综合区 | 日韩精品亚洲人旧成在线 | 一级日本高清在线观看 | 日本日本乱码伦不卡视频 | 亚洲午夜中文字幕在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