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中儲糧鹽城兌現收糧白條 當地政府指其管理存漏洞

2013-07-02 00:50:23

在江蘇鹽城地區,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在托市收購中卻曝出亂象。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黃晟 發自江蘇建湖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黃晟 發自江蘇建湖

多年來,在糧食收儲保護政策下,基本杜絕了限制收購和給農民打白條的現象,然而在江蘇鹽城地區,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以下簡稱中儲糧)在托市收購中卻曝出亂象。

6月28日晚間,央視《東方時空》以“糧賬里的秘密”為題,報道了在江蘇鹽城地區中儲糧鄉鎮收購點虛開國家托市糧發票,壓價收購,向糧農打白條。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為此專門奔赴事發地鹽城市建湖縣采訪。

建湖縣政府部門相關人員向記者表示,中儲糧打白條打掉的是糧農們對中儲糧作為國家糧食儲備庫的幾乎絕對的信任,作為國家糧食部門置權力自律于何處?置公信于何處?又置百姓利益于何處?

中儲糧鄉鎮收購點負責人崔勇解釋稱:按照(國家)要求講,早上收購晚上就要結束付款,今年糧食收得太快,現在等于說中儲糧給我了300多萬,正在逐步給老百姓付款,其中有時間差。

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了這位負責人的第二天,記者獲悉,鹽城建湖縣糧農手中的白條已經全部兌現。當地的糧農告訴記者,他們已拿到了拖欠的糧款。

針對此次的白條事件,當地有關部門表示,這其實暴露出中儲糧基層存在著管理漏洞。

“打白條”涉及數百戶農民/

據央視報道,我國的各個糧食產區這些天正在全面展開夏糧收購,在江蘇小麥產量第一的鹽城地區,不少糧農反映,他們把糧食賣到執行國家托市收購的中儲糧鄉鎮收購點,但是拿到的卻不是現錢,而是白條子。

糧農們反映,還不知道需要多久才能拿到錢。現在還沒有數,去年跑了將近兩個月才拿到,現在才跑了一趟,他說剛剛有,你去的話他又說明天有,(庫里的人)說沒事你就天天跑跑。

在鹽城建湖縣岡西鎮,糧農們將收到的白條紛紛拿出來給記者看,上面僅填寫著姓名、賣糧的斤兩和日期。給他們開白條的就是中儲糧設在當地的收購點,岡西鎮糧管所。

據幾位東港村的糧農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反映,他們一個月前向當地的糧管所賣了小麥,可糧管所卻給農民“打白條”。

記者到當地采訪發現,僅岡西鎮糧管所一家就收購了幾千噸小麥,都沒有給農民錢,至少涉及數百戶農民,而鹽城地區的一些其他鄉鎮糧管所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很多農民手拿白條,焦急地等錢買化肥、農藥。

據了解,除了打白條,當地糧管所還存在著虛開發票,壓低糧價的情況。對于收購小麥的價格,糧農稱地方糧管所一開始價格是9毛多1斤,又說給1塊1毛2(1斤),再后來糧食賣了就又變卦了,1斤少了1毛錢。

今年國家公布的小麥托市收購最低收購價為每斤1塊1毛2,6月6日,中儲糧在江蘇全面啟動托市收購,從記者目前的調查來看,這個最低收購價格顯然變成了鹽城中儲糧鄉鎮收購點能給糧農的最高價格,高于壓價又拿不到現錢,眼下水稻栽種已開始,一些糧農因為急用錢購買生產資料,無奈之下只好以較低的價格將糧食賣給私人糧販,而有門路的私人糧販又轉手以更高的價格將糧食賣到了中儲糧的鄉鎮收購點。

糧販們給糧農的價格現在是1塊零8,1塊零9。而糧販們交到中儲糧庫里基本上就按國家的政策,1塊1毛2(1斤),并稱要組織船只 (運輸),拿個組織費。

當記者問及糧農:為何不直接到(中儲糧)代儲點去賣糧?記者被告知,糧庫那里如果有熟人價格會給得高一點,不是熟人關系價格就給得不高,里面是完全講關系。

中儲糧管理被指存漏洞/

5月31日,黑龍江林甸直屬庫的一場大火把中儲糧推上了輿論焦點。“事情發生后,我們召開了會議,對安全生產進行了再次強調。”中儲糧人士向記者表示,“我們每年都要簽訂責任狀,經常電話會議抓儲備和安全生產,以往如果能夠保障安全生產,還會受到公司的獎勵,現在肯定是困難了。”

今年,國家唯一委托的托市糧收購主體中儲糧,在江蘇收購小麥預計100億斤,因最低收購價每斤比去年增加1毛錢,僅此一項,將給糧農增收10億元。然而央視記者暗訪發現,中儲糧在鹽城的鄉鎮收購點一邊給農民壓價開白條,一邊虛開國家托市糧發票!

對于糧農們反映的問題,中儲糧鄉鎮收購點上負責人崔勇解釋稱:按照(國家)要求講,早上收購晚上就要結束付款,今年糧食收得太快,現在等于說中儲糧給我了300多萬,正在逐步給老百姓付款,其中有時間差。

然而,有意思的卻是,在記者采訪了這位負責人之后的第二天,當地的糧農告訴記者,他們已拿到了拖欠的糧款。

我國糧食流通管理條例明確規定:無論是國有糧食企業還是個體糧販,收糧一律不許壓級壓價、不許打白條。究竟是什么導致了中儲糧的鄉鎮收購點的白條現象?

建湖縣不愿透露姓名的有關領導稱,這其實是中儲糧的基層管理出現的漏洞。中儲糧作為國家糧食儲備庫按理資金應該是充足的,資金到了基層的收購點怎么就變得緊張了?再者,中儲糧是垂直管理,作為地方政府部門對他們沒有相應的約束權。

“國資委也是每年考核我們業績的。”中儲糧總公司人士曾經多次向記者表示,“從倉儲到輪儲,也要保障效益。一方面是效益,另一方面是安全。目前我們的糧食儲備呼喚市場化,在林甸直屬庫大火過后,業內對中儲糧市場化和儲備方式的爭議討論已經展開,目前的糧食儲備方式勞民傷財,儲備也需要市場化運作。”

“管理糧庫有很多學問,我在從事地方糧庫管理的時候,就遇到了很多問題。”上述人士向記者透露,“這么大規模的收糧,很難保障糧食的質量。”

“這還是次要的,在收糧過程中,在運輸的車皮上添加水箱,以冒充糧食,在車廂內添加木方,增加糧食重量,林林總總的方式舉不勝舉。這讓我看到了一個問題,只有注重效益的商業企業運作糧庫,才能夠認真負責地管好糧庫。”上述人士表示。

此外,“把大型糧食企業的糧庫用作儲備基地,國家對糧庫給予補貼,而對糧商不收費,那么國際很多糧食企業就都愿意把糧食儲存到中國,這也是無形中轉化為了中國的儲備。”該人士說。

中儲糧一直在體制內徘徊,市場經濟的繁榮,一直是對中儲糧有巨大的吸引力,中儲糧一直希望能夠像中糧集團一樣進入終端市場,但是現行的管理制度對其市場化的實現是最大的障礙,中儲糧目前存在著非市場化帶來的經營困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九色九热国产在线视频 | 五月婷婷色色色热 | 天天视频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不卡高清在线观看 | 色综合久久五月97 | 伊人成人久久精品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