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央行調研網貸平臺 借貸信息有望納入征信系統

2013-07-02 00:50:14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裴文斐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裴文斐 發自上海

7月1日下午15:00,由央行副行長劉士余主持的 “網絡信貸專題座談會”在北京召開,央行各司局領導參加,國內諸多知名網絡信貸公司出席會議。

“我并不是說要對你們進行監管,是把你們當客人請過來開個座談會,探討網絡信貸相關問題。”劉士余的開場白顯得輕松而直白。

據參會者透露,征信記錄共享、平臺監管、資金監管以及法律身份定位是現場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匯。對于網貸公司提出的借款人數據上傳至央行征信記錄,并允許網貸平臺隨時調用的問題,劉士余現場與征信管理局局長王煜作了討論,并表示研究討論后將上報國務院審批。

網貸記錄納入征信系統

本次網絡信貸專題座談會,除央行副行長劉士余外,條法司司長穆懷朋、條法司副司長劉向民、貨幣政策司副司長張翠微、金融穩定局副局長陶玲、支付司副司長樊爽文以及征信管理局局長王煜均出席會議,央行對于民間金融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據參會者透露,會議上各家網貸公司均表達了對加入央行征信記錄的向往。

一不愿透露姓名的參會者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網貸公司無法借助征信系統了解借款人抵押物的抵押情況,時常擔心借款人過度負債。我們迫切希望各個網貸平臺的借款人數據,可以上傳至央行征信記錄,并允許網貸平臺隨時調用。”

一些網貸公司表示,網貸行業因無法接入央行征信系統,正在付出低效率高成本的代價。此前,眾貸網的破產正是因為借款人利用各大網貸機構間的信息不互通,惡意提供已被多次抵押的抵押物,拿錢跑路,迫使眾貸網自掏腰包賠付投資者。

知情人士曾向記者解釋,“比如,網貸平臺信用貸款額度一般不超過20萬元,一名客戶希望獲得30萬元信用貸款,他極有可能在三個不同平臺上各借10萬元,雖然資金需求解決了,但其還款能力已達到極限,風險很高。”

知情人士此前也表示,網貸行業未來必須與央行征信記錄對接,“如果一個人在網貸行業借錢出了問題,最終會影響到銀行,銀行不知道這個人在其他平臺借了多少錢,對其償債能力會做出錯誤判斷。”

上述知情人士告訴記者,“溫州銀行業壞賬高是因為民間借貸過熱,影響到銀行,這個問題并不是銀行自己把風控做好就能解決的,央行的征信系統不包括網貸等外部融資平臺,對銀行也不利。”

據參會者透露,劉士余就這個問題現場與征信管理局局長王煜作了討論,并表示研究討論后將上報國務院審批。

希望提高網絡借貸業門檻

據悉,央行早在2010年下半年就已對網貸行業開展調研,要求部分網貸平臺遞交說明性材料,可見決策層早已對民間網絡借貸予以重視。

“本次會議上,除了納入征信記錄,我們還提出平臺監管。”有參會網貸公司高層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透露,“目前國內網貸公司數量較多且魚龍混雜,我們希望通過提高網絡借貸業門檻,把這些劣質公司擠掉。但是監管機制的制定沒那么快,所以監管層還是希望我們目前以行業自律為主。”

該人士透露,會上還對資金監管作出討論。“我們希望引入類似券商的保證金模式,由銀行來做資金監管。”上述人士告訴記者,“會上還討論了網貸行業的監管模式、身份定位,劉士余表示,以上提議經過研究討論后均會寫入報告,上交國務院報批。”

此前業界有消息稱,央行或像管理第三方支付行業一樣,通過“發牌照”規范市場。參會網貸公司高層認為,沒那么快。

“發牌照應該沒那么快,畢竟國務院正在做專題調研,央行依然不斷要求我們寫說明材料,說要匯總遞交國務院報批。”該人士說道。

會議最后,劉士余表示,對國內網貸平臺充滿信心,并鼓勵大家勇于創新,規范發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精品私拍国产 | 在线观看肉丝少妇被日字幕 | 综合久久资源一本 |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直播 | 亚洲精品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 色98视频都是亚洲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