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3-06-25 08:16:53
不久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推動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業。這對于一直希冀能夠進入金融服務領域的民間資本而言無疑又是一大利好。
原標題:民資進入金融業獲支持 有利于提升股市信心
不久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推動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業。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金融機構重組改造,探索設立民間資本發起的自擔風險的民營銀行和金融租賃公司、消費金融公司等。進一步發揮民間資本在村鎮銀行改革發展中的作用。這對于一直希冀能夠進入金融服務領域的民間資本而言無疑又是一大利好。
近年來,在政策的大力促進下,民間資本的滾滾洪流正向經濟建設的主戰場匯合。
2010年,國務院發布了《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即新“非公36條”明確指出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鼓勵金融機構探索股權激勵。
為落實新“非公36條”,2012年5月中國證監會發布了《關于落實〈國務院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工作要點的通知》,隨后,中國銀監會也發布了《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的實施意見》,支持民間資本與其他資本按同等條件進入銀行業,同時為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創造良好環境,促進民間資本投資的銀行業金融機構穩健經營。
事實上,目前民間資本已成為我國銀行業資本金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銀監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中國股份制商業銀行總股本中民間資本占比達到45%,而城市商業銀行總股本中民間資本占比達到54%,超過半數。農村中小金融機構股本中,民間資本占比超過90%,其中,城鎮銀行股本中,民間資本占比為73.3%。全國262家非銀行機構中,民間資本控股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共33家,包括10家信托公司、19家財務公司、3家金融租賃公司和1家汽車金融公司。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瑞表示,推動民間資本進入銀行等金融領域,能夠活躍金融服務,參與金融競爭,這對于提升金融業整體的競爭實力是有幫助的。如果大規模民間資本以參股等市場運作的方式進入金融領域,會提升股市的信心,對股市是一種利好。另外,隨著股權的多元化,將加大對機構的監管和治理,有利于改進現有機構的管理現狀。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表示,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業的風險在于,民間資本發起設立的銀行由于規模小,抗風險能力比較弱,在風險控制、專業人才隊伍、經營管理等方面還有差距。因此,做好立法立規,加大監管,相信一些風險是能夠有效規避的。
來源:證券日報 原文鏈接:http://zqrb.ccstock.cn/html/2013-06/25/content_362966.htm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