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次貸危機禍水 合成式CDOs再現華爾街

2013-06-07 01:22:18

每經編輯 每經實習記者 蓬勃    

每經實習記者 蓬勃

美國次貸危機罪魁禍首之一的合成式債務抵押債券 (以下簡稱合成式CDOs)欲卷土重來。

據《華爾街日報》6月4日報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一些機構投資者在全球衍生品交易中心(倫敦)接觸摩根大通(J.P.MorganChase&Co.)和摩根斯坦利(MorganStanley),詢問兩家公司是否會推出合成式CDOs。

“如果沒有召集到足夠多的投資者,摩根大通與摩根斯坦利不會去設計合成式CDOs。”知情人士稱。對于合成式CDOs的規模以及哪些投資機構有興趣參與購買等數據并未被具體透露。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郭凡禮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大摩、小摩此次擬發行CDO的經濟環境主要是美國實行寬松的貨幣政策,利率較低。這促使了公司債務數量的增加,同時也激發了投資者的熱情。大摩、小摩在此時發行CDOs既能幫助企業緩解債務壓力,也可以為投資者提供投資機會。

合成式CDOs給予了投資者押賭一攬子企業信用評級的機會,是一種建立在信用違約互換(CreditDefaultSwap,CDS)基礎上的新型CDO形式。合成式CDOs,并非投資于債券本身,而是對債券的金融衍生品合約投資,具有極高的杠桿效應。

目前并不清楚投資者可以從摩根大通和摩根斯坦利設計的合成型CDOs中獲得多少收益率,投資級企業債目前的收益率不到5%。此次由摩根大通與摩根斯丹利設計的CDOs與先前的同類型產品,在有些方面表現不一樣。其中一個不同之處在于,中間檔次的產品和其他檔次產品相比,更難于銷售。自從危機以來,信用評級機構不再輕易給予CDOs交易最高信用評級。

歷史數據顯示,第一個CDO于1987年被設計出來。而合成式CDOs的 “抵押”不需要具有現金流的資產,而可以是次級住房按揭、其他CDO及CDS。合成式CDOs按照不同的風險和回報水平進行劃分,那些希望獲得高回報的投資者則購買最具高風險性類別的部分。

“CDO泛濫成災是由于投行的逐利性和金融監控不嚴產生的,如果此前提不變,將使歷史重演。投資CDO需要重視其風險性,CDO產品構成較為復雜,投資者需要對產品進行深入了解。”郭凡禮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日本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永久性国产盗摄在线观看 | 一道本国产精品久久 | 中字幕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秋霞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 天天免费看国产一区二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