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03 01:31:55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楊可瞻 實習記者 蓬勃
每經記者 楊可瞻 實習記者 蓬勃
在經歷了23日的暴跌后,日本股市“元氣大傷”,這引起市場對日本貨幣政策的隱憂,其中,海曼資本創始人、對沖基金大佬KyleBass一直在發出日本債務危機的警告,他認為,日本央行這樣下去終將失去對70萬億日元的債券購買計劃失去控制。那么,日本股市本輪暴跌,對A股影響到底有多大?
據外媒報道,日本經濟學家、野村證券的RichardKoo也認為,“日本債券市場乃至經濟都存在很大風險。安倍經濟學中讓貨幣再度膨脹的計劃是瘋狂的。一旦通脹擔憂開始顯現,日本央行無論購買多少債券,都無法限制國債收益率的上漲,最終這將導致市場對日本政府失去信心。”
事實上,安倍晉三政府在2013年1月11日通過了1170億美元,總數2267.6億美元的政府投資。數據顯示,過去20多年里,日本國債平均每年以40萬億日元的速度增長。日本政府債務占GDP比重已大于200%,超過國際上公認的安全線60%的兩倍多,甚至比意大利的128%、美國的103.6%還高,在發達國家中居首位。
輝立投資咨詢董事陳星宇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市場上對于安倍后續經濟政策的穩定性比較憂慮,因為安倍的貨幣政策本質是跟是美國一樣的思路,即通過超寬松的貨幣政策來拉動經濟增長。但是在外界看來,如果聯系日本的經濟政策后續性,對日本經濟發展會表現出一絲憂慮。日經指數暴漲很長一段時間后,現在起伏比較大,背后的原因就是如此。
作為相鄰的世界第二、三大經濟體,日本股市“感冒”會否直接影響到中國股市的走勢呢?從日經指數“黑色星期四”算起,上證指數上漲1.1%,完全獨立于日經指數的走勢。而香港恒生指數同期下跌3.74%,影響相比上證指數較為直接。
“直接的影響沒什么,主要是影響A股投資者的心態,或者對于機構投資者而言可能有一定的影響,比如可能A股投資者在做投資決策時,評估一下日經指數帶來的潛在影響。在風險上,主要體現為傳導性的風險。日經指數的大幅波動會傳導至香港股市,如果香港股市受影響的話,就會傳導至內地股市。”陳星宇告訴記者。
外資投資A股主要通過QFII的形式,目前QFII資格以及投資額度主要通過監管機構的審批。而日本股市上的外國投資者相對A股來講就比較自由,一旦出現大的利空消息,便能迅速撤離日本市場。
一國股市走勢主要取決于貨幣政策以及國內經濟狀況,日本股市的暴漲受惠于超寬松的流動性,而中國經濟增速已大幅放緩,顯示國內經濟走勢不太樂觀,加上中國的貨幣政策目前看不到放松跡象,即便A股未來走低,與日本股市的關系也并不太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