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3-05-21 15:25:49
統計數據顯示,19家上市券商2010年~2012年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連續3年為負數,分別為-754億元、-2206億元、-719.7億元。
證券時報記者 張欣然
上市券商整體患上了資金饑渴癥。統計數據顯示,19家上市券商2010年~2012年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連續3年為負數,分別為-754億元、-2206億元、-719.7億元;而今年一季度的數據亦難以樂觀。對此,業內人士表示,這是由于券商近年來收支不平衡所致。
收支不平衡
據Wind資訊統計,19家上市券商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連續3年為負數,2010年~2012年分別為-754億元、-2206億元、-719.7億元,其中有17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為負值。進入2013年,一季度的情況仍不容樂觀,上市券商合計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仍為負數,為-199.56億元,而去年同期則為303.78億元。具體來看,一季度有11家上市券商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為負值,不過,這較去年全年的情況有所改善。
此外,券商流動性緊張不僅體現在經營活動現金流持續三年為負數,投資活動現金流凈額為負、籌資活動現金流凈額也不理想。19家券商2010年~2012年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合計余額分別為-1155.79億元、-2089.96億元、-391.44億元。而今年一季度的情況并未改觀,19家上市券商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額為76.89億元,同比減少204.97億元。
對于上述情況,一位業內人士稱,經營活動現金流為負數,說明公司收支不平衡,意味著其掙的錢沒有花的多。
凈資產收益率走低
“券商凈資產收益率不高是凈資本被大量消耗的根本原因。”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表示,由于去年開閘的多項創新業務需要較大資本投入,因此,券商未來面臨資本補充壓力較大,尤其是未上市券商。
而招商證券分析師洪錦屏稱,“賬面上的資本短缺是受當前資本監管辦法的影響。”按照相關規定,券商的凈資本與凈資產的比例不得低于40%。但如果券商設立子公司,其投資金額將從凈資本中扣減,這無疑會消耗券商凈資本。
洪錦屏表示,券商的凈資本與凈資產的比例不得低于40%的規定,制約了證券公司的市場化收購。“小券商如果收購諸如期貨公司之類的機構,對凈資本會有很大消耗,而收購來的資產實際上也在創造效益。”
據中國證券業協會公開數據統計,券商凈資本從2008年起呈逐年上升勢頭。2009年券商全行業凈資本額為3819.5億元,同比增加31%;2010年~2012年,我國證券公司凈資本從4319.2億元逐年遞增至4970.99億元。
然而,伴隨著證券行業凈資本的節節攀升,凈資產收益率卻逐年下降,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從2009年的24.42%逐年降至2012年的5.65%。2012年該數據較2009年降低了七成多。不過,今年首季上市券商的情況略有改觀,一季度該項數據平均由去年同期的1.7%上升至2.02%,但這對于整個證券行業的影響有限。
“與其說券商再融資是為了創新發展,不如說是券商為了走出金融競爭和自身發展所遇到的困境。”深圳一家券商高管表示。
原文鏈接:http://epaper.stcn.com/paper/zqsb/html/epaper/index/content_472193.htm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