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3-05-17 10:27:13
每經記者 胡健 發自北京
昨日(5月16日),商務部研究院發布的《2013年消費市場發展報告》稱,隨著政策因素對消費影響的減弱以及公款消費和奢侈消費泡沫被擠出,2013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長速度將有所回落,保持在13%左右,但消費結構優化,增長模式更健康。
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在過去三年里,即2010-2012年,消費的同比增速分別為18.4%、17.1%、14.3%。
報告撰寫人、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副主任趙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今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可能會不及投資,國家應該盡快制定全國擴大消費戰略規劃,明確未來10年我國消費增長率、消費率和消費貢獻率的增長目標。
擴內需 消費乏力
在國家擴大內需著眼點聚焦消費時,消費增速卻在今年出現明顯下降。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4月份,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6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2.8%,比上年同期放緩1.3個百分點,比一季度加快0.4個百分點, 1-4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5%,比去年同期放緩2.2個百分點,同比回落幅度比一季度收窄0.2個百分點。
上述報告稱,今年是繼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我國出臺擴大消費政策最少的一年,沒有任何貫通全年的擴大消費政策,前幾年繼續的家電、汽車節能補貼政策和家電下鄉政策再上半年相繼結束,全年消費增長缺乏政策動力支持。
另一方面,在中央出臺《八項規定》以及倡導節約的風氣,公款消費和奢侈消費泡沫會被明顯擠出。
趙萍表示,今年社會總消費的增長,既不依靠公款消費飲鴆止渴,也不依靠過度透支外來消費拔苗助長,而是實實在在地倚重居民消費需求的自然增長和收入水平提高帶來的消費結構升級等內生動力支撐。
盡管更接近無水分增長會使得數據失色不少,但必要性卻不能抹殺,趙萍也列出具體數據證明,調查顯示,我國餐飲業中浪費現象普遍存在,超過20%的企業表示餐飲消費中浪費量達20%,其中80%的浪費來自于公款消費和商務宴請,家庭大眾消費則很少浪費。
“中國消費總盤子中政府消費占比在20%左右,而美日歐等經濟體處于我們國家這個發展階段時,這個數字大約是15%-16%,因此我們仍有下降的空間。”趙萍,那些過于依賴政府消費的行業,比如餐飲、白酒等面臨的是長期的低迷,因此需要改變策略,回歸到居民消費中,而不是片面強調名牌消費和炫耀消費。
穩增長 投資來補位
2012年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1.8%,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0.4%,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比投資高1.4個百分點,成為拉動GDP增長的頭馬。
但今年這一情況或會生變,報告稱,今年占中國總消費80%以上的城鎮消費增長速度仍將繼續低于農村,主要原因除城鎮消費基數大,增長難度大外,還有“八項規定”等相關政策導致城鎮高端消費和餐飲消費增速大幅回落。
一季度城鎮消費增速低于農村,城鄉消費增速相差1.7個百分點。
消費頭把交椅的地位還要接受來自投資的巨大沖擊。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重新定位了消費與投資的關系,強調“要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和投資的關鍵作用”,并特別指出,在現階段,投資在促進經濟增長中的作用不可低估。
報告稱,在城鎮化受到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大背景下,繼續第五年執行積極的財政政策,雖然穩健的貨幣政策趨緊,但M2已經突破100萬億元,全年投資增長環境遠遠好過消費,可能導致投資對GDP的貢獻率增速高于消費。
今年一季度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為20.9%,與去年持平,消費增速則比上年同期回落2.4個百分點。如果消費增速繼續回落,必然導致消費的貢獻率下降。
趙萍說,雖然由于2013年我國仍將處于“去庫存”周期,企業“去產能”任務更加繁重,新一輪固定資產設備更新周期尚未到來,外部需求持續低迷,制造業投資仍處于減速區間,但各種投資沖動必然導致全年的投資增長速度將會有所上升。
今年是換屆年,不少于20個省份的投資增速預期都在20%以上,這也可能動搖“十二五”以來形成的消費、投資和出口協調拉動的發展格局。包括摩根大通在內的多家外資投行都提醒說,目前中國投資效率已經照比2007年時有明顯的下降,一季度投資增速平穩,但對GDP貢獻率仍不及消費便是證明。
謀對策 需戰略規劃
家電節能補貼政策即將于本月底到期,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昨日明確表示,商務部一直在跟財政部、工業部門以及相關的部門研究,目前還沒有新的方案。
商務部研究院院長霍建國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過去國家擴大消費時,往往是相關部門想到什么,想要什么就把支持政策落實到各種工程中去,不能否定其效果,但是缺乏系統的思路。
報告建議,根據擴大消費戰略頂層設計,應盡快制定全國擴大消費戰略規劃,明確提出未來10年我國消費增長率、消費率和消費貢獻率的增長目標,政府和居民消費的結構優化目標,城鄉消費的結構優化目標。
趙萍說,完善擴大消費戰略的頂層設計,是中國的消費政策從“一時一策”和“一事一策”的臨時性措施向長期穩定的消費政策轉變,逐步建立起擴大消費長效機制的必然選擇。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